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物联网+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2018-09-15陈俊张敏娜

会计之友 2018年13期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内部控制体系物联网

陈俊 张敏娜

【摘 要】 将最新的科学技术应用到社会各领域的物联网将成为新时代的生产力,已经嵌入和改变着社会各产业的发展。文章将物联网技术和应用深度整合融入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设计中,设计和构造出全新的集战略目标管理、核心能力管理、协同创新管理和评估预警管理四个维度于一身的“物联网+内部控制”体系,并且深入分析了该内部控制体系中四个维度的内涵及各维度之间内在的关联性,提出了“互联体整合价值最优化”“柔性能力管理”“一带一路价值链管理”“评估预警管理”等观点,希望能够为企业主动推进转型发展和提升企业经营能力提供思路。

【关键词】 物联网+内部控制体系; 互联体整合价值最优化; 柔性能力管理; 命运共同体; 三次元

【中图分类号】 F235.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8)13-0113-03

一、引言

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物联网成为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计算机、互联网改变着企业的生存环境,而集广泛互联、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物理应用于一身的物联网推动着企业全面转型升级和跨界,使企业的发展呈现智能化、协同化和聚合化的趋势。而作为保障和促进企业转型和跨界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作为物联网与企业发展的桥梁,将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引入企业内部管理的实践中,从而使企业能够适应物联网生产力发展的潮流向智能化、集成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目前学术界对物联网和内部控制体系的研究比较多,但基本上都是将两者割裂开来研究,即从技术的角度研究物联网或从管理的角度研究内部控制体系;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的文献相对比较少,而且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的基本上都是简单地将物联网作为内部控制体系的外部环境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影响进行解剖式研究。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结构进行创新性集成研究,深度融入“物联网”元素,为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经营效率提供思路,为企业主动推进转型发展和提升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供保障。

二、“物联网+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一)战略目标管理

1995年10月,加拿大COCO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内部控制的框架性文件——《控制指南》,该指南将内部控制的定义阐述为对支持达到目标的资源、系统、过程、任务、结构和文化等企业要素集合体的控制[1]。以最新的科学技术应用到社会各领域的物联网作为新时代的生产力以强大的“破坏性”创新驱动力深度整合企业的资源和文化,重新定义企业的系统和结构,进而深刻重塑企业的战略目标。物联网不断地使企业重构其内部控制战略目标管理模式,创造出战略目标管理的新常态。

战略目标是企业识别和权衡物联网发展风险和机会的连续性判断,一般是由企业治理层提出,而目标的执行则是由企业经理人通过行使决策权和控制权以及通过企业的业务层和职能层经营管理来实现。战略目标管理作为企业治理和企业管理的枢纽,充分体现物联网发展中企业推动其自身生产力变革和生产要素重新配置的内在统一。因此,基于战略目标的重要作用,笔者将“战略目标管理”设置成“物联网+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个维度。

(二)核心能力管理

物联网的发展和进步加快社会变革速度。整个社会高度相连导致世界复杂性迅速提高,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间的不确定成为社会的一种趋势。以数字智能技术为基础的物联网,以强大的驱动力不断解放人类,使得人类能够全面自由的发展。彼得·德鲁克指出,人对自己的行为绝对拥有完全的自主权。人可以结合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兴趣、特长自由地选择和变换工作或工作场所,全面发挥自己的才能。

对于企业来讲,人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资本,但与其他资源或资本相比,人是具有“特殊资产”的资本,拥有其他资源或资本所没有的能力,即深度学习、知识文化创新、资源整合、组织管理协调的“特殊能力”。该能力的发挥是伴随着人全面自由发展的进程而逐步被挖掘出来。

企业如何在物联网时代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如何识别和开发自身的隐形价值,关键是企业能否认识到物联网给人类带来的解放以及能否尊重和引导、培育、整合企业中人力资源特殊能力。企业对人的整合能力将成为物联网时代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之道。因此,笔者将“核心能力管理”设置为“物联网+内部控制”体系的另一维度。

(三)協同创新管理

物联网应用不但促使企业战略目标和核心管理能力创新和升华,而且催促企业将战略目标和核心能力管理融入企业的内外部价值链管理领域。企业通过物联网的应用实现对价值链全流程的“泛在感知”,并实施优化控制,通过生产过程智能控制、生产线检测、实时参数采集、生产设备与产品监控管理、材料消耗监测等,提高生产智能化水平和产品精度,进而来提升产品质量[2]。

