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治理与共青团组织建设

2018-09-17杨娅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0期
关键词:国家治理体系共青团

杨娅

摘 要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当前国家治理体系框架下,共青团需要治理结构重新架設和分工,谋求新的组织转型和工作升级。

关键词 国家治理体系 共青团 转型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1共青团组织的现状

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和各级人民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是党对青年开展工作的重要力量。在改革开放之前,在治理体系中扮演了一个类似的政府职能部门的角色,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同度和参与度。

(1)组织结构滞后于社会发展。共青团被誉为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大众性是它的组织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共青团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在许多地方都有所减弱。一方面,当前共青团基层组织的组织难以充分有效地覆盖青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经济组织和新型社会组织的不断涌现,联盟创建的产业基础相对稳固。社区,农村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困难国有企业等非弱势地区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文化和价值体系的多样化,出现了大量来自管理体系的青年非正式组织。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青年群体定位的组织形式。共青团工作还不够充分,不能承担有效的管理责任。

(2)表达不符合青年的要求。有效的表达方式是将组织的价值观和组织理念传达给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使组织成员自觉识别并自觉实践。对于共青团来说,这个表达实际上是共青团组织和青年取得积极互动的过程。关键是要明确青年的主体关系,倾听他们的主要要求,尊重他们的主要意识。尽管各级共青团组织认识到“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青年的发展”的原则,但在目前的实际情况下,一些团体组织仍然与全职团队干部的“办公室思想”工作在一起,关心年轻人的自觉参与。他们不关心解决年轻人的实际问题,满足追求活动规模,关注领导出勤率和追求新闻报道。在青少年的工作中,存在“自言自语”,“加热冷却”,“敌意残忍”等现象,导致工作。工作对象的两端之间断开连接。

(3)社会动员能力缺乏现代性。社会动员能力是指组织的社会影响力。组织对组织外的部门或人员施加影响,以便承认组织的角色,支持组织的发展,甚至成为组织的成员。青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作为青年的领导者,共青团必须是一个思想保守性最低,社会动员能力最强的群众组织。共青团的社会动员能力主要表现在党委政府的政治资源争夺,企业部门获取经济资源,青年人才获取等方面。目前,共青团体制的社会动员能力还远远落后于实际情况。一方面,它仍然局限于“招募和报道活动”,以赢得党和政府的支持。它忽视了自我发展机制的发展和系统框架下的设计和改进工作。很少;另一方面,在动员青年时,忽视青年群体的分歧,采取不同方式调动不同年轻人,动员手段仍然是非常组织化和行政化,“集体发动,集体参与”,发放文件,大会仍然是主要的动员方法。

2国家治理与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发展

2.1过渡到跨境联合机构,重塑核心竞争力

“不同学科之间的责任和权利安排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核心内涵。”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有关表述,国家治理的主体应当包括党,政府,人民团体,企业和社会组织。作为人民团体之一,共青团在全社会的实地竞争中在经济资本方面没有优势。社会资本的最大优势在于,这种社会资本的核心环节在于“跨界联盟”。换句话说,由于共青团没有具体的经济利益,它可以突破制度内的利益壁垒,成为各党政部门资源与私营部门社会力量的重要纽带从而突出了共青团的独特优势。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共青团转型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明确不同治理主体的责任和权利,有效地嵌入各类治理主体,发挥网络连接功能和资源转移,不断提高跨国联合优势。为了重塑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2.2过渡到青少年的利益空间和重组组织动员体系

如果共青团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党政所蕴含的社会资本,这个社会资本的基础就在于青年的融合。这种整合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是共青团组织青年的程度;二是共青团动员青年的能力。组织是实现动员的基本途径,但它不是唯一的途径。目前,青年人的自主性有所提高,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也呈多样化。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很多年轻人都在共青团之外。受全球协会运动和国内社会体制改革推进的影响,青年社会组织发展迅速,青少年群体更加多元化,多样化。共青团必须从单一的组织动员方式转变为组织化,社会化,网络化动员相结合,由过去的单一先进性向先进性引导和利益关系一体化转变。邓小平说:“不重视物资的利益,可以由少数先进分子来完成,这是群众所不能接受的,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完成,将不会工作很长时间。

2.3向资源配置窗口转型,重整资源供应链

在治理职能体系中,共青团的组织指导和服务职能是一致的。共青团转型发展的方向是增强“配置”功能,拓展新空间。社会治理有两个核心目标:一个是“改造”改革,另一个是“稳定”改革。换句话说,要充分激发社会活力,维护社会秩序。为了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共青团不仅要努力“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还要在“有序领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这一关键作用的关键在于形成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和建立共产主义青年联盟,作为系统内增量资源,社会资源和社会组织内资源的配置窗口。一方面,共青团要推动政策的出台,明确政府服务采购中的双重身份,承担主体的双重身份,主动“抢政府令”;另一方面,共青团要加强社会资金筹集能力,扩大青年发展基金会。这类群体是与市场化慈善筹资渠道相衔接的筹资平台,形成巩固青年事务领域社会福利资金的长效机制。第三,深入挖掘年轻社会组织的内生资源。例如学术和文化组织的思想和交流优势,行业协会和基金会的财政资源,城乡社区服务组织的专业和人力优势等等。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共青团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优化思路,在国家治理体系下进行定位,促进团建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耕.高校共青团改革创新的实践探索——以 L 大学为例[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7(02):158-159.

[2] 蒋鸿,赵玉琳.网络化背景下如何加强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J].普洱学院学报,2015(01):147-148.

猜你喜欢

国家治理体系共青团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
法治角度下中国梦与国家治理之关系
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治精神”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