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联网与金融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2018-09-17

南都学坛 2018年5期
关键词:联网金融融合

张 惠

(华夏银行 南京分行, 江苏 南京 210019)

一、引言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中,历经行业规范与市场洗礼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以颠覆性姿态迅速渗透至各个行业。在信息技术与网络平台支持下,互联网与实物紧密连接,不断创造发展新生业态,而其中的重要媒介就是物联网。物联网作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延伸与拓展方向,开始从零碎化的技术层走向规模化的商用层,并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逐步上升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劲引擎,践行着回归实业的经济发展理念。随着物联网行业发展的政策导向、产业融合、规模应用以及产品创新的全面提速,对于长期紧跟国家战略、敏锐感知市场动向、资本流动最为活跃的金融机构而言,回归金融本源,加快推进金融与物联网的深度融合,探究物联网垂直领域的金融业务创新,推进物联网金融发展是金融业转型突破的重要路径选择。

二、文献综述

追根溯源,物联网的概念在1999年的美国移动计算与网络国际会议上首次被提出,其具体内涵是指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将物与网连接,形成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网络[1]。因为低成本、低功耗、广覆盖、高可靠、强渗透等特征[2],使基于传感技术的物联网平台快速商业化[3]。互联网在产业间的迅猛发展,催生新的产业融合方式,加快产业融合的速度与进程。国内学者提出,可应用物联网技术改造金融业,更好地满足日常金融的需求[4]。金融通过物联网的方式实现物联网中的物质属性与金融属性的有机统一,达到物联网金融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5]。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物联网技术大规模推广将丰富其商业形态,使其金融行为的边际成本趋向于零,金融服务全方位覆盖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的各环节[6]。在金融创新业务中,物联网通过对生产流程的全程参与,可以有效缓解“轻资产”科创型企业的融资难题[7]。依托物联网、互联网等电子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的整合应用,利于加强各主体信息交互与参与度,驱动供应链运营的边际成本趋向于零[8]。在物联网金融的多领域变革与创新中,迫切需要对物联网设施设备、互联网、金融机构、金融服务需求方和政府监管机构等五个子系统的安全性进行综合定量的评价,并实施系统保障与风险防控措施[9]。由此可见,虽然理论研究不同程度地关注了物联网技术优势、商用普及以及物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创新、过程风险防控与后续支持保障,但未将物联网与金融产业的融合发展提至战略高度予以论证与探索。本文的创新就是在新的政策导向、市场环境及技术水平下,以成熟的基础条件与正向的外部效应为着力点,深入分析物联网与金融深度融合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制约因素,给出推进物联网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三、物联网与金融产业融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物联网的固有属性与内在特质决定其可以应用到各个行业,物联网与金融产业融合不仅是一种发展概念,更是金融业发展的一种现实选择。金融机构借助物联网技术,构建新的产业组织形式,拓展新的市场发展空间,在逐渐模糊产业边界的过程中实现物联网与金融产业融合发展,而且现阶段两者融合发展的基本条件已经成熟、可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物联网与金融产业的融合具有可行性与必要性。

(一)融合发展的基本条件成熟

在物联网与金融产业的融合过程中,物联网以其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的特质,为金融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基础,助推金融服务质效和竞争力的提高;金融业以其雄厚的资本、先进的理念、庞大的数据、强大的技术为物联网行业提供良好的落地平台,提升物联网技术的商业价值。综合考量政策环境、市场基础、产品应用、技术支持等因素,物联网与金融产业融合的条件基本成熟。

1.物联网政策导向凸显战略性

经过多年的开发,以智能通信工具为代表的移动互联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推动经济社会多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随着技术更迭与产业融合的加速,移动智能互联网市场开发渐近天花板,其创新创利空间逐步收窄,紧抓全球技术、产业和分工深刻调整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交汇点,突出关键公共性、前沿性、颠覆性的移动物联网技术创新成为跨越时代关口的发展新要求与政策新导向。2016年以来,政策层面在科技创新、战略新兴产业、信息化规划中,多次发声鼓励、规范、引导发展物联网产业,并具体部署了物联网规模化商用的进度,释放了坚定的政策支持信号,开启2017 年是规模化商用元年,具体见表1。

