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018-09-15高玲玲

考试周刊 2018年84期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摘 要:新课改下的中学数学教学强调要以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为目标,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教学活动。在此背景下,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被广泛的应用,它既能够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们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充分地发挥每一名学生的作用,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碰撞、在碰撞中提升,非常有利于打造高效的中学数学课堂。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开展

新颁布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为了促进学生们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所以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数学自身特点,更要考虑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让学生去经历和体会,在获得对于所学知识理解的同时,落实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新课标的新要求,是完全符合新课改的发展方向的,那就是要使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体,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热情,促进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作为初中新课改下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教学新方法,能够较好地调动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热情,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来体验和发现,使数学学习真正的内化为学生的主动行为,这样的教学效果比传统的“满堂灌”要有效得多。

然而,在具体的落实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就是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学生投入到学习之中的少,而停留在读读教材、对对答案这样肤浅的层面多。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不利的,也会造成课堂教学的低效。那么,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 合理分组,全面育人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是为了使学生们能夠更好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而不是当“观众”,从而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另一方面是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课堂,缩小学生层次差距,以强带弱,促进学生们的整体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两极分化严重的问题。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合理分组是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小组活动的开展效果。成员的合理搭配是关键,这样才能够保证全员的参与度。一般来说,小组分组秉承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在每组成员的组合上是按照学习数学能力上的差异进行不同层次的组合的,一般需要一名尖子生作为学习的引领者,一名负责组织小组活动的管理者,然后涵盖中等成绩的学生和学困生,为了保证活动的开展,一般每组成员最好在4-6名。同时也要关注学生们的性格特点、思维程度,以及性别的差异等细节,要对于组内成员在课堂中的活动任务进行预设,力争每名学生在学习中都有事做,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 明确任务,有效学习

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在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上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主动学习和有效学习的意识方面还是有欠缺的,所以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方面必须要具体指导,要给学生们明确任务,避免形式主义,实现有效学习。

具体来说,数学教师要结合学习内容和课标要求,在充分研究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可以制定导学案来引导学生们进行预习、探究,给学生具体的引导,降低低效学习的可能性。在进行探究问题的设置上要注意问题设置的层次性,要面向全体同学,特别是学困生也要充分关注,力争每一名组内成员都能够参与其中,都有事情做。为了保证学习的效果,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可以不完全固定职责,可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分工,这样有利于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

三、 重视引导,循序开展

新课改下的中学数学教学,也要遵照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发挥课堂教学主导者的角色。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参与课堂,进而发挥主体地位。但同时也需要教师的恰当引导,保证科学、有序开展,这样才能够提升实效。

首先,要培养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中学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是较为密切的,通过有效的知识铺垫,学生们是能够自主学习一些内容的,这需要教师在全面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大胆整合教材来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其次,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所以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勤思善疑,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既能够使教师及时了解学情,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也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从思考题、课后习题等方面进行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来有目的的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四、 洞察学生合作需要的时机

学生在学习时,不是任何内容都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只有在学生个人确实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才让学生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才有意义、有价值,学生才有合作的热情。例如,在新旧知识衔接处和教学的重难点时,由于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差异,有的学生存在许多的疑难问题,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自学之后或者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针对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 要提供充分时间,保证从容参与

合作活动是每个小组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各组根据任务分工,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入合作探究阶段。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要最大限度地安排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保证学生能有效参与。这一阶段可采用的方式很多,如小组成员间的比赛等,但大体以讨论探究为主。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见解,互相交流,互相探讨。

六、 要运用激励机制,进行正确评价

激励是升华学生情绪的一种驱动力,学生在参与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小组学习中的评价只有让学生参与,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学生对小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比比哪一组学得更好,哪一问题探究得比较好,哪里还需要改进等。教师适当点评,要关注小组活动的整个过程,特别要关注那些落后学生的学习状况,对他们的进步及时表扬激励。教师还可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档案,对学生合作学习情况及时记录在案,以跟踪学生的成长轨迹,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成长。

教育教学本身是一项充满艺术性的工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式教学,需要结合学情,特别是本校学生的实际,周密设计、科学落实,从培养学生素养出发来逐步推进,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有利于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文涛.论有效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2).

[2]曾琦.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

作者简介:高玲玲,河北省唐山市,河北省唐山市第三十五中学。

猜你喜欢

中学数学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巧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学习能力
试分析交通企业管理中政工工作的开展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基于人本理念背景下的事业单位政工工作的开展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