APP下载

发现教学法在高职儿科护理教学中的探索和体会

2018-09-17李海念熊海燕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0期
关键词:高职教学

李海念 熊海燕

摘 要 目的:探讨发现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本文以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为例介绍了发现法教学的必要性、意义、教学的实施过程及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结果:发现教学法可以增加学生对儿科护理学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为高职教学提供思路与经验。

关键词 高职 儿科护理学 发现法教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儿科护理学》是高职护理教育的主干课程,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社会需要大量的优质儿科护理人才。然而,当前高职《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仍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等核心能力,影响高职护理培养目标的实现。发现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学习方法。发现教学法最适用于数理学科,工科、医学等,因为这些学科有严密的逻辑系统,迁移性强,便于发现探究。将发现教学法引入高职儿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就发现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在儿科护理课程中应用发现教学法的必要性

《儿科护理学》是高职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其目标是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儿科护士素质,掌握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素养。儿科护理具有评估难度大、观察任务重、护理项目多、操作要求高等特点,不仅要求护士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还要有一定的沟通技巧、敏锐的观察判断力及高度的责任感。从高职教育的角度出发,《儿科护理学》的教学迫切需要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让学生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儿科护理学》的特点是患儿年龄的跨度大,不同年龄的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等方面不仅与成人不同,且同年龄阶段的患儿之间也存在差异,因此对护理的要求也不同,从而造成数据多、概念多、理论性强的复杂状态,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发现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发现问题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这种教学方法突出实践和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应和过去传统的讲授法的教学模式是结合,做到优势互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因此,这就凸显在《儿科护理学》中应用发现教学法的必要性。

2发现教学法在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意义

2.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习热情就是学生对学习感兴趣的程度,是学生学习的潜在动力,能促进智能的发展,从而达到学习目标。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而发现法教学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自身潜力和个性自由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发现教学法是以发展学生探索能力为目的来组织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方式是其重要目标之一,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2.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发现法是在教师启发指导下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创造性解决问题并获取知识及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积极地去发现问题,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思维更具有独立性和深刻性,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发现教学法在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3.1相关知识背景的回顾

首先是对相关知识背景进行回顾,相关知识是指与本堂课的发现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儿科护理学教学中有些知识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回顾,有些知识背景可能大部分学生并不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做一下简单的介绍,以便于学生进行下一步的发现学习。这一环节占用的课堂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5-10分钟即可。

3.2提出需要发现的问题

教师把科学上已经解决或发现的某个问题,作为未知问题提出,提出的问题作为学生发现的目标,虽然学生是对已有知识的再发现学习,但是提出的问题不能盲目和随意,要根据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并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提出适合学生去发现的问题。

3.3学生发现,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根据教科书及有关参考资料开始发现学习,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和阅读去发现问题,对有些不能确定答案的问题可以开展小组讨论;教师的指导方式有针对全体学生的统一提示和引导,也有针对个别学生的师生互动谈话交流。这一环节是发现法教学的关键和核心,是学生逐步实现自我发现“新”知识的过程,课堂时间一般为30分钟左右。

3.4共同归纳总结,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学习对有些问题得到的结论有时是零碎和分散的,不够系统和精炼,需要进行归纳和总结。教师通过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提问,及时了解学生发现学习的情况,针对教学目标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下转第121页)(上接第80页)总结,实现真正意义的发现,这一环节一般为5-10分钟。

4高校发现法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4.1注意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或感知某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越浓厚,求知欲就越强烈,学习也就更加积极主动,所以兴趣对于学生的主动学习是非常重要的。高校发现法教学实施过程中对发现问题的设置非常关键,应注意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增加学生去积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力。

4.2加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教师引导下,受教育者主动接受教育活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他们能逐渐脱离教师指导,从事独立的学习活动。在发现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发现教学法的成败,因为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教师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当学生发现问题偏离方向时及时给予规范性引导,通过教师引导和启发,使学生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以进一步解决问题,不断进行探究和发现。

4.3注意发现教学法适用的知识点类型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变换自己的教学方法。同样,发现法不可能适用于教学的所有知识点类型,一般来说,《儿科护理学》中的基本概念、护理问题、护理措施等知识点采用发现教学法效果不错;而对于发病机制采用发现教学法显得有些吃力,效果不理想,传统的讲授法和启发式教学可能更适用于此类知识点类型。

5小结

综上所述,发现教学法可以讓学生体验到了发现的乐趣,增强了学生对《儿科护理学》的兴趣,学生由过去上课被动听老师讲转变为主动要求学习,提高教学质量。这种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在高职护理教学过程中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华,高海霞,董银凤.移动PBL教学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8,33(09):73-76.

[2] 张致英,丁玉兰,沈曲.发现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3):139-141.

[3] 肖辉雪,肖淼淼,陆建林.服务性学习在儿科护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0):160-161.

[4] 徐芬.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J].都市家教月刊,2009(01):68.

[5] 邬青.浅谈生物教学中的“发现法”[J].新课程,2010(11):8081.

[6] 张学龙.大学专业课开展启发式教学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03):139-140.

[7] 蒲玉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浅谈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0(02):105107.

[8] 梁宏.论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辩证关系[J].辽宁高职学报,2004,6(01):139-140.

[9] 王丽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4(08):69.

猜你喜欢

高职教学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