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研究
2017-01-06郭晓晶
郭晓晶
摘 要:信息化正在成为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及社会服务等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促进因素,并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强大支撑。文章从信息化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挑战与现存问题的分析入手,对高等教育体制、学习方式、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理论的实施、产业化运营模式、远程教育可行性及教师角色转变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信息化;改革;教学理论;运营模式;远程教育;教师角色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1-129-4
0 引言
Internet给我们提供了相对公平、开放的一个网络环境,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就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搜索,找到众多网络注册用户给出的答案,及时地缓解由于知识匮乏而产生的焦虑,同时又有学到新知识、提升自己进步空间的喜悦。所以我认为网络教育在未来的大学,甚至社会学习机构的教学中会是有发展前景的研究方向。
信息化的理念,我们都认可它发展的可行性,但对信息化带给我们认知领域、教学模式的各种改变,我们并没有完全适应,甚到可以说还没有摸清门路,找到相对应的解决方案。本文基于独立学院的发展模式、运营方式、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的阐述,对高等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为推动信息化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素材,丰富其完整性。
1 信息化给现有高等教育带来的挑战
1.1 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使传统教育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
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在某个特定阶段的方法是固定的,美其名曰是经过时代检验的标准教育方式,是继承前人教学智慧的结晶,是不容质疑的。所以千百年来,我们一直认为这样的教育无可厚非、无可挑剔。直到网络意识的建立,使我们找到了一条更适合现代人走的路,因材施教在信息化环境下得到完美诠释,人们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学习层次、学习手段、学习目标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学习路径,当然其最终的发展模式也是不尽相同的。这就是教育的多元化培养目标的建立标准与动机,也是建立“全民学习型社会”的舆论基础。
1.2 高等教育规模、质量的多元化需求,使得传统大学教育备受争议
以往根据社会分工的不同,有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等称谓,这使得各阶层之间由于知识断层而不能相互理解,本身又涉及社会地位、社会认可度的问题而使得教育公平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但随着教育部扩招、就业面加大等因素,使得人们对于教育的公平公正性有了指望,对教育资源的公开、公用化有了更好的了解,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压力。但就业竞争力问题又使得高等教育面临市场化机制下供求关系不均衡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亟需解决教育的大规模、多层次培养路径问题,这就是推出网络教育的必要性。
1.3 高等教育投资与产出的效率问题,使得传统教育在社会效益方面面临压力
国家公办院校的各种津贴补助使得政府对高校有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使得高等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道路上依附政府的指导和关照,但资金短缺或分配不均等问题会让高等教育在开展实践教学与创新训练项目上捉襟见肘,无法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有必要加大信息化教学的力度,使国家教育更加大众化。不论从深度,还是广度,都可以扩充和普及高等教育的适用范围和受益群体。
1.4 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使传统教育无法与社会需求挂钩
教育本身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有其社会属性,更有其社会价值。人们在追求高等教育的道路上无法回避其所能创造的社会效益,不论是具体社会问题的解决,还是社会风气的建立,都使得高等教育的社会回报率问题在风口浪尖上,它同时也是国家竞争力的良好体现。所以强调“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与开展时时学习的施行措施,都有着其深远的实际意义。
2 现阶段存在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2.1 教育理念的改革进展速度缓慢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根植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慢慢地形成一种思维定式,或者说成条件反射,在这样的根深蒂固的环境下,教育理念的变革显得有点薄弱,但却势在必行。
2.2 管理模式僵硬且效率低下
