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背景下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理念与实践路径选择

2018-09-17贺书伟

科教导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安全教育理念实践

贺书伟

摘 要 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重视不够、师资队伍建设薄弱、课程体系不系统等问题,特别是互联网高速发展背景下意识形态的冲击、价值取向的偏差和网络沉溺等引发的新的安全问题,进一步梳理网络背景下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进而提出大学生安全教育应树立借技术创新服务大学生安全教育发展、教育引导要融入日常交流沟通、寓网络素养教育于安全教育中三大理念,并尝试引入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三组安全教育实践路径来指导实际操作,做好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关键词 互联网 安全教育 理念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6.016

The Selection of Contents, Ideas and Practices of College Students' Safety Education under Network Background

HE Shuwei

(Tai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Taizhou, Zhejiang 318000)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urrent problem of less attention to college students' safety education, weak faculty construction, and non-systematic curriculum systems, especially the new security issues arising from the impact of ideology under the high-speed Internet development, deviations in value orientation, and Internet addictions, by further teasing out the content of college students' safety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we are going to put forward that the safe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establish three concepts: develop college studentssecurity education by technical innovation; integrate education guidance into daily communication; combine Internet literacy education in security education, and do a good job in college studentssafety education by trying to introduce three groups of basic path of safety education practice to guide the actual operation, that is online/offline, in-class/after-school, on-campus/off-campus.

Keywords Internet; safety education; concept; practice

高校作為教育事业发展中重要的组织机构之一,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也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国内大学生安全意识水平偏低,高校安全事故频发,在《大学生安全意识水平及安全需求分析》一文中调查数据显示:不知道大功率电器存在有哪些危险的有10%;电器火灾时,只有7%的同学能正确处理;95%的受访学生不具备“4个消防能力”;11%的同学不能够遵守交通红绿灯秩序;33%的同学离校外出搭车不考虑安全问题。①可见,当前大学生的安全意识亟需提升,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施将对大学生群体和谐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安全意识薄弱不仅与学校教育自身的教育内容、方式的滞后与陈旧相关,还与教育主体的教育理念落后相关,特别是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复杂的网络环境带来意识形态领域的冲击、价值观的偏差、网络信息安全及学生心理等问题,迫切需要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1 网络背景下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着挑战

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实效性不强,其中师资队伍建设不够专业,高校安全教育工作主力人员多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相关公选课教师,以及保卫处和学生处相关工作人员,师资队伍专业程度较不强,队伍建设力量薄弱;其次安全教育形式主要分为教学活动、主题活动和日常活动等三个层面,②其中教学活动缺乏较为系统的课程体系,而相关的讲座和宣传教育活动时间短、覆盖面窄、效果不理想;利用互联网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成为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但普遍存在着教育活动割裂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的统一性,还有的仅仅是将传统的大学安全教育内容原封不动地搬到了网络平台上来,无法适应网络时代的新形势和大学生的时代特点,种种原因导致大学生安全教育效果不理想。

在网络环境下,互联网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对他们的价值观念、求知途径和思维方式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同样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些新问题:

网络背景下,大学生受到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冲击。互联网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但同时西方国家依靠在互联网核心技术和产品上的绝对优势,利用国际互联网通过各种途径向全世界推销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企图在舆论场上占据霸主地位,对一些主权国家进行意识形态的攻击和诽谤,歪曲事实,颠倒黑白。而大学生在与互联网接触的过程中容易被这些西化的内容所吸引或蛊惑,其意识形态将会面临脱离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而走向西化的危险,甚至有走向为鼓吹推翻国家政权、教唆暴力恐怖活动、宣扬民族分裂思想摇旗呐喊的倾向。

网络背景下,大学生将面临价值取向的困惑。开放、平等的网络氛围为网民们提供了自由发声的机会,而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非主流”声音:虚假、拜金、享乐、色情、暴力等。面对这些新奇、怪异或不良信息,“三观”尚未定型的大学生将面临价值标准与价值选择的困惑,呈现多元标准并存的局面,大学生中时有利用网络进行欺诈、散布色情及虚假信息、进行人身攻击等现象出现,而大学生被身陷网络诈骗、人身攻击等现象也屡见不鲜。

网络背景下,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当前多数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虚拟的、间接的交往之中,过度地从网络虚拟世界中寻求成就感与满足感,使得大学生现实交往变少,语言表达和身体素质等不能得到更好的锻炼,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面临现实问题时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逐渐地人际交往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大学生思想行为的主要问题,由此而引发的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生。

