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2018-09-15朱金荣许卫军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8期
关键词:化饮清肺合剂

朱金荣,许卫军

(1.河南省温县人民医院药剂科,河南 温县 454850;2.河南省温县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温县 454850)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为气管、支气管黏膜以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1],主要临床症状有咳嗽、咳痰、气喘,如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极容易发展成为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52例,均为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6例。对照组男46例,女30例;年龄36~62岁,平均(48.25±0.25)岁;平均病程(6.32±0.32)年。观察组男45例,女31例;年龄35~61岁,平均(48.19±0.31)岁;平均病程(6.21±0.34)年。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②年龄大于18岁;③经中医辨证确诊;④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急性发作期已超过7天,且属于危重症;②由于肿瘤、结核等原因导致的继发性咳嗽喘息;③合并血液、肝肾功能异常;④妊娠哺乳期妇女。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包括给予头孢菌素注射治疗(头孢过敏给予环丙沙星),连续治疗7天,痰多给予复方甘草合剂,每日5mL,连续治疗7天。

观察组加用清肺化饮合剂治疗。药用麻黄200g,苦杏仁200g,石膏200g,金银花200g,鱼腥草200g,法半夏100g,五味子100g,干姜60g,细辛60g,甘草120g。将上述药洗净,浸泡后煎煮3次,分别2h、1.5h、1.5h,混合煎煮液滤过、浓缩、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含乙醇量为60%,后静置取上清液,减压回收后加矫味剂、纯水至1000mL,封瓶灭菌后每瓶10mL,每日服用3次,每次2瓶,连续服用7天。

3 观察指标

两组临床疗效、中医临床证侯、肺功能以及用药安全性。

用SPSS19.0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临床疗效用轶和检验,中医证候评分、肺功能指标用t检验,安全性评价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2]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优:临床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积分比治疗前下降大于70%。良:临床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积分比治疗前下降30%~70%。差:临床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积分比治疗前下降不足30%。

5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比较 (分,±s)

项目 例 咳嗽痰多 喘息气急治疗前 治疗后t P治疗前 治疗后t P观察组 76 8.86±0.65 3.64±0.23 66.000<0.05 7.98±0.55 3.12±0.22 71.524<0.05对照组 76 8.89±0.59 5.89±0.36 37.839<0.05 8.06±0.54 5.52±0.21 38.218<0.05t0.298 45.915 0.905 68.793P>0.05 <0.05 >0.05 <0.05

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情况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情况 (±s)

表3 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情况 (±s)

组别 例 FEV1(L) FEV1/FVC FEV1%(%)观察组 76 2.30±0.24 63.15±5.13 59.41±4.32对照组 76 2.11±0.20 55.74±3.65 48.85±3.65 χ20.298 10.260 16.278P>0.05 <0.05 <0.05

两组安全性评价见表4。

表4 两组安全性评价 例(%)

6 讨 论

慢性支气管炎为临床十分常见呼吸道疾病,临床症状可见咳嗽、咳痰,目前发病原因尚不清楚,普遍认为和有害气体颗粒刺激,病毒细菌感染以及免疫力水平低下等原因密切相关[3]。该病呈缓慢、进行式发展,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会发展成为阻塞性肺气肿等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按病情进展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以及临床缓解期,处于急性发作期时咳、痰、喘症状的明显加重,西医主要治疗措施为控制感染、缓解临床症状。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属中医“咳嗽”、“痰饮”范畴。治疗强调标本兼治,辨证施治以及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根据临床表现可分外寒内饮、痰湿内聚、燥热伤肺、脾肺两虚、肺肾两虚型。中医理论认为久咳病证本身或虚或实,在辨证分型时需要谨慎辨别,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从中医角度看多是由于外感风寒实证导致的肺气壅阻。

清肺化饮合剂中君药为麻黄,取其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性辛温,符合“痰饮者温药和之”的中医治疗思想[4],重在化饮散寒,臣药苦杏仁具有降气止咳平喘的功效,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疗疮的功效,法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功效,佐药石膏配半夏肺胃双清、降逆化痰,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补虚抗炎的功效,细辛具有祛风散寒、温肺化饮的功效[5],五味子具有敛肺生津、滋肾涩精的功效,干姜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的功效,使药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调整水湿内停、伏痰内聚状况,解痉平喘、散寒开窍、燥湿化痰功效显著。

相关研究显示[6],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与脾、肺、肾三者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一旦外邪侵袭,卫气不足导致反复咳嗽,由于病情周期长,脾、肺、肾三脏会出现虚亏,肺为肺腑之华盖,肺虚亏失肃降之功,会表现出显著的咳喘气逆;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导致人体失运化之功,水津不布,全身脏腑营养供应不足,导致病情反复发作;肾主纳气,肾虚呼吸喘促,呼多吸少。三脏虚损,互相影响,导致当外邪入侵时痰、瘀、火病情复杂、缠绵不愈。清肺化饮合剂中麻黄、细辛均有温肺润燥、止咳之功效,针对性调节肺功能;而五味子有补宜功能,调节脾肾脏功能的作用。而君药麻黄治疗外感风寒,肺气壅遏导致喘咳效果尤为显著[7]。苦杏仁性苦寒,微温,入心、肺经,现代药理学研究已经发现,其主要成分苦杏仁苷,在人体内可被肠道微生物水解,可产生微量氢氰酸、苯甲醛,可显著抑制呼吸中枢,镇咳、平喘效果显著,对支气管疾病治疗有重要药理价值。清肺化饮合剂中既有化痰止咳平喘麻黄、杏仁、鱼腥草、半夏,也有清热解表的金银花、细辛,还有补肾敛肺的五味子,对于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治疗既兼顾表证,还调节根本。

综上所述,清肺化饮合剂辅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指标。

猜你喜欢

化饮清肺合剂
清肺排毒汤为什么要配大米汤
石硫合剂熬制与保存
HPLC法同时测定退银合剂中6种成分
基于IL-27探讨益气祛风、宣痹化饮方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冬清肺火用橄榄
射干麻黄汤治疗家畜小叶肺炎19例
HPLC法同时测定二陈合剂中8种成分
从药物关系看经方魅力
清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
宣痹祛风合剂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