高校的行政管理在学校运行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教学的有力保障和支撑。如果行政管理能高效、灵活地辅助教学活动的进行,会加快高校管理服务职能的转变和强化,有助于智慧校园的建设与管理。同时,应用网络及时地沟通了解实际问题,有效地讨论形成可行性纠偏方案,可以有效地改变传统的育人模式,促进高校管理的现代化。
2.3 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高校培养出来的优秀大学生是要为社会的发展做贡献的,它体现在各行各业不同的领域范畴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切忌出现工厂化批量生产的状况,而且以这种方式培育出的人才也不具有社会竞争力,这会为学生毕业、就业埋下隐患。
2.4 课程体系设置过于规范化,缺乏灵活性
高校在整体课程规划上使用同一频率,没有就不同的专业考虑有关于学科内容的删减和调整,最终导致人才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化,无法适应市场条件下对于不同专业的不同需求,而且这会使得专业没有明显的优势,缺乏特色,没办法个性化地发展下去。
2.5 招收规模与教学质量对比与保障
高校招收规模的扩大可以一定程度地缓解教育公平的问题,但却同时引出了教育投入的问题。高等教育的普及与推广有赖于质和量的结合,更有赖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提升。
3 高等教育改革路径的方向与举措
3.1 教育体制改革
3.1.1 建立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理念
我国高等教育的建设中有综合研究性大学、职业院校、二级独立学院以及民办高校等,并允许盈利的一系列行为加入到高等教育行列中,不仅是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也是为了更好的开展全民教育,加大高等教育普及率,加快全民职业素质的整体提升。
3.1.2 放宽多元办学体制下课程内容、教学方法选择的自主权
提升人才培养层次、促进人才输出类型的多样化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培养出符合社会需用求的应用型人才及复合型人才是高等教育质量走向多元化的重要指标与深层内涵,同时,建立一个多元的适合不同层次学校教学要求的质量评估体系也是未来高等教育规模化发展的主要研究方向。
3.1.3 开启混合制高等教育教学体制,强调在“做中学”
高校与企业合作完成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理念;也可以是以实际问题或项目为出发点,在做的过程中发现无法解决的细节问题再回到理论学习中寻找答案,这样不至于盲目地开始学习,也可以解决学习理论知识无用论所引发的相关问题。
3.1.4 加强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形成高校的图书馆联盟,并采取一卡通的形式应用
具体表现为:跨库检索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期刊查询的有偿服务项目、图书馆内部标准化建设问题的落实,开设电子阅览室,定期更新书库目录。
3.1.5 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建立全国性综合信息共享系统,避免重复建设
信息化教学的适用范围广,也有其区域差异,在建设初期,各地方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建立符合当地发展情况的推广设计,但为长远计,当各地建设模式不统一时,要以国家的层面为考量,适当地修改和调整,以适应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3.1.6 政府与高校联合推广地方文化,使高校成为地方文化中心,发展地方优势产业,树立品牌意识
以社团组织的形式建立增城地区独立学院校际联盟,策划校企的横向联动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能。
3.2 学习方式改革
①开放、弹性的学分学习制度,开展以实践为中心的教育。有市场竞争力的专业设置,使课程更加职业化高等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直接为社会输送各类高层次人才和服务,因此必须与市场保持紧密的联系。可以开设跨学科的选修、主修、辅修课程,可以在大学这个阶段性平台上了解更多的专业及其未来发展的学习内容,这对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也会有相当的帮助;另外,以与企业合办的培训项目或创新项目设计比赛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应用及动手实践能力。
②打造大学电子化学习支持中心,开设远程教育课程并使之模块化。以电子阅览室和网络实验平台为基本的电子化学习中心,可以给学习者提供轻松、有序的学习支撑,系统化地指导会帮助学习者完成预先设定的学习目标,从而增加学习乐趣与成就感。
③创建基于网络的学习社区和反思型学习组织,以便随时随地进行教学讨论。
为了完成全民教育理念的推广与实践,也为了扩大高等教育的承载能力,不能把教育本身局限于学校的范畴,要建立以网络为基础保障手段的学习模式,从而保证大众化教育的顺利推行。
④资源平台的提供方式多样化,内容多层次化。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网盘、知乎、豆瓣、网易云课堂、新浪公开课、百度文库、可汗学院等诸多网络平台可以提供各种专题、分类信息,对自我学习有相当大的帮助。
⑤加强学生学习的反馈手段建设,包括交互与测验功能,保证学生从实践与信息中学习;普及网络学习的认可度,建立以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为基础的资格认证制度,加强教育质量的保障,促进学习的功利化到习惯化转变。
3.3 教学方法改革
①加大科学工业园、就业研究基地与孵化中心建设,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②普及信息化知识的家庭使用率,不能忽视生存环境对于个人观念上的影响;建立专业教育网站,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开设终身教育机构。
③把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把技术作为获取和加工信息、为解决问题而服务的工具;完成课程体系的再设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与课程内容的重新整合。