2 网络背景下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与理念

树立正确的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理念,就是要对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有理性认识和价值追求,就是对网络背景下大学生安全教育“应该是什么”的纲领性回答。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首先是对原来传统的安全教育的某种包容与延续,但同时应针对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新的安全问题要有创新和发展。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应该形成一种贯穿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以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和安全观念教育为主要目标,实施路径趋向于立体复合的一种教育体系。这种教育体系应具有很强的丰富性与层次感,既要容纳传统安全教育的内容,又要涵括网络社会中出现的新趋势和新问题的应对方案。因此,我们尝试将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从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等两个维度进行划分。

现实社会维度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应包括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生命安全意识教育、意识形态领域相关知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日常安全常识、心理健康知识、大学生安全责任教育、工作和生活中安全技能教育等。

网络社会维度,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也应从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责任和安全技能四个方面对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加以总结概括。③

网络社会维度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要分析清楚网络信息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和公共利益,要让青年学生明确网络成瘾易造成人格异化、健康损伤、道德感丢失等危害,培育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就是要从“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教育、网络成瘾的防护教育、网络系统的安全保护意识教育等方面对大学生开展网络安全意识教育”。④

网络社会维度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要面向学生讲授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要宣传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大学生养成坚定的政治立场,明确我国政治体制的优势等理论知识;要让学生了解我国日益完善的由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组成的三层互联网规范体系,这不仅是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和规范,还是大学生能够正确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保障;还要讲授网络情境下人的心理、行为及其规律性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利用网络并能较好地调节自身的情绪和心理,树立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心态。

网络社会维度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还应注重大学生的网络安全责任教育,明确自身在网络背景下为维护国家安全、信息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应担负起的责任,增强大学生在网络活动中的责任意识。

网络社会维度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还应涵括大学生在面临网络犯罪(网络诈骗、网络人肉、诽谤、网络盗窃、网络非法交易、病毒传播等)时的应对能力,保护自身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这些教育内容应在开展安全技能教育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的实践练习,让其在实践中得到提升。

网络背景下大学生安全教育需要秉持:借技术创新服务大学生安全教育发展、教育引导要融入日常交流沟通、寓网络素养教育于安全教育中等三大理念。

2.1 應树立借技术创新服务于教育的理念

随着互联网普遍化、平民化发展趋势不断增强,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工具和文化载体在人类的生活、生产和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且互联网逐渐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对社会各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互联网背景下,安全教育人员对网络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逐步形成全面、宏观的安全教育认知,让数据转化为安全教育信息内容,服务于高校安全教育,提升安全教育技能,实现教学模式的升级;“通过互联网汇聚多种安全教学专长人员,协作分工,加强分享与交流”,⑤实现不同安全教育主体力量的融合;利用网络平台和新媒体技术,针对性地对所有安全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拓展延伸,助推大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实现“定制教学”的可能;借助互联网技术可以促进安全教育课程具有交互性和智能化特征,推动教育信息的反馈、对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的改进,让课程和教学更加科学、全面和多元。大学生安全教育作为一种促进安全知识观念传播与接受、实践行为养成的活动,网络平台和新媒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为大学生安全教育提供了新的渠道,从在校园网站上设置安全教育区块到建设大学生安全教育网再到深入参与大学生安全教育“两微一端”建设,在未来,随着互联网新技术不断深入发展,互联网思维进一步深入实践,这都将为大学生安全教育提供新的技术和平台。

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将依托互联网这个不断纵深发展的阵地进行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这是与传统安全教育工作的不同之处。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应必须保持与互联网阵地和互联网技术的紧密联系,坚持互联网平台技术服务于大学生安全教育,坚持新时代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2.2 应树立将教育引导融入到日常交流沟通的理念

互联网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信息获取和言论表达的重要工具,随之各类的社会思潮、政治观念等也逐步进入了网络社会空间。网络社交空间往往呈现出匿名性、多元化、自由性、极端化、群体性等特征,而网络空间中参与个体拥有平等的言论自由权和更强的民主意识。

社会现实矛盾、社会发展问题及人性中的非理性特征等在网络空间中的反映具有扩大化的效果,青年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受多元信息的影响易多发生心理问题和价值取向偏差,而网络又为其价值表达提供了便利。因此,在网络背景下,面对大学生在网络空间和现实生活中主体性的信息获取和表达地位,传统的单向式教育和沟通方式不适于信息时代大学生的特点,这就要求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性,要发挥教育者在安全教育中的指导和统领作用,特别是在意识形态、网络信息安全和网络犯罪等领域;还要尊重青年学生的主体性,就是助力青年学生的个体发展,明确学生特点与需求,构建平等、和谐的沟通交流模式。

