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骨伤手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

2018-09-15彭世端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8期
关键词:骨伤钩藤症候

彭世端

(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骨一科 南阳 473000)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常见类型,有数据报道,椎动脉型颈椎病占颈椎病的10%以上;因各种机械性因素、动力性因素等刺激或压迫椎动脉,致血管狭窄,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中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本文旨在探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体筛查法抽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0例,采取数字奇偶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4~65岁,平均(54.82±11.36)岁;病程 1个月 ~24年,平均病程(7.52±1.39)年。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 24~66岁,平均(55.01±11.48)岁;病程 1个月~24年,平均病程(7.86±1.45)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准入标准 两组患者均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2]:有发作性或慢性头痛、眩晕以及颈枕部不适僵硬疼痛等症状,体位和头颈部活动可使症状发作或加剧,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记忆力减退;颈部酸痛不适,颈肌紧张,有结节及条索样改变,以颈部中上段为基准;颈部活动受限,旋颈试验阳性;颈椎X线显示颈椎曲度变直,反张成角,节段性不稳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等;经颅血管多普勒(TCD)检查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纳入标准:有猝倒发作史,颈性眩晕者;治疗1个月内未接受其他治疗者;患者自愿接受治疗方法,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者。(2)排除标准:脊髓型、神经根型、颈型颈椎病者;治疗前1个月接受其他相关治疗者;心、肝、肾等脏器功能衰竭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药物过敏者;中途退出研究者;椎管内占位性病变者;骨关节结核、肿瘤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中药内服治疗,方选温胆汤合天麻钩藤饮:丹参20 g,钩藤10 g,黄芩 10 g,鸡血藤 30 g,葛根 30 g,山栀 10 g,天麻 10 g,当归 10 g,赤芍 10 g,珍珠母 30 g,竹茹 10 g,大枣6 g,牛膝 10 g,川芎 10 g,生姜 6 g,炙甘草 6 g。辨证加减:眩晕加重者加羚羊角15 g;肝火旺者加龙胆草10 g、麦冬6 g、川楝子10 g;肾阴虚者加知母6 g、玄参10 g、麦冬10 g、黄柏6 g。所有药物混合水煎200 ml,分早晚两次服用,1剂/d,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中药内服同对照组。中医骨伤手法:(1)俯卧位,取厚枕垫于胸下,头颈屈曲30°~40°,病变椎体患侧小关节以双手拇指向内下方按压。助手左上臂置于患者下颌,右手置于后枕部,另一助手按压前助手右手并固定,第三位助手缓慢用力向下拉患者患侧下肢,术者待到定点处以瞬间爆发力向下顿拉,待拇指下感到滑动感或有“咔哒”声为宜。(2)仰卧位,托着患者后枕部,牵引1 min。(3)手法穴位放松:按压风池、风府、天柱、肩中俞、天宗、肩外俞等穴位。(4)脊椎调衡手法。坐位,术者用一指禅法于平风府处顺着督脉及膀胱经推至平身柱穴,连续3次;仰卧位,由上到下从缺盆至横突附近使用四指推揉法,推至乳突、横筋膜、肩井。术者用中指指腹力量上抬颈部,自颈根部沿两侧夹脊理筋至后枕部,连续3次。四指交叉,中指略高于患者后颈部,患者头部略脱离床面,颈部倾斜约15°,向顶部牵拉患者头部,每次牵拉8~12次,每次约1 min。患者手法操作,需避开局部皮肤感染、结痂、红肿等部位,力度适中。连续治疗3个月。

1.4 评价指标 (1)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临床控制:患者眩晕、恶心、颈肩痛等症状消失,肢体、颈部功能恢复良好,未影响工作和生活;部分控制:患者眩晕、恶心、颈肩痛等症状减轻,肢体、颈部功能有所改善,存在基本眩晕、头晕症状,能自主生活;未控制:患者各症状未改善或加重[3]。治疗控制率=临床控制率+部分控制率。(2)症候评分。根据患者眩晕、颈肩痛、恶心呕吐、耳鸣症状,各计0~3分。0分:无;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总分12分,分数越高,患者症状越重[4]。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控制效果比较 观察组临床控制28例,部分控制15例,未控制2例,治疗控制率为95.56%(43/45);对照组临床控制11例,部分控制23例,未控制11例,治疗控制率为75.56%(34/4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54,P=0.014)。

2.2 两组患者症候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眩晕、颈肩痛、恶心呕吐、耳鸣评分及总症候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症候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症候评分比较(分,±s)

症候评分 时间 观察组 对照组 t P眩晕颈肩痛恶心呕吐耳鸣总症候评分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2.06±0.41 0.46±0.12 2.01±0.42 0.45±0.11 2.19±0.42 0.39±0.08 2.11±0.43 0.38±0.16 8.37±2.52 1.68±0.42 2.04±0.42 1.08±0.23 2.08±0.45 1.16±0.34 2.10±0.47 1.09±0.37 2.13±0.40 1.11±0.28 8.35±2.38 4.44±1.33 0.229 16.032 0.763 13.328 0.958 12.405 0.228 10.737 0.208 12.289 0.410 0.000 0.224 0.000 0.170 0.000 0.410 0.000 0.418 0.000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因各种因素致椎动脉受压,或颈椎退行性病变等因素对颈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造成相应刺激,或颈椎间盘应力改变、椎动脉扭曲等因素,影响椎动脉供血,致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生。西医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需稳定患者颈椎功能,恢复颈椎正常解剖结构,进而改善椎动脉供血[4]。在中医看来,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脑窍失养、肝肾亏虚为基本病机,痰瘀互结、血流不畅、经络不通为致病因素,因此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时,应活血化瘀、舒筋活络、补肝益肾、助阳补虚[5]。

本研究对患者采取温胆汤合天麻钩藤饮治疗,观察组配以中医骨伤手法,结果治疗控制率95.56%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发现,对患者采取中药温胆汤合天麻钩藤饮治疗同时配合中医骨伤手法,标本兼治,改善机体内在因素时,并配合手法纠正颈椎功能及解剖结构,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温胆汤合天麻钩藤饮基本方中,丹参活血化瘀、理气止痛;钩藤清热平肝,熄风止痉;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鸡血藤补血活血,舒筋通络;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山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天麻平肝息风,祛风止痛;当归补血和血,调经止痛;赤芍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珍珠母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镇惊安神;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牛膝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炙甘草益气滋阴,调和诸药。纵观全方能益气活血、补肾平肝、活血通络,因此,采用温胆汤合天麻钩藤饮,可促进体内气血畅通运行、调整机体脏腑功能,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

中医骨伤手法是通过调整椎体及小关节位置,纠正被扭曲的椎动脉,恢复正常生理曲度;采用脊柱调衡手法,刺激脊柱局部血液循环,调整脊柱稳定性,并作用于椎体穴位,通筋活络,以此改善患者眩晕、颈肩痛、恶心呕吐、耳鸣等症状。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眩晕、颈肩痛、恶心呕吐、耳鸣评分及总症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取中医骨伤手法配合温胆汤合天麻钩藤饮,通过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标本兼顾,能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利于患者眩晕、颈肩痛、恶心呕吐、耳鸣等症状的改善。

综上所述,中医骨伤手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疾病控制效果,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具较高应用价值。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辨证施治,以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骨伤钩藤症候
更正说明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中医适宜技术在骨伤中后期患者社区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及影响
整体护理模式在老年骨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不同产地钩藤的药用成分含量及不同温度烘干的影响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华钩藤研究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中医联合交锁髓内钉治疗骨伤临床疗效分析
定位教育在中医骨伤专业学生培养中的运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