表1 近两年政府出台的物联网发展政策

近两年政府密集出台的物联网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对物联网解决网络设施建设、信息产业发展和网络应用普及等方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等做出前瞻性的决策部署与具体的进度安排,甚至将物联网产业作为网络强国这一系统性工程以及服务供给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强调。国家的战略性驱动为物联网产业持续提升运营能力,降低应用成本,扩大辐射范围,加快产融结合提供了强大的政策保障。

2.物联网产业发展呈现规模化

在数以百亿计的新设备接入物联网的过程中,物联网技术构架中的感知层通过对万物终端所产生的信息进行采集,在网络层提供的数据传输与指令下达的环境中,平台层通过数据融合、分析、处理,反馈回终端并指导应用层规模化应用,实现价值创造。目前,国内已基本形成包括芯片、元器件、设备、软件、系统集成、运营、应用服务在内较为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产业集群效应开始显现。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物联网市场的总投入为7369亿美元,从 2016 年下半年到 2017 年 9 月,全球知名物联网平台的数量从 350 家增至 450 家[10];据GSMA统计,截至2017年11月,全球已有41家移动物联网投入商用[11]。2016年国内已部署的机器到机器终端数量突破1亿,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9300亿元,增长24%;上市企业净利润总额达到167.9亿元,增长15.1%[12]。物联网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逐步成型,强力驱动了物联网金融新兴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有力带动了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升级。

3.物联网技术应用走向市场化

在创新技术的驱动下,物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市场化应用的条件基本成熟。通过跨行业覆盖和跨领域应用,物联网与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不断融合,不仅推动制造业等传统实体经济实现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到供应链管理、环保监测以及能源管理的全方位变革,还为商业银行专注主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助力《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要实施增添了技术支撑力量。物联网技术与基础软硬件、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全方位融合,催生车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零售、可穿戴设备、共享经济等以物联网为主要工具的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为商业银行客户拓展与业务创新开辟了新的市场。

4.物联网产业链集聚创新性

整个全球物联网由偏终端的感知层、偏传输的网络层、偏应用的平台层相互协助形成了一个由“物”到“网”再到“云”,且设备连接庞大、交互方式复杂、运作模式多样的创新产业链。一是传感器和识别技术成为支撑整个物联网运行的关键底层,因为技术持续更新和市场竞争饱和,价格下降趋势明显,加上华为、英特尔等先进制造商的创新研发,使金融业大规模应用物联网技术成为可能。二是以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为代表的低功率广域网技术快速兴起,其覆盖范围更广、数据容量更大、电池寿命更长、部署方式更多、芯片成本更低的优势,为物联网持久广泛链接到相关金融业之中提供条件。三是以IOT云服务及上层AWS IoT服务为代表的平台细分领域,活跃着一批如阿里云、腾讯云等致力于大数据技术、产品、服务创新的平台商,通过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力驱动全球物联网在供应链金融、金融大零售等业务领域的规模化、新兴化应用(详见图1)。

图1 物联网产业链的创新层级

(二)融合发展的经济效应显著

物联网与金融产业得以融合发展需要具备基本条件,而要产生一种全新的物联网金融业态更需要具备颠覆性的变革能力。随着物联网智能硬件、网络传输、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快速推进,不仅深入拓展了物联网金融应用前景,也深刻地改变了传统金融在市场营销、成本收益、风险管控、价值创造层面的运作模式,释放着巨大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厚植物联网与金融产业长期可持续融合发展的沃土。