2.3 应树立寓网络素养教育于安全教育的理念

网络社会在形成之初其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与现实社会相比较更加模糊与混乱,网民在其中的权利和义务意识也不明确,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网络空间的秩序规范在制度及网民共识两个层面取得很大的完善。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育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素养,要让青年学生在意识形态复杂、价值观多元、信息量爆炸、真伪难辨的网络环境中养成良好的分辨和识别的能力,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和规则意识,同时又能正确利用互联网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养成健全的网络人格。

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有联系也有区别,网络背景下大学生安全教育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将网络素养教育寓于安全教育之中,通过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等多种形式开展。

3 网络背景下大学生安全教育实践的基本方向

网络背景下,互联网深刻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的安全教育环境和大学生,因此大学生安全教育必然会呈现出与传统时期不同的特征,我们必须更新安全教育理念,改变大学生安全教育实践的基本方向,因时而进,因事而化,使网络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大学安全教育的重要工具和主要阵地,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

3.1 线上线下相互统筹,相得益彰

网络在安全教育中既是工具或载体,又是一种教育环境,互联网时代已经无法将大学生安全教育和网络社会分裂开来进行研究,我们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研究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为大学生安全教育服务。

做好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首先应将阵地建在线上。由于网络具有全覆盖、快传播的特点,面对网络大学生可能形成的价值观混乱、信息繁杂、个体迷失的局面,安全教育工作者首先需要守好线上这片最基础的阵地,利用网络技术创新为大学生安全教育服务,正确处理好服务、教育和管理之间的关系,用网络服务来获取学生的信赖,用教育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用管理来规范大学生的日常网络行为。

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也离不开线下工作的开展。线下教育活动是对线上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线上教育活动覆盖面广,线下教育活动则更精准有针对性,线上教育活动监控效果差,线下教育活动能够有效监控。因此线下活动是线上教育的有效强化和有力补充,线上线下的相互统筹,相互借力,这样才能形成教育工作的良性循环。

3.2 课内课外双向互动,打破壁垒

课堂教学是青年学子学习知识的最重要场所,是大学育人的传统阵地。网络背景下大学生安全教育要通過理论阐述让青年大学生明确新时期网络安全教育、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等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地利用网络,这些内容恰恰更适于利用课堂这个重要的载体进行系统化的阐述。课堂教学能够发挥其教学体系性强的优势,更全面系统深入地解读;课堂教学面对面开展,有较好的监控和反馈的效果,可以通过各种如小组讨论、课堂互动、案例分析等形式,能够较好地把握学生学习的进程和效果,课堂教学的这些优势,要求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课堂在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之外,安全教育活动设置应关注于大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平等的沟通、交流和商讨,促进观念、知识和技能的有效传播,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课堂外的安全教育活动可设置模拟紧急状况、组织相关知识竞赛、主题党团活动等,号召和动员学生积极参加且尽可能扩大学生参与面,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巩固安全知识、提升安全意识、增强教育责任、夯实安全技能。

3.3 校内校外形成合力,强化教育

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及人身财产安全不仅仅是高校的责任,同样也是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的责任,各种责任主体应在网络背景下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贡献力量。

就高校而言,学校各部门及教职工都应认识到互联网技术高度发展的大背景下,网络对于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进一步拓展,高校的每个主体都应该立足于育人主体责任,加大安全教育设施、教育资源的投入,从整体、全方位的高度,进一步提高自身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要在工作的全过程中考虑到学生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内容和安全意识融入到各项教学、管理工作中。

对于校外各教育主体而言,各主体应深切理清自身在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中应承担的角色,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引导工作。政府可通过推动立法、加大管控等途径,规范现实生活及网络生活中的行为,打击各种犯罪,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企业应将助力青年学子健康成长作为自身的社会责任,把握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个环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家庭应发挥基础教化和熏陶作用,强调家长的行为示范作用的同时还要让家庭和学校之间形成良好的合力,共同促进青年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的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为浙江省高等教育保卫学会2017年度重点研究课题“网络背景下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与创新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 陈秀珍.大学生安全意识水平及安全需求分析[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6-78.

② 方兵.影响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实效性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7(4):125.

③④ 刘小娜.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D].太原:中北大学,2017.

⑤ 郑恒毅.“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安全教育探索[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216.

参考文献

[1] 陈秀珍.大学生安全意识水平及安全需求分析[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6-78.

[2] 方兵.影响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实效性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7(4):125.

[3] 刘小娜.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D].太原:中北大学,2017.

[4] 郑恒毅.“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安全教育探索[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216.

猜你喜欢

安全教育理念实践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用心处事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