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初始阶段的数学教学

2018-09-17王莉芳

考试周刊 2018年81期
关键词:学习方法数学教学

摘要: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学习数学课可能面临着许多的不同,比如:学习方法和小学时期的完全不同、中学时期的学习习惯自己则完全不适应、中学教师解题方式也会有大大的不同等……本文通过多种内容和方式,对于初中一年级初始阶段的数学教学做了一一的应用和探索。

关键词:初始阶段;数学教学;学习方法

初中一年级是中学教育的起始阶段,学生正处在由儿童期向少年期的过渡时期,他们的心理变化快,可塑性也比较大,求知欲望也比较强。如何搞好这个阶段的数学教学呢,很多教师感觉不知从何入下手,或许都有一种有力使不出来的感觉,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抓起。

一、 抓好中学数学入门教学

中学数学入门的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在于抓好学生由小学向初中的阶段的“过渡”,解决学生入门难的问题。初中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偏小,自制力差,行动容易受情绪支配,加上由于到中学阶段,课程增加变多,课程内容深度加大,梯度也进一步升高,致使学生刚升入初中根本无法适应,这便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以中下等学生的基本接受力为教学起点,在平时注意他们的心理活动,狠抓过渡阶段知识的教学,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入门难的问题。

过渡性的知识在这里主要是指:负数的引进,字母表示数,式及方程的应用等,这是小学生进入中学学习数学的三个“关口”。

第一关,负数的引进。引进了负数,扩大了数域。由于在小学养成的学习习惯,学生往往误认为整数就是自然数和零。因此在引进负数后,对整数包括自然数、零和负整数概念在学生脑子里往往不容易迅速形成,于是常常出现在写绝对值小于4时的整数时漏掉1,-2,-3等等。怎么才能克服这个习惯的约束呢?由于负数引进是学生对“数”认识的一次重大飞跃,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切忌急于求成,在教学中要向多学生举一些实例。如引导学生对“收入与支出、盈余与亏损、上升与下降、零上与零下、高于与低于”等这些成对出现的量,认真思考,使学生加深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意义,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正数、负数和零。

第二关,字母表示数、式。从特殊的、具体的、明确的数到一般的、抽象的字母,这是数学思维上的又一次大飞跃。从数学史看,“字母表示数(式)”这一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前后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过程,正确地引导他们学好这一课、过好这一关。尤其要引导他们对字母a的认识。学生往往认为a是正数,-a是负数,所以教师必须向学生讲述“-”的三种作用:作为运算符号、作为性质符号、作为某数的相反数等,从而为列代数式及应用题扫除障碍。

第三關,方程的应用。解决文字语言到数学语言的最基本的过渡问题便是方程的应用。教师要启发学生从应用题最关键的语言里,进一步找出等量关系,然后努力尝试把这种关系转化为一种新的数学模式,借助数学的方法以求问题的进一步解决。由于应用题的算术解法是用逆向思维来分析问题的,而方程的解法则是更多地通过正向思维来分析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这两种思维努力结合起来,进一步搭好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地渡过这三个关口、解决这三个问题。

二、 抓好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就是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这对初中起始阶段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学习数学的方法要注意从基础做起。一要培养学生会记课堂笔记,教师可向学生提出做笔记要求:记要点、记疑点、记解题思路和方法、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二是教师要指导学生规范做题,及时进行习题归类和知识小结,辅导学生学会读数学例题。三是通过教师讲读带有结论性的课文,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对初中的差生亦不能放任自流,对他们要加强基础能力的训练,做到补缺补漏;有条件的老师尽量要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因为许多差生是由于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时不能形成而造成的成绩落伍,所以一般的指导对他们的作用甚微。故对差学生不但要辅导知识还要辅导学习方法,因材施教,逐渐帮助他们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认真地去学习,真正地会学习,从而使他们渐渐地对学习数学有信心、有兴趣,因为这不仅是课堂上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符合当前新形势下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三、 抓好思维方法的培养

笔者认为: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只会回答“是”或“不是”,或模仿教师和课本的叙述回答问题,没有机会也不敢说出对知识的理解或自己的思考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初中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除了抓好常规训练外,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进一步创设条件,使学生能够有充分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从而大胆地发表与教师、课本不同的看法或见解,进一步培养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教师也应当提倡学生在课堂上实施“群言堂”“一起喊”,让学生适当搞一些集体讨论,另外还可尝试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走上讲台,努力培养一些学科上的尖子生和排头兵。另外还要积极允许学生对教师师的课 “吹毛求庇”“话头论足”,进一步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使教法与学法相辅相成,相互制约,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更多获取知识、分析和讨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机会,并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创造性地学习知识,主体得到充分发挥,个性获得圆满发展。

作者简介:王莉芳,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学习方法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复习的方法与技巧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心得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析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