1.市场层面创造场景应用

传统的金融多是“头部市场”,通过提供标准化的同质金融产品,占据核心企业、高净值客户等高端市场攫取最大利润,尤其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更是将传统金融市场的“头部哲学”推向极致。物联网是移动互联网的自然延伸,金融机构可利用物联网庞大的网络连接节点,采用技术手段垂直整合深度挖掘行业需求,并在入口处将终端获取的市场完备信息上升至云端大数据层,其长期平均成本随技术更新而下降,其边际成本随需求量的无限扩大而趋近于零。如图2所示:同一金融产品,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市场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在同一价格水平下,金融供给的覆盖率大幅提高,推动金融产业从“头部市场”向“长尾市场”转变,实现供需尾部均衡效应,利于推进落实普惠金融。

图2 物联网金融市场“尾部均衡”

2.价值层面促进降本增效

在传统金融市场环境中信息不对称性与损失的不确定性长期而广泛存在。根据“风险—收益对称性”基本原理,收益是承担风险的报酬,风险是获得收益的成本,风险与收益共生共存、正比相关。物联网思维在互联网功能之上向金融领域植入发散空间和应用场景,突破“人、物、网”三维立体网络空间向生产场景、生活场景的深度延伸,加快信息的频繁、高效、多元及低成本交互,突破“信息孤岛”,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性程度,提升了收益与风险的确定性。如图3所示,物联网作为辅助金融工具催动传统金融由“不确定收益”的第二象限、“不确定损失”的第三象限分别迁移至“确定收益”的第一象限、“确定损失”的第四象限,实现金融市场交易成本与交易效率的双重“帕累托改进”。

图3 传统金融与物联网金融的风险-收益四象限迁徙图

3.风险层面实现以物观物

在金融业务领域,因为违约导致金融机构、投资者及交易对手遭受损失的事件从未停止,时刻考验着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管理能力。传统金融模式下,金融机构通过对信用风险的识别与评估,针对具体环节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期降低不可预期损失发生的概率。物联网金融模式下,金融机构完全可以依靠通过科技化、智慧化的应用工具与金融业务的有机衔接,赋予非固定资产信用化,使动产融资“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管理”,打破抵押品对信用创造空间的限制,解决信贷市场悖论问题,使风险事件“事后追踪”转变为“事先防范”。物联网金融促进了应用场景中价值属性与物品属性的有机结合,实现由滞后、片面的主观信用向实时、全面的客观信用转化,在风险与收益确定的环境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同一企业或同一贷款违约事件非预期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使物联网金融面临的信用风险远远低于传统金融。

4.社会层面谋求协同共赢

物联网思维和技术在生产、生活场景的广泛运用和渗透,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互和无缝对接。在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发展仍相对滞后的情况下,物联网凭借大数据、传感器、云计算等技术,可实时对市场、企业、个人的经营、交易、消费等行为的识别、追踪、收集,并利用云平台建立庞大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实现信用记录全覆盖。金融机构通过统一公开的信用信息披露,动态调整客户的信用评级结果,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透明性与真实性,实施精准风险管控,打造全新的业务、风控和管理模式。从全社会层面看,物联网的“泛在化”特征对于重构社会信用环境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利于推进改善整个社会生态圈。

四、物联网与金融产业融合的制约因素分析

物联网技术在金融产业的应用,利于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然而,现阶段物联网技术与金融产业在实现有效衔接并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尚存在一系列的制约因素。

(一)参与层的应用理念不一致

物联网与金融产业融合的首要前提是具备一致的物联网应用理念与良好的合作意愿,但实际上产业链的各方合作主体优先应用物联网技术的理念和参与物联网金融的意愿并不理想。一方面,物联网金融产业链上除了物联网设备或技术提供商、金融机构外,还包括分布在不同产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地理区域、不同技术水平的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企业,其整体上在物联网相关理论认知、研究开发及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因为物联网技术发展层级与产业融合程度并不同步,在物联网公司、金融机构合作过程中,出于信息安全考虑,部分监控技术与能力相对薄弱的供应链核心企业对加装物联网监管设备接入信息系统,实施生产、库存和物流信息采集、加工、共享的意愿并不强烈甚至抵触。

