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感染性黄疸临床观察

2018-09-15孙献丽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8期
关键词:茵陈蓝光黄疸

孙献丽

(河南省清丰县妇幼保健院儿科,河南 濮阳457300)

80%左右新生儿可发生黄疸,其多由胆道发育畸形、溶血、感染等诱发体内胆红素聚积引起[1]。其中感染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主要因素,临床表现精神过度兴奋或嗜睡等,影响患儿发育。黄疸属中医“胎疸”、“胎黄”等范畴,由内热偏盛,脾胃湿热引发,故调达气机、清热祛湿为治疗准则。本研究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新生儿感染性黄疸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6例,均为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感染性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足月儿39例,早产儿4例;体质量2.81~4.02kg,平均(3.51±0.36)kg。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足月儿38例,早产儿5例;体质量2.79~4.03kg,平均(3.48±0.37)kg。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感染性黄疸诊断标准[2],出生后日龄小于28天;经皮胆红素值(TCB)>12.90mg/dL,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出生体质量小于2.5kg,需行换血治疗,中途退出研究。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蓝光及头孢唑林钠[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1283]50mg/kg,溶于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日2次。将患儿裸体放入光疗箱(上海四菱医疗器械厂,EKS-02型),用黑布遮盖生殖器及双眼,波长为425~480nm,时间为16~48h,依据病情选择持续照射或间歇照射。

观察组加用茵陈五味汤辅助治疗。药用茵陈10g,黄芩5g,栀子5g,大黄2g,板蓝根5g。水煎,于配方奶粉或母乳喂养前30min,口服2.5mL,日8次。

两组均治疗5天。

3 观察方法

TCB检测方法:每天早晚以经皮黄疸仪于眉心处检测3次取平均值,注意若患儿TCB短时间内快速升高且超过18mg/dL,须脱落且根据病情更改治疗方法。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2ml,以乳胶免疫比浊法检测;白细胞计数(WBC):以分立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所用试剂及试剂盒均购自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观察治疗前后血清hsCRP、WBC及TCB水平。

4 疗效标准[3]

痊愈:黄疸消退,TCB处于正常范围(<12.90mg/dL)。有效:黄疸显著缓解,仅面部存在轻度黄染,TCB接近正常。无效:黄疸消退不明显,面部、巩膜、躯干等均有黄染,TCB维持高值或呈进行性升高。

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血清hsCRP、WBC及TCB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hsCRP、WBC及TCB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血清hsCRP、WBC及TCB指标比较 (±s)

时间 组别 例WBC(×109/L)hsCRP(mg/dL)TCB(mg/dL)治疗前 观察组 43 14.51±2.06 6.25±2.07 16.46±2.57对照组 43 13.96±2.11 6.18±2.19 16.87±2.61 t 1.223 0.152 0.734 P 0.225 0.879 0.465治疗后 观察组 43 4.09±1.01 2.08±1.03 8.01±1.35对照组 43 7.17±1.18 4.07±1.24 11.36±1.17 t 13.003 8.095 12.297 P 0.000 0.000 0.000

6 讨 论

感染性黄疸为新生儿中病理性黄疸的一种,主要由支原体、细菌、病毒等感染诱发,可造成患儿肝功能异常代谢及红细胞被加速破坏,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临床多采用静脉滴注头孢唑林钠联合蓝光治疗,但蓝光治疗主要作用于浅层皮肤组织,虽能降低TCB,促使皮肤黄疸消退,但不代表血清TCB已恢复正常[4-5]。

张仲景于《景岳全书》中提出“脾色必黄,瘀热以行”。新生儿出生后“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其脏腑娇嫩,脾运不健,形气未充,湿热内蕴,出现肤黄、面黄、目黄等临床特征。茵陈五味汤由茵陈、黄芩、栀子、大黄、板蓝根组成。《药性赋》中指出,茵陈“微寒、苦、辛”,主黄疸、利水,归肝、胆、脾、胃经,能借助清利脾胃湿热,退肝胆之黄。同时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茵陈有保肝利胆双重效用;栀子利胆、护肝,可清利下焦肝胆湿热;黄芩清热泻火[6]。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祛湿、调达气机之功效。

hsCRP可激活补体系统强化吞噬细胞吞噬能力,诱发机体产生炎性反应;WBC于新生儿感染性黄疸发病初期显著上升,超出正常值范围。本研究进一步探讨发现,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sCRP、WBC及TC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茵陈五味汤辅助治疗可纠正患儿机体内环境平衡。

综上可知,茵陈五味汤辅助蓝光及头孢唑林钠治疗感染性黄疸新生儿临床疗效显著,能降低血清hsCRP、WBC及TCB水平。

猜你喜欢

茵陈蓝光黄疸
鲁晓岚:黄疸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利胆退黄夸茵陈
绵茵陈养肝祛湿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
绵茵陈与花茵陈的现代药理对比及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