企业利用物联网应用对价值链进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种协同创新管理的过程,与美国COSO委员会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中的“控制活动”和“信息与沟通”要素,有异曲同工之处。企业通过获取物联网应用提供的外部渠道的综合信息和内部生成的生产、质量、产量、工时、异常等信息,将企业战略目标具体化为业务层目标和职能层目标,借助企业核心能力的管理优势,实施价值链管理的创新政策和程序,包括但不限于信息沟通、批准授权、验证调节、实物控制、职责分离、周期监控等,逐步实现精益生产、精细管理、协同控制的协同创新机制。鉴于此,为了更好地整合“战略目标管理”和“核心能力管理”,笔者将“协同创新管理”设置为“物联网+内部控制”体系的第三个维度,以期实现内部控制完整生态体系的构建。

(四)评估预警管理

物联网能够通过数据挖掘和物理应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创新元素和技术动力,能够通过自带的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优势实现各企业之间跨采购、跨生产、跨市场的全链条关联,而且它能够通过智能处理系统精确制导企业发展中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物联网的融入,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政策、经营、财务和战略等风险,但它不能解决企业的所有风险,而且由于物联网传感器感知节点容易被物理操控等,其本身也给企业带来了新的风险与威胁。因此,笔者在构建“物联网+内部控制”体系时增设了“评估预警管理”维度。

“评估预警管理”从根本上是一种风险预防和检测手段,它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和应对,借助“协同创新管理”的价值链脉络达到对企业战略目标的管理。而企业“战略目标管理”需要企业核心能力的支撑,因此,“评估预警管理”又打通了企业的“核心能力管理”。因此,“评估预警管理”在企业“战略目标管理”的推动下,深刻地融入到“核心能力管理”和“协同创新管理”中。

企业战略目标管理、核心能力管理、协同创新管理和评估预警管理四个维度是从不同的视角来构造“物联网+内部控制”体系的,四个维度之间彼此互联互通,因此,笔者所构造的“物联网+内部控制”体系实际上是一个三维的立体结构,如图1所示。

三、对新构建的“物联网+内部控制”体系的探析

(一)战略目标管理维度

战略目标是企业对全局性、长远性和宏观性发展机会的筹划、指导和期望,包括企业层战略目标、业务层战略目标和职能层战略目标。企业层战略目标是决定企业发展方向、扩张模式、经营策划等未来景象的构想;业务层战略目标是企业为了赢取竞争优势而在某一特定产业或市场中建立物联网的设计和应用的规划范式;职能层战略目标则是企业在流程、渠道、运营等价值链创造各环节和价值链延伸阶段的利益群体的取舍与整合创新的选择与设计。企业层战略目标一般是由企业治理层基于物联网广泛应用的业务层战略目标,以企业公民的身份,突破企业边界的限制,对企业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联盟和共享合作人的职能层战略目标的博弈筹划。

物联网作为技术手段融入企业物理设施的虚拟载体,有其自成一体的传输和整合系统。物联网具有融入企业战略目标管理的四大优势:(1)广泛互联。物联网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和核心,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使应用终端多样化和多元化。(2)可靠传输。物联网依托网络,通过信息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即时将感知的信息准确地传递,实现可靠信息的交互与共享。(3)全面感知。物联网以传感网络技术的感知技术为基础,实现了物与物以及人与物的全面信息感知。(4)智能交互。物联网融合了感知技术、组网技术、定位技术、云计算和智能服务等,形成了功能强大的智能交互系统。(5)物理应用。物联网连接实体物理界和虚拟信息系统的主要方式是将物联网相关技术应用于人类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当物联网融入到企业的战略目标管理,物联网的优势迅速注入内部控制体系支脉,内部控制体系迅速被植入了全新的创新驱动力,使企业融入具有强大生机和活力的物联网生产力,顺应并引领时代潮流的发展。

为了企业的内部控制战略目标管理能够与物联网进行深度融合,笔者将内部控制的战略目标定位为“互联体整合价值最优化”。该战略目标最大程度上区别于传统的股东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以及企业合伙人价值最大化。该目标旨在将全球物联网系统应用植入内部控制体系,并指导和重组内部控制要素,使企业的发展突破企业边界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与所有价值链要素共享合作,不断寻求生产“全球制造”的超额价值的最优产品。

(二)核心能力管理维度

物联网发展的进程以巨大的“破坏”性驱动力加速推进了人的解放,使得人能够全面自由的发展。一方面,它通过创造出智能人从事程序化的重复性的劳动,进而使得人成为真正的人,做属于人应该做的事;另一方面,它充分释放了人的创新自主选择权,成为企业的创业者,进一步冲破了企业与员工传统的契约关系,并且颠覆了原有商业模式,改变了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

随着物联网进程的推进,企业越来越成为新生代创业者的培养与孵化平台,为创业者创造浓厚的创业者生态氛围,提供供应链、市场等不同价值要素的支持,实现创新创业资源间的互动和共赢。企业的盈利模式将升级为: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为众多目标一致的创业者提供研究课题、通过创业者的能力获得企业发展的解决方案,进而企业运用解决方案通过智能人(和少部分真正的人)创造出创新的产品或服务。

