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氏正骨手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效果分析

2018-09-17吴晶晶邱博凡朱丽军范德辉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颈痛正骨针刀

吴晶晶,邱博凡,朱丽军,范德辉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405; 2.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晋中030619; 3.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广州 510095)

慢性非特异性颈痛发病率约为50%,是常见的骨骼肌肉慢性病,其发病和现代工业化社会潜在的社会负担及个人负担相关,并且其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及呈现低龄化趋势[1]。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是指排除因创伤、肿瘤、感染等及身体其他部位导致的颈部的疼痛,并且持续疼痛的时间超过3个月[2]。目前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方法有运动疗法、针灸治疗、针刀治疗、手法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口服或局部注射药物等。

龙氏正骨手法由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龙层花教授与魏征教授所创立,以传统的中医推拿正骨为基础,结合现代脊柱生理解剖学、生物力学进行革新形成的一套治疗脊柱相关性疾病的手法。龙氏正骨手法已被广泛运用于临床,经临床研究证实其有稳准、轻巧、安全有效的特点,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科研课题和成果,正在推广应用。

本次研究旨在探析龙氏正骨手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在缓解疼痛、恢复颈部功能方面的疗效。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东省第二中医院2017年6月-2017年12月针灸康复科门诊共60例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按1∶1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颈痛强度(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s)

?

1.1.2 诊断标准 参照2014年加拿大《整脊疗法治疗成人颈痛循证指南》制定以下诊断标准;疼痛局限于颈部、枕部、或肩胛后区域;疼痛时间超过3个月;无创伤、感染、肿瘤、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他特异性原因造成的颈部疼痛;可伴或不伴有头痛、颈椎一个或多个方向活动受限或僵直。

1.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8~50岁,性别不限;知情并同意参与本项研究。

1.1.4 排除标准 有心血管、肝、肾、肿瘤等严重疾病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存在影响评价的感觉、认知障碍者;正在接受,或在过去6个月内接受针对非特异性颈痛治疗者。

1.1.5 中止、剔除标准 未按治疗方案执行者,或中途退出研究、失访者;试验中出现严重不良事件、不良反应或病情恶化者。

1.2 治疗方法

试验组:龙氏正骨手法先根据“三步定位”诊断法,确定引起症状的相对应节段及部位,然后根据患者患病类型运用“四步十法”进行整复。第一步,放松手法,先予患者传统揉、按、拿、滚等放松手法;第二步,正骨手法,根据患者患病类型,若患者存在颈椎小关节紊乱、错位等,则根据患者病情选用“正骨十法”中相应的手法进行整复,若不存在,则无须行正骨手法;第三步,强壮手法,采用拿捏、弹拨、点穴、拍打等强壮手法分筋理筋、调和阴阳;第四步,痛区手法,即在疼痛麻木的局部施以兴奋或镇静的手法。每天1次,1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针刀治疗。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骑坐,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X光片,找出疼痛所在肌肉或肌筋膜,根据肌肉或筋膜的起止点,指导患者进行该肌肉或筋膜的离心运动,增大其肌肉或筋膜的应力。以拇指按压,找出压痛的应力点并标记,局部皮肤常规消毒,用针刀刺入压痛点,顺肌纤维束走向作纵行切割,横向剥离。出针刀后压迫针孔止血,在针孔处贴创可贴。1次/w,1个月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使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的疼痛强度。0 分为无痛,3 分(39 mm)以下为轻度疼痛,4~6 分(40~69mm)中度疼痛,7~10 分(70~100 mm)为重度疼痛。②使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价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的颈椎功能。4分以下表示无颈椎功能障碍,5~14分为有轻度障碍,15~24分为有中度障碍,25~34分为有重度障碍,大于34 分为有严重障碍[3]。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描述;计量资料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试验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及NDI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 1个疗程后,试验组VAS评分及N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 2。

3 讨 论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及NDI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及NDI评分比较 (分,±s)

?

颈椎是脊柱中活动度最大的部分,容易受到各种急、慢性损伤。颈椎的稳定主要靠骨性支撑及颈椎周围肌肉的维持。颈椎周围肌肉运动灵活,与颈椎一起维持颈椎功能及动静态平衡。在各种急、慢性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引起颈部软组织损伤,继而出现无菌性炎症,发生颈部疼痛。受损伤的组织的修复及其周围组织发生代偿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粘连、瘢痕、挛缩等病理变化。这导致了颈椎生物力学平衡的改变及动态平衡被破坏,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加速颈椎的退行性改变和导致反复的颈部疼痛。

手法治疗大致可分为“关节手法”和“组织手法”两个部分,通过手法可以干预颈椎的骨性支撑及颈部周围软组织,从而对颈椎的生物力学及反射通路发生作用。目前研究表明手法能松解软组织痉挛及粘连,调整颈椎应力分布,恢复颈椎正常生理旋转,解除压迫,促进炎症物质代谢,改善循环,提高痛点的痛阈值等作用[4]。龙氏正骨手法通过三步定位诊断准确判断患病类型及部位,有针对性、系统地进行施治。具体的手法总结为“四步十法”,包括“放松手法”“正骨手法”“强壮手法”及“痛区手法”。龙氏正骨稳准、轻巧、安全,恢复颈椎稳定的生理旋轴,同时结合放松手法、强壮手法、痛区手法改善颈部循环,松解肌肉痉挛,调节反射通路,刺激机体自身镇痛作用,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等共同恢复颈椎的功能、动静态平衡及稳定。

针刀治疗通过剥离粘连、松解挛缩、疏通堵塞、刮除疤痕等方法祛除慢性软组织损伤病理因素,从而恢复软组织的动态平衡[5]。通过针刀治疗,消除颈部的局部应力,改善因压迫造成的血液循环障碍,打断压迫、炎性反应和疼痛之间的恶性循环。但针刀对纠正颈椎关节错位,恢复颈椎解剖生理旋轴没有直接的作用,故手法治疗在这方面相比于针刀治疗具有一定优势。

综上所述,龙氏正骨手法对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减轻患者颈痛强度及改善颈椎功能。

猜你喜欢

颈痛正骨针刀
军事飞行人员颈痛的风险因素与康复研究进展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委会举行成立大会并举办全国针刀治疗冻结肩专题培训班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大学生低头族颈肩痛影响因素调查及原因分析
讲述正骨人的故事
三向牵伸法治疗颈痛的临床观察
延伸护理对颈椎病针刀术后复发率影响
平乐正骨手法源流浅述
岳阳张氏正骨气血理论之以气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