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经汤治疗月经病虚寒证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8-09-15范丽萍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温经汤吴茱萸方剂

范丽萍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曲靖 655000)

月经病是妇科疾病的一种,患者会出现月经失调、月经推迟以及痛经等症状。从中医角度而言,月经病的发生与寒凝血瘀有关[1]。温经汤作为一种理血剂,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本次研究共纳入97例月经病虚寒证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分析2016年1月~2017年8月进入我院的虚寒证月经病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年龄16~29岁,平均年龄(26.67±5.66)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3个月,平均(2.01±0.15)年。观察组49例,年龄17~28岁,平均年龄(25.92±5.28)岁,病程最长4年,最短2个月,平均(1.96±0.21)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纳入标准: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或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2)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血液病、凝血系统疾病患者;②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2];③本身患有严重心、肺、肝、肾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痛经宝颗粒(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每袋装10克,国药准字Z41021972)1袋/次, 2次/d。

观察组采用温经汤治疗,方剂组成:吴茱萸、麦冬(去心)各9g,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去心)、生姜、甘草、半夏各6g。每天1剂,水煎服,阿胶烊冲,分2次口服。嘱咐患者在月经前服药。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愈:患者月经失调、月经推迟、腹部疼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3个月内月经周期正常未复发;有效:患者月经失调、月经推迟、腹部疼痛等临床症状比治疗前有明显好转,连续3个月月经周期未出现临床症状加重情况;无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治疗前后对比无明显改善。总有效=治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70.83%低于观察组总有效率95.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s)

表1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s)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对照组 48 15(31.25) 19(39.58) 14(29.17) 34(70.83)观察组 49 26(53.06) 21(42.86) 2(4.08) 47(95.92)x2 8.379 P<0.05

3 讨 论

该方剂作为妇科调经的常用药,其中的吴茱萸、桂枝联用可起到温经散寒,通利血脉的功效。特别是其中的吴茱萸功具有散寒止痛的功效,而桂枝温通血脉的功效更加显著,两者共为君药[3]。另外方剂中的当归、川芎具有活血祛瘀,养血调经的功效。而丹皮可发挥出辅助各药活血散瘀的功效,还能清血分虚热,共为臣药[4]。阿胶具有养血止血,滋阴润燥的功效。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麦冬养阴清热。三药联合应用可达到养血调肝,滋阴润燥的效果,还可有效抑制吴茱萸、桂枝的温燥特性[5]。整个方剂可实现对患者的温经补养,加上其中运用了大量的温补药以及少量寒凉药,能够确保整个方剂温而不燥,达到温养化瘀的功效。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总有效率70.83%低于观察组总有效率95.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月经病虚寒证患者采用温经汤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明显,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温经汤吴茱萸方剂
江西道地药材技术创新现状分析与启示
——以吴茱萸为例
中医医案方剂多维相似度算法设计与探索
温经汤加味对EM肾虚血瘀证大鼠局部微环境MMP-9、TNF-α、Collagen Ⅰ、Collagen Ⅲ的影响及其意义
温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
温经汤在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概况
《金匮要略》黄芪类方剂探析
柴胡汤类方剂用于肝恶性肿瘤治疗进展
论方剂的配伍环境
大花吴茱萸果实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吴茱萸治慢性前列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