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企业将成为一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载体。在物联网应用时代,企业发展的核心能力就是利用自身独特的资源吸引并整合创业者的能力开发社会资本以获得社会竞争优势。为了最优化发挥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可推出“柔性能力管理”方案:(1)将员工视为流动频繁、多样化、多代际的“自由组合者”,企业的价值实现过程就是柔性地为他们创造灵活、以人为本的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的機会,并为之提供模拟积累专家经验共享平台,迭代更新其专业知识;(2)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忠诚的组合体,加强情感资本的柔性投入与建设,创造出企业独有的情感文化;(3)为了企业“战略目标管理”的顺利实现,企业应当将创业者组合体的创新合力以柔性的方式引流到企业的战略定位与创业者价值实现的互赢共振点上,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三)协同创新管理维度

物联网的应用对企业发展的支撑和提升力度是空前巨大的。它拉近了人与人、人与物以及物与物的距离,可以使世界另一端的人或物紧密接触,物联网应用的这种互联性使得企业的价值链在时间、空间和效率的三维空间中无限延长。另一方面,物联网的可靠传输性为企业的实时精益化管理提供了可能。同时,其全面感知性和智能交互性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技术革新的空间。更为重要的是,物联网应用解放了人的能力和需求,也就是说,物联网不但为企业创造了可以为其所用的创新性创业者(员工),而且为企业创造了个性化需求被释放的庞大的消费群。

为了更有效地将物联网应用的这种冲击力转变成企业转型升级的向心力,笔者认为我们必须对企业进行协同创新管理,即推进供给侧改革,实施“一带一路价值链管理”的高层创新机制,而非简单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

“一带一路价值链管理”的创新机制就是基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整合企业的“核心能力”,将企业改革的着力点集中于企业的内部价值链和外延价值链的全要素上,将价值链的所有要素视为企业的“命运共同体”,同时通过“简政放权、放松管制”,通过建立扁平化的管理体制,更加及时地对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做出快速反应。该创新机制的核心在于将企业的内部和延伸价值链上的所有合作要素看成是企业的“命运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升华,企业与所有合作要素必须和谐发展、共同进退,并且不断促进沟通交流、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管理”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内部控制体系的维度,它已将“战略目标管理”维度和“核心能力管理”维度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和有效地吸入,各維度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共同融入企业内部控制独特的生态循环系统中。

(四)评估预警管理维度

企业发展的过程就是企业改革创新的过程,而改革创新本身就携带着大量的风险因子,尤其是在物联网应用下,物联网的互联性使得改革创新的风险因子通过其关联链无限扩大和无限延伸,可能使得企业在数小时内走向末端。而且物联网本身,在降低企业风险的同时也携带了大量的新风险因子,因此有必要通过“评估预警管理”控制企业多维的风险,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评估预警管理”是企业借助物联网的技术和应用,根据“互联体整合价值最优化”的目标来识别“一带一路价值链管理”的执行过程中和整合自由创业者的“柔性能力管理”的过程中所隐含的风险因子,并对其进行多维的风险测试和风险评估,对照企业的风险可承受度,确定是否需要进行风险预警。风险预警一旦被触动,其风险报告将被实时地传输到风险源,由风险源所在的价值管理单元提供风险应对的策略。随后企业根据该应对策略做出快速反应,并决定是否采纳,一旦采纳,企业将重新借助“评估预警管理”进行模拟测试以判断该风险应对策略的可行性。

需要强调的是,“评估预警管理”并不是单线条式的管理,其管理模式是“三次元”型的,也就是说,“评估预警管理”还可以对“互联体整合价值最优化”目标和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对企业的作用进行类似的测试和评估,而且可以对“物联网+内部控制”体系各维度之间连接的融合度和因此产生的向心力进行综合的测试和评价。

综上所述,“战略目标管理”维度是一种源动力,其动量可传导到“核心能力管理”维度、“协同创新管理”维度和“评估预警管理”维度并促使各维度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整合。同时,“战略目标管理”维度也可根据“核心能力管理”维度、“协同创新管理”维度和“评估预警管理”维度的内应力反应调整其运行的速度和方向。因此,笔者描述的“物联网+内部控制”体系实际上是一种生存在物联网N维空间内的三维分子结构有机体,每一种维度都处在其他三种维度的三维空间中,它们互为作用、互为影响、充分融合和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文忠,林海兰.加拿大COCO内部控制框架及其启示[J].财会学习,2007(10):70-73.

[2] 田燕,李玉敏,王二威.物联网对制造业的影响及制造企业发展对策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5(8):15-17.

猜你喜欢

命运共同体内部控制体系物联网
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
大国文明新气象: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澳媒:中国用“命运共同体”拉近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