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探讨

2018-09-15曾志红

考试周刊 2018年84期
关键词:成果转化方式方法语文课堂

摘 要:语文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要基于语文教学的学习成果。学生的语文水平是学生素质水平的体现。语文教学需要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能运用语文进行表达和交流,能够通过语文的学习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培养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但在现今的语文教学中,存在很多因素影响着语文的学习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提高学习课堂的学习效率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入手,分析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以及如何运用合适的方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成果转化;课堂兴趣;方式方法

一、 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

(一) 教学方法存在单一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现阶段的教学来说,很多小学的语文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多数采用单一的在黑板或者用多媒体将课文呈现出来,学生跟随教师学习生字、生词。学生在这种教學模式下,缺少了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多从教师的讲课中,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意识减弱,长期处在这种学习氛围下,学生的思维能力、独立探索能力、交流能力会受到遏制。

(二) 在教学中多重视文字讲解,忽略情感融入

现阶段,更多的语文教学将学习的重点落在了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及写作技巧、表达方式的探讨上,忽略了语文学习的真正目的——通过文字、文章了解作者内心的设计,与作者对话。这种过度进行咬文嚼字和写作技巧的学习,阻碍了学生学习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美好品德的形成。

二、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重要目标

(一) 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专注度和投入度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语文教学要提高学习效率,关键在于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也就是对学习的专注度和投入度。专注度主要是对学生上课的认真程度的检测,学生专注度的高低关系着学生对课堂内容是否有了解。投入度则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花费了多少时间,投入了多少精力。也就是代表了学生主动性的高低,并不是投入精力越高越好,但是这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所以要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最直接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的专注度和学习的投入程度。

(二) 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转化度,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将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知识内容进行吸收消化,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从而进行灵活应用。而对于课堂知识的转化度,是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直接检测。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转化度高也就意味着教学效率得到了很好的转化,学生从课堂学到了有效的知识,达到了教学目标。

三、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几点建议

(一) 通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 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就小学生的特点来说,大多数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都是活泼好动的,对新奇的事物有极大的求知欲。所以对于课堂效率的转化主要从提高学习兴趣这一方面入手。如果对于课堂学习,单靠枯燥的课文内容学习来引起学生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要相应安排一些有趣的学习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天性,从而达到提升其语文学习兴趣的目的。教师可以在课前组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预习如讲一个小故事或者和课文有关的小故事,并在班级进行评选活动。通过让学生自主表达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够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获得分享的乐趣。

2. 通过让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应该是一个学生主动的过程,只有在学习中主动才能有学习的兴趣,有学习的动力。所以在教学中也可以通过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来提高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参与度,转化为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负责对知识的传授,而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还是需要学生自己的认识实践来完成,别人无法替代。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要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自己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习知识。这样才能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热爱学习。

(二) 引导学生掌握灵活获取知识的方法

在教学中不仅需要学生学到具体知识,也需要学生将学习的理论联系实际,让知识得到有效利用。在日常教学中,用有效的时间让学生回归自然,通过这种直接的感官体验,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也能提高学生对自然情感的深化。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可联系实际掌握课本内容和课本以外的知识,体会到一些课本没有的情感,这样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在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比如将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语文学习相联系,不断积累知识。也可以鼓励学生多看一些好的与课文有关的课外书籍,通过书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不同的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等,通过学习积累词汇达到不断学习的目的。

(三) 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差异

语文课堂学习成果的直接检测是对教师讲授的知识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掌握,这才是课堂效率的体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所有学生,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因材施教。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学习问题。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在他们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向更深层次的问题去探讨,使他们始终对课堂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而对于一小部分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保持足够的耐心,积极地进行辅导帮助,也要对他们进行肯定和鼓励,使他们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做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进步,这才是一堂有效的课堂。

四、 结语

小学语文教师应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观念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从而切实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办法也有很多,它表现在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这就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完善创新,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有滋有味,学有收获。教法贵在创新,只要你在一节课中教学效果可佳,教法就得法;只要在教学中符合教学规律,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就能提高课堂效率。所以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参考文献:

[1]田茂珍.基于快乐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J].学周刊,2017(13).

[2]王萍.微课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寓教于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9).

作者简介:曾志红,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师范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成果转化方式方法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适应新常态,推动军队院校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策略研究
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的方式探究
我国电力专利成果转化因素分析
小议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成效
浅析体育教学中的柔韧性练习
辽宁省技术市场发展现状浅析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