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究

2018-09-17李彩珠

考试周刊 2018年81期
关键词:教学渗透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传统文化渗透到具体的教学中,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初中语文知识的基础上,了解更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传统文化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将之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可以增进学生对其的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传承意识,这有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本文立足于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对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渗透

传统文化是我国人民的智慧结晶,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当代青少年的责任,也是众多教师应该履行的职责,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仅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一定的帮助,还可以起到丰富语文教学内容的作用。语文教学本就与我国由来已久的文化底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传统文化更是我国文化的精华之一,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可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起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一些适当的教学方式来把传统文化的教学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

一、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来说,教师需要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他们才能够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效率也会更高。语文中的很多知识的学习都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力量,比如小学语文中的古诗教学,教师在对古诗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渗透一些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优秀的古诗词文化,在班级内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能够受到这种氛围的影响,不断提高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来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在某一古诗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该首古诗的意境比较优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的形式进行初步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个人朗读,也可以齐声朗读。通过学生大范围的朗读,可以在班内营造出一种与古诗文化相关的氛围,学生受到这种氛围的影响,会逐步对与古诗相关的传统文化产生一定的兴趣。例如在古诗《小池》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该首古诗用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夏天的景象,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的形式,对于诗中所描绘的意境进行感受,在教学之初,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齐声朗读,这种朗读既可以让学生对古诗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为教师的教学奠定一定的基础,还可以在班级内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古诗文化,这种氛围对于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具有一定的帮助。

二、 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有不少知识蕴含了一定的传统文化,只是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为了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一定的兴趣,同时把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内容中的传统文化,这部分内容可以与教材的基础知识完美地契合在一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这一部分内容的衔接比较好,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教师在对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基本内容的同时,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因为他们的知识面比较狭窄,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对教材上的某一知识点展开更加深入的思考,也很难自己发现该知识中所蕴含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因此,教师要对教材知识进行充分的挖掘,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讲解给学生,给予学生引导。例如在《赠汪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古诗的整体含义以及原文背诵,还要通过对古诗内容的挖掘,让学生感受到古人之坚固的友情,这种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也是我国文化精神中的一种。让学生了解朋友之间的友情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于古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以及作者内心的情感进行深入的挖掘,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精神力量。

三、 把传统文化与教材知识相结合

把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注意渗透,而不是把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知识进行简单的罗列,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具体教学形式,要把传统文化与教材的知识相结合。对于教材上一部分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但是对于那一部分教材上涉及不多的内容,就需要教师利用备课的时间对教材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同时把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整理,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统一讲解给学生。对于学生来说,当他们对传统文化不够了解时,教师就需要利用教材的知识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明确传统文化的概念以及作用,当学生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就要制定下一步的教学方案,利用教学内容来增进学生对具体某一传统文化的理解。总之,教师要根据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学习的不同程度,制定不同的具体教学方式,同时要注意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进行基础的语文教学的同时,让学生掌握更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我国优秀的传統文化有很多,在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整合,让学生对每一种传统文化都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针对不同的知识和不同的传统文化内容,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不论是什么样的传统文化内容,教师都要重视其与教材内容的结合,通过一定的讲解把二者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自然而然地提高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四、 结语

由于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在把传统文化应用到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有很多的选择,具体的教学方式也可以多样化。教师要根据小学阶段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掌握情况以及他们对于传统文化学习的态度,来确定最终的教学方案。小学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小学阶段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对教学方式不断创新,目前我国的传统文化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教师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或者与老教师交流的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史倩.谈谈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神州,2016(32):107.

[2]曲胜利.渗透传统文化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J].考试周刊,2016(23):36.

[3]姜丽丽,郑静.将传统文化植入小学语文课程的新实践[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17):113.

作者简介:李彩珠,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第三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渗透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节约教育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