(二)技术层的系统衔接存在短板

利用物联网设备与技术衔接整合作用,缩小产业距离,消除产业界限,实现各类产业资源的集成化管理,是低成本、高效益培育和发展物联网金融产业链的基础,但现阶段不同的业务需要不同的网络技术进行匹配,大体量物的连接诉求并不能完全得以满足与覆盖。一方面,社会征信系统、金融业务系统、监管系统等无法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高效对接。因传输能耗、速率、覆盖面不匹配等原因,致使物联网感知设备采集的各类商流、物流、现金流、信息流等数据化信息无法及时有效地导入到应用平台。另一方面,针对物联网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本身的过程监控、自我诊断、问题反馈及外部监管机制不完善,存在设备布放不合理、有效信息被闲置、信息报错率高、流程相对烦琐、数据真实性无法检验等问题,影响物联网与金融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三)应用层的适用场景不广泛

受制于物联网技术普及的基础建设要求高、推广应用成本高、不可控风险高等因素的影响,物联网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场景相对狭窄。现阶段商业银行的物联网金融实践主要模式是“供应链金融+物联网技术”。例如平安银行已在钢铁、汽车等多个领域通过物联网信息系统赋予动产以不动属性,实现对动产货物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等系统性、智能化管理。但是目前的“供应链金融+物联网技术”业务模式仅限于完全成型、价值高、体积大、易变现的货物或商品。物联网在利于保障金融安全、提高支付效率、做大消费金融业务、优化固定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场景设计与应用不足。虽然大多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运用物联网打造“智慧金融”上已基本达成共识,但针对物联网金融的创新业务领域、创新服务形式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四)实施层的衍生风险难避免

虽然物联网“物信合一”的特殊属性较好地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融合,全面降低了虚拟经济风险,但却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是物联网与金融产业的融合潜藏操作风险触发点。因为物联网技术接入金融业务系统的操作环节较多,任何系统指令错误、人员操作失误等都可能引发传染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影响程度更深的操作风险传染事件。二是物联网与金融产业的融合加大市场风险。物联网金融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实现跨界融合,金融机构与客户在这个开放性与跨时空性的多市场中紧密相连,但系统性、区域性市场风险一旦发生也将迅速传染并不断放大,加剧市场风险的叠加共振。三是物联网与金融产业的融合施压流动性风险。物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深度应用将改变各类支付转账手段、理财渠道,继续加剧银行业存款波动与流失压力。线上即时支付和线上理财产品大额、大面积赎回导致的流行性压力,分别对银行业资金实时清算、流动性储备等提出更高要求。

五、物联网与金融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物联网变革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物联网与金融产业融合发展的外部条件基本成熟,两者互为前提、相互促进,释放正向经济效应,但也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整体进程发展缓慢;要真正推进物联网金融快速步入战略性的理想发展阶段,还需要着重做好在机制保障、技术研发、模式创新、风险管控等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机制设计,强化政策支持力度

虽然中央政策层面对于支持物联网发展已做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但缺乏针对物联网金融的具体策略引导。各级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利于区域物联网金融发展的机制设计与运作规范,推动物联网与金融产业的有效融合发展。

1.研究制定区域发展规划

根据地方政府内设部门职责分工,明确物联网金融发展的具体责任部门。深入市场调研分析地区物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与困难,结合物联网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准确判断物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复杂挑战与战略机遇,确定本地区物联网金融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就完善基础设施、创新服务应用、加强行业管理、强化安全保障等方面具体部署与详细指导,使得物联网金融产业各方参与主体的活动有章可循。

2.设立政府财政引导基金

在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下,依托地方物联网行业发展优势,以财政资金为主成立物联网金融发展引导资金。继续落实物联网金融领域中社会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的长期机制,完善支持物联网金融创新的低能耗、低成本、高效率、广覆盖的设备、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立政府财政资金引导下的物联网金融安全产品和服务投入;多途径扩充行业管理队伍,多渠道宣传物联网金融运作原理、服务理念,推动物联网金融行业长期可持续的规范运营。

(二)加强技术研发,确保长期稳健运营

物联网金融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催生的金融新业态,其服务实体经济的高度、广度及深度更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持,创新驱动是引领物联网金融发展的第一动力。