④创建知识网络平台,包括公共知识服务体系、在线教育活动、虚拟环境、学习评估等功能,完善学科信息资源系统、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使大学成为在职人员可继续学习和深造的场所,建立终身教育进修系统。
4 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理论的建立与实施
远程教育借助计算机网络、卫星网络、通信网络、多媒体技术使教学资源信息化,优质资源共享,延伸了优秀资源的作用范围。如果各地区师生享受同等的教育服务,也可以避免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促进教育质量。
4.1 教育策略的建立
①开展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的培训计划,解决在职人员的学习问题;从学科的角度开发自我专业发展的可能路径,使课程的教学具有自我特色与可推广性。
②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计划帮助高校建立以学生自我学习为中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③开设网络预测未来有发展前景的专业,把握时代脉络,为将来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如:时尚捕手(把收集来的信息告诉捕捉公司,公司经过严密的分析,将研究报告提供给相关企业,企业 据此开发新产品,制定新的市场营销方案);精算师;法务经理;新闻发言人(当企业有新品问世、重大项目引进或突发事件发生时,新闻发言人将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新闻媒体面前,全权代表企业发布消息,回答提问);危机公关人才(具有良好的分析判断能力,反应敏捷,并且善于和媒体打交道,能在短时间内帮助企业渡过形象危机);知识经济主管(具有经济管理经验,能跟踪国内外同行技术发展趋势,为企业发展把握方向)等等。
④开设网络选修课,进行分析技术能力训练。
这种专门从事数据分析的课程有其实际的应用价值,所以可以就如何搜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如何利用分析结果作出决策,降低学校行政管理的运作成本,向学生提供信息与反馈,提升制度与资源的使用效能等方面入手,进行专业的知识讲座;或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讲解以开阔学生的信息化视角,为其信息素养的形成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⑤完善师生用户的信息化需求,充实移动校园的应用平台,加强服务主导型智慧校园的建设与管理;高校开设信息办,建设面向应用泛联接的无线校园网,加强校园的数字化管理,为大学生发展提供战略指导。
⑥倡导跨学科合作,定期安排教师座谈会与学生座谈会,完成信息的采集和反馈,推动校内合作机制,加强师生间的集体创新意识;加大力度发展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在线课程(包括公开课与共享课)模式;模拟幼儿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创新高等教育新模式,增加趣味性教学环节,注重思维训练。
4.2 学习过程的实施
①启动远程教育的资格认证制度,明确学习效果与收益,鼓励加大学习力度和积极性;关注校内实验室与企业项目发展情况,使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②健全教学内容间的相关链接,完成信息的追溯过程。
对与所学内容相关的信息源进行链接,当所学内容不十分明确的前提下可以通过相关链接的学习来加强对所学内容的了解和完善,从而使所学知识明了化、清晰化。建设面向应用泛联接的无线校园网系统,打造面向智慧校园应用的生态圈。
③开设翻转课堂式的选修课,就当下某个热点话题或学科知识点进行小组讨论,提交研究成果与可行性报告;提倡混合学习模式,即在线幕课与面对面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体现知识的普及性与针对性的学习特点。
④开发智能辅导系统,满足不同发展阶段的学习要求并提供特定的学习资源,及时有效地完成课程衔接与学习成果反馈;应用电子教材的方便易找性,加大学习内容的信息量,拓宽思路以提高学习效率。
⑤开展远程视像教育活动,从而达到教育资源共享、不同学校师生可视像交流。
如“视像中国”、“同步课堂”、“千校扶千校”、“校际协作联盟活动”“教育资源下乡活动”等等,促进基础教育公平。
5 高等教育产业化运营模式的表现形式与特征
5.1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使得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开发人力资源,建立开放、多元化的学习氛围,当然也包括多元化的办学模式,在可选择的情况下按照市场需求推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更好地完成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5.2 高等教育的多元化
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建立,有利于推进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最终实现全民教育并使之国际化。
5.3 高等教育的产业化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教育还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面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重视,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高等教育能否产业化等问题也成了人们所关心的焦点。教育的发展必然受市场的影响,并与市场经济相互促进。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无限广阔的教育大市场,并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教育成了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战略性产业——教育服务产业,它的发展必须遵循为社会各类人员和各类部门服务的多层次原则,必须遵循责任、效益、竞争等产业运行规则,必须建立能够保证其可持续发展合理的经济结构。
