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8-09-17赵红艳
赵红艳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0)
血管性痴呆是指由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造成记忆、认知和行为等脑区低灌注的脑血管疾病所致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血管性痴呆是缺血性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有文献[1]报道,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发生率在18.2%~34.2%。近年来,有研究[2-3]发现,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后发生血管性痴呆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生物因素(基因因素、血管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抑郁症等),而针对其影响因素及早实施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为此,本研究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11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3例,均符合《神经病学》[4]中的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排除震颤麻痹性痴呆、混合性痴呆及中毒、精神疾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患者。将143例患者根据是否存在血管性痴呆分为研究组(缺血性脑卒中后发生血管性痴呆,n=72)和对照组(缺血性脑卒中后未发生血管性痴呆,n=71)。
1.2 分析方法
1)对2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①基线资料: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②高血压[以常规袖带式水银血压计测定血压,舒张压>90 mmHg(1 mmHg=0.133 kPa)、收缩压>140 mmHg即可评定为高血压]、糖尿病(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的水平,空腹血糖≥7 mmol·L-1、餐后2 h血糖>11.1 mmol·L-1即可评定为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的水平,三酰甘油>1.7 mmol·L-1、总胆固醇>5.72 mmol·L-1即可评定为高脂血症);③脑梗死病灶的数目、部位(行颅脑CT检查诊断)。2)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基线资料的比较
研究组72例,男37例,女35例,年龄(71.38±6.43)岁。文化程度:初中及高中63例,大专及本科9例。对照组71例,男34例,女37例,年龄(66.41±5.91)岁。文化程度:初中及高中64例,大专及本科7例。2组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多发性脑梗死病灶的数目和部位均是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见表1。
表1 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本研究中,高血压、糖尿病均是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分析其原因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逐渐退化,脑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功能减退,因此极易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有研究[5]认为,血压长期处于高水平会出现血管腔狭窄或闭塞、血管壁增厚、硬化等,增大血管阻力,引发脑细胞能量代谢异常,进而引起认知功能障碍。同时,高血压可致脑血流动力学改变,造成细胞缺氧缺血、脑白质的深穿支动脉灌注量减少,引起脑白质损伤,进而诱发血管性痴呆。有研究[6]显示,糖尿病患者血管性痴呆发生风险约为非糖尿病人群3倍。血糖水平过高可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造成损伤,促进血小板聚集及无氧糖酵解,增加酸性产物生成,造成脑细胞功能代谢异常,增加动脉硬化风险,减少脑组织血液灌注量,引发血管性痴呆。
有研究[7]表明,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是血管性痴呆及阿尔兹海默病等发生的共同危险因素,且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更高。Sharma等[8]研究显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增高患者中,血管性痴呆发生风险约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正常人群的3倍左右,且脂质成分增高和血管性痴呆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本研究中,高脂血症是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提示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与高脂血症有密切的关系,应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
Meguro等[9]研究证实,血管性痴呆发生与梗死病灶数目、位置密切相关,且梗死病灶数量越多,则血管性痴呆发生风险越高。李鸿梅[10]研究表明,多发性脑梗死、大面积脑梗死与血管性痴呆发生关系密切。有研究[11-12]证实,脑梗死发病部位也是血管性痴呆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是因额叶、颞叶、丘脑等受损害后,破坏了大脑深部特殊的联络径路,引起丘脑与皮质间分离,进而引发血管性痴呆。额叶及丘脑梗死病灶引发血管性痴呆的病理机制是:多发性皮层下梗死病灶会损害皮层与皮层间连接,导致皮层与纹状体通路受损,造成脑前部皮质分离,致使防御环路、基底节边缘环路、内侧边缘环路出现中断,影响基底节与皮层间纤维联系,造成记忆功能障碍,最终导致认知功能障碍。本研究中,多发性脑梗死病灶的数目和部位均是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其与文献[8]研究的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高脂血症、多发性脑梗死等均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血管性痴呆发生的危险因素,明确患者是否存在此类危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干预方案对预防血管性痴呆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