1.创新适应金融需求的物联网技术与设备

坚持以开放的姿态将物联网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真正的与金融应用层深度融合,联合感知设备制造商、网络运营商、平台管理商等深入分析金融行业运营内部组织构架与流程,研究适应特定的金融业务、产品需求的新技术与新工具,精细化管理降低系统对接的成本,定制化设计提高系统对接的质效。例如在率先应用物联网技术的供应链金融领域,根据仓储监管需要配置先进的监管设备、技术装备及操作平台。

2.物联网企业自身要不断提高研发能力

物联网企业是促成产业资源集成管理的重要技术提供方与设备支持方,其科技研发能力直接影响物联网与金融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物联网企业要联合同业争取政府支持,研究制定物联网金融合作运营的普适性标准,集聚各个层面先进研发力量,寻求智能感知、无线接入技术、网络功能虚拟化、软件定义网络、操作系统等技术研发和应用在与金融产业融合的多领域、多方向实现安全可控的关键技术突破。

(三)丰富应用场景,创新业务合作模式

金融业一直是对先进技术的反应速度最快、转化能力最强、成果呈现最多的活跃行业之一。做大做强物联网金融的关键是树立互联网新思维,重视客户新需求,运用物联网新技术,创新业务新模式。

1.以数据管理为中心推进场景化应用

坚持数据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以数据管理驱动营销模式由产品为中心向以场景为中心转变。利用现有自助终端、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轻渠道”加大数据挖掘技术与大公司、大零售的整合,建立数据与业务之间的动态联系,通过加强与物联网技术服务与设备供应商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准确把握客户需求与市场热点走向,借此抓住物联网金融的底层入口,精准设计专属产品的应用场景,拓展批量化的获客渠道。

2.以合作共赢为基础建立物联网金融生态圈

物联网是对互联网的深度延伸,具备开放、共享、合作等基本属性,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牢固树立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加快构建跨界合作的物联网金融服务的生态圈。构建强化政、银、企合作的“政府+金融机构+核心企业”模式、物联网监管的“金融机构+核心企业+第三方物联网公司+第三方监管公司”模式、保险兜底的“金融机构+核心企业+第三方物联网公司+保险公司”模式等,在风险控制的基础上开展更多的示范应用项目。

(四)严防信用风险,实施全面风险管控

物联网技术将联网的物质实体转化数据系统,并有效地避免“信息孤岛”问题,利于完善社会征信系统,强化信用风险防控,同时也带来了系列衍生风险,实施全面风险管控时刻不可松懈。

1.利用技术严控信用风险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各个行业、领域对物联网技术的运用也将日益广泛与熟练,金融机构要利用金融科技手段进一步扩展物联网生态圈,将智慧制造、物流企业、仓储公司、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信息管理系统、物联网监管系统与自身的风险管理系统有机衔接。同时,以物联网标签或识别码为切入口,将物联网场景中价值属性与物品属性的有机结合,全流程动态跟踪监控物品状态,精准测算资金流量与流向,解决长期阻碍信用风险管理的信息不对称难题。

2.全面有效地防控衍生风险

为有效应对物联网与金融产业融合过程所产生的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等衍生风险,就需要全面从严实施风险统筹管理。进一步密切关注资金波动趋势加强资金缺口调控,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加强市场风险识别及风险事件监测分析,强化操作风险事件主动监督、提示报告。进一步健全覆盖全流程、全业务、全产品、全环节的预警系统和应急预案,通过完善的应急处理机制维持物联网金融服务的正常运行,降低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六、结语

在相对成熟的外部发展条件下,物联网以其独特的优势开启新的变革浪潮。物联网与金融行业的融合发展既是技术更迭的必然,也是时代发展的趋势。虽然物联网金融概念早已兴起,但实际进程缓慢,无论是政府层面、金融机构、物联网公司还是实体经济,都应保持清醒,以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为己任,推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联网金融融合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物联网下的智控萌宠屋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央企金融权力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