5.4 高等教育办学投入产出效益化
在教学过程与管理运行过程中,建立合情合理的激励制度,通过诸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或者其他市场化手段对提供优质高等教育服务和产品的供给主体予以奖励。这样可以使教育的过程进入良性循环,以谋求高等教育更稳定、更高效的发展。
5.5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高等教育的国际融合,是指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通过相互交往、相互吸收、相互借鉴、相互作用而形成为一个整体的过程及其结果。加强国际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积极向各国开放国内教育市场,并充分利用国际教育市场,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要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的需要,要培养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当然,在引入外来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高等教育的本土化问题,要使发展中的高等教育适合中国国情,最终完成国外高等教育经验借鉴与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相结合的完美过渡。只有立足本国并面向世界,走向国际化,这种融合才能够健康发展并得以实现。
6 远距离教育的可行性分析研究
6.1 教育资源内容选取上有其广泛性和灵活性
主要包括教育环境、教师与学生、教育过程的信息化,体现在教材的多媒体化、教学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教学活动合作化等形式中,完成以教师、学生、多媒体化的信息源、可虚拟化的教学环境为要素的信息化理论的意义建构。
6.2 教学资源的提供与接收方式有其多样性
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突破传统课程界限,知识的接收终端可有多种选择,现有的VR技术正日趋成熟,采用手机上网学习已成为一种生活新模式。
6.3 教学资源的收益范围有其可控性
开发工作技能模块教育模式,提供有偿服务类别与科目技能;开放课程与在线课程的有偿化发展,建立以适应信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课程体系。
6.4 教学资源的合作主体有其可选择性
可以建立大学-企业联合研究中心,强化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多样化的教育机构合作开发灵活的课程计划与修习时间限制;与“学习软件”供应者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可参与课件推广与实验工作,创办虚拟大学。
7 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7.1 教师成为促进学生思考的课程协调者和内容策划者
在知识的融合与科学发展进程中,组织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体验式学习感受。在此过程中,教师会是终身学习者和知识的创造者。
7.2 教师成为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与工匠精神的倡导者
在学生开展学习的过程中扮演组织者、同行者、合作者的角色,帮助学生便捷、快速获取网络知识,完成知识的更新,完善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开放、互动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有助于师生间的教学相长,开拓教学视野与思维模式,形成知识体系。
7.3 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管理者与导引者
教师的权威意识只有建立在学生的积极参与的基础上,谋求学生人体心灵内化、同化的文化建构过程中,才能真正被学生接受。
7.4 教师成为课程教材的执行者、课程教学的开发者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为学生开拓多媒体教学空间,编制教学软件,以提高网络时代课程教学理论的研究水平。
8 值得研究的题目
①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终身教育发展趋势和学习化社会的发展趋势;
②基于互联网的课程转型与变革、“互联网+教育”评价的转型变革。
教育的信息化与大众化是大势所趋,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从实际需求出发,战略谋划信息化如何支持和服务于大学的可持续战略发展;促进全球知识网络共同体,提高互联网覆盖率,让互联网真真正正地被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发挥科技促进人们思维方式转变、教育模式革新的巨大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温建平,张国锋.信息化背景下对我国高等教育现存问题的再思考[J].教育研究,2012(3):47-52.
[2] 郑旭东.高等教育信息化及其发展趋势——访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主席戴安娜.亚伯林格博士[J].开放教育研究,2014(6):4-9.
[3] 郑锋.高等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16-119.
[4] 高新柱.高等教育发展战略30年研究述评[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5):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