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国情怀素养下史料教学优化策略

2018-09-17朱昭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4期
关键词:史料教学家国情怀优化策略

朱昭华

摘 要 “家国情怀素养”是历史核心素养的其中一个,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伴随着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到今天。家国情怀素养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历史素养,这种素养有其特有的历史性,体现我们国家崇尚人文理念的大国风尚,是我们历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长期奋斗的思想结晶,是我国能够长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思想理念。然而,当今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发展错综复杂、变化莫测,使得追求家国情怀变得越来越奢侈,多少文人墨客在追求家国情怀的道路上因为种种挫折而半途而废,要想培养当代学生的家国情怀,就必须在我们的史料教学中,帮助他们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然而,在我们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只是单纯的向学生灌输历史知识,而忽视了对他们家国理念的培养和熏陶,因此,让创新史料教学理念和方式,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在现代教育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笔者以当今社会发展为背景,对深入探討如何在史料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 家国情怀 史料教学 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1史料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内涵及意义

史料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是一种关乎家庭美满和谐、国家富强的思想理念,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有助于促进学生自觉养成爱国敬业护家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就要求教师在史料教学实践中积极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小家与大家的关系,了解中国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伟大的民族精神,理解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让他们学会在历史学习中践行家国情怀,理解小家的安定和幸福是要有国家的安定和繁荣做保障。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于他的国家、他的家庭的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它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培养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力,能够让学生在历史资料的学习中意识到繁荣国家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我们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从宏观上说能够促进教学事业的发展,促进学生德智多方面的发展,是史料教学实践的一个创新型里程碑,从微观上说能够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历史,国家的传统文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因为学生只有从内心里尊重自己的国家,才能真正把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富强当做责任。在史料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包括尊老爱幼、敬爱师长、呵护家庭、营造良好的家风等。通过对学生加过情怀的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到端正,健全人格得到塑造,也能够让他们正确看待历史问题,认清民族发展的历史轨迹,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

2史料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优化策略

2.1突破传统史料教学模式,培养“家国情怀”素养

传统的史料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讲台上说教,划重点,与台下学生几乎没有互动,学生几乎不与老师交流,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就必须创新传统史料教学模式,让老师和学生互动起来,老师在课堂上将具体的历史事件制作成视频,然后将视频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出来,比如老师在讲“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候,可以在课前播放两个战争的视频片段,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老师要根据视频播放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对历史有更加生动的理解,而不仅仅是局限在课本里,老师向他们灌输“爱家爱国”的“家国情怀”。将历史真实还原,比如在视频播放到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将故宫里的珍宝洗劫一空的时候,老师可以具体给学生讲解具体珍宝的价值,以及当时故宫里的珍宝故事,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当时八国联军的暴行和野蛮。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到八国联军对中国的侵略行径的恶略程度,加深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对国家的敬爱之情。激发其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时刻提醒他们只有提高自身的实力,才能让国家富强,让民族振兴。

2.2从现实生活出发,加强学生对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的意识

每一个小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史,众多的地方史组成了整个国家的大历史,都是民族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邃的历史历程中,每个小地方的历史都能够唤醒每一个地方民众对于这个地方的敬爱情怀,这个地方的战争和历史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民族的历史,促进着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和大繁荣。老师可以在史料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通过手机历史资料查询等方式主动去学习相关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和网络资料,以及平常拜访过的老前辈们,通过了解和学习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他们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和更深刻的了解。让学生在历史资料的学习过程中,更深刻真切的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重要内涵。老师也可以通过带带领学生去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参观的方式,让学生更真切的意识到自己肩负着祖国未来建设的历史使命。意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成长和进步才能够强大自己,牢记历史,不忘过去,振兴国家。更好的培养他们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2.3丰富家国情怀的内容

中国式的传统教学,尤其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家国情怀”比较抽象,老师们一般通过课本教材分析思想内容,在课堂上泛泛而谈,并且大多数这些内容都比较枯燥,甚至有些内容太过陈旧老套,不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这种单一式的教学输出方式反而会让学生感到乏味枯燥,甚至会产生厌倦情绪,这样不仅没有学到课堂内容,反而让学生离“情怀”越来越远。所以,加强“家国情怀”教育,就必须丰富“家国情怀”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也要与时俱进,审时度势,认识到家国情怀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当今社会是一个变化莫测飞速发展的社会,国内外形势也与以前大有不同,教师工作者需要根据当前局势做出明智的分析和判断,学会从繁杂的内容中“去粗取精,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此,学校要始终秉持教育要与时俱进的原则,一方面,史料教学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拓展家国情怀教学内容,提升家国情怀素质在学生间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也要善于分析家国情怀遭到社会冷遇的社会原因和人文原因等,并针对这些原因,找出普及宣传“家国情怀”的必要途径和重要手段,教育学生时刻铭记历史,不忘过去,感恩当下,时刻坚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坚持弘扬优秀中华民族精神,结合当下时代特色,增长知识文化,增加爱国本领,时刻准备为中华民族富强而奋斗。

2.4加强史料教育工作者对教材和教学目标的认识

在史料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迫于教学计划的完成,只是将历史内容按照教科书的上面的内容完全复制给学生,根本不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所学的内容仅仅局限在课本之中,“家国情怀”根本无从谈起,所以,教师要深化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将教材内容与教学大纲相结合,在不超出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给学生拓展课外历史资料,开拓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体会到实实在在的“家国情怀”。此外,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能盲目传授知识,要以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史料教学目标,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要侧重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他们的“家国情怀”,进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3结束语

在我们日常的史料教育实践中,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创新多元化教学方式,从现实生活出发,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历史变化给当今社会带来的诸多变化,这里面有好的变化,也有不好的变化,学生通过对一个个历史事件的温故和熟悉,更加意识到爱国爱家的重要性。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史料教育工作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渐,一步一个脚印的来,稳扎稳打,这样,学生的“家国情怀”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参考文献

[1] 陈红.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刍议[J].科学咨询,2016,13(01):151.

[2] 梁家伟,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J].高中历史素养教育杂志,2015.

[3] 李雪梅,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8(02).

猜你喜欢

史料教学家国情怀优化策略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史料教学”
以史料促教学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