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承气汤穴位贴敷治疗产后便秘临床研究
2018-09-15彭凤
彭 凤
(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妇产科,重庆 401320)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1]。产妇在产后饮食如常,却出现上述症状则称为产后便秘,是妇女产后的一种常见病,正如汉代《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所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流行病学显示[2]:产妇在分娩后1个月内,有40%易发生便秘。发生便秘的高峰期在产后2~3天。可诱发一系列疾病,如腹胀、腹痛、食欲减退、痔疮、肛裂,甚至子宫脱垂等。同时影响产妇心情,导致乳汁分泌过少。笔者用小承气汤穴位贴敷治疗产后便秘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00例,均为我院产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入院分娩产妇100例,排除器质性病变,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年龄19~39岁、平均(29.30±4.21)岁,体重(70.30±6.75)Kg,顺产35例、剖腹产15例。对照组年龄19~39岁、平均(28.72±5.06)岁,体重(72.06±7.91)Kg,顺产38例、剖腹产12例。两组产妇年龄、体重和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3]:①排便次数减少,每周排便小于3次,粪便干燥坚硬;②有便意但自觉排不净;③每次排便费力,难以排出。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1周内未使用过其他通便方法和药物;③愿意接受治疗。
排除标准:①妊娠期糖尿病、妊高症等严重妊娠期并发症。②慢性便秘。③术中大出血。④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便秘。⑤依从性差,不予配合。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小承气汤贴敷。生大黄10g、厚朴10g、枳壳10g,打药机磨成细粉,加少量醋调成糊状。先消毒脐部及周围皮肤,然后将药糊取适量敷在神阙穴,予3M切口敷贴覆盖固定,每次贴敷4~6h,如出现皮肤瘙痒、破溃,应及时撕下,待局部皮肤恢复正常再用。中药贴敷在产后第1天开始进行,连续10天。
对照组用麻仁丸(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32020097)6g,每日早、晚各服1次。
3 疗效标准[4]
治愈:2天以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短期无复发;好转:3天以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欠畅。未愈:症状无改善。
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5 讨 论
产后大便难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血虚津亏,肠燥失润;或脾肺气虚,传导无力;或阳明腑实,肠道阻滞[5]。分娩过程中失血过多,或产后多汗,津液耗损,肠失濡润,无水行舟,则大便难;素体气虚,加之产时用力耗气,脾肺之气益虚,脾气虚则升降无力,肺气虚则肃降失司,大肠传导无力,则致大便难;产后正气耗伤,复伤饮食,食热内结,糟粕壅滞,肠道阻滞,阳明腑实,则大便难。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一方面通过刺激局部穴位起到疏通经络、协调阴阳、调理气血、抵御病邪的作用;另一方面药物可经皮肤直接吸收发挥其药理作用,使药物直达病所[6]。神阙穴位于肚脐正中,为任脉经腧穴,任脉为阴脉之海,与督脉相表里,督脉为阳脉之海,二者皆过脐。脐又为冲脉循行之所,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故冲任督“一源而三歧”, 皆交汇于脐,故脐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加之奇经八脉纵横上下,沟通内外,所以脐与百脉相通,内联五脏六腑。外达四肢百骸。治脐即能调理脏腑。扶正祛邪[7]。小承气汤出自《伤寒论》由大黄、厚朴、枳壳组成,主治阳明腑实轻证。方中大黄性苦寒,归脾胃、大肠经,泻热通便;厚朴性温,归脾胃、大肠经,行气散满;枳实性温,归脾胃、大肠经,破气消痞。诸药合用,可以轻下热结,除满消痞。药理研究证实,小承气汤可兴奋肠管、增加胃肠道推进功能,改善便秘。小承气汤贴敷神阙穴对预防产后便秘的发生及降低产后便秘发生率有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