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政策下河西走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构建探析
2018-09-14牛杰
牛杰
摘 要 由于政府的投资力度不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供给链出现了结构性矛盾,不利于提高河西走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的执行效率。基于此,结合国家出台的制度结构政策,遵循农村发展的适应性效率原理,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形式促进政府机制与市场经济机制协同运转,设计出一套系统、完整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制度,旨在为完善河西走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提供借鉴。
关键词 精准扶贫;河西走廊;职业农民;培训体系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5.091
1 我国农村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
目前,解决农村农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是稳农村、兴农业[1]。学习贯彻“十九大”系列讲话内容后,河西走廊提出了乡村振兴城市的三农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职业农民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目前,国家正在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改革战略,切实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导地位和主体作用,以农业发展及农产品加工业为出发点和契机,旨在探索出一条适合河西走廊地区的精准扶贫政策指导下的有的放矢的、有时效性的特色职业农民培育体系。
2 “精准扶贫”政策下存在的困境问题
2.1 河西走廊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全国“精准扶贫”存在落实不到位的问题,需要帮扶的农民过于依赖政府而且责任心不强,一些地区虚假瞒报贫困户的现象很多,导致真正贫困、需要资助的农民得不到政府帮扶[2]。同时,政府资金下放到农村的速度极为缓慢,个别地区的“精准扶贫”资金使用情况没有进行政务公开、公示,导致后期扶贫落实工作得不到周密安排。
2.2 实施“精准扶贫”面临的困境问题
针对河西走廊地区农村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很多务农工作者以老人、留守农村妇女、非农业加工为生的兼业农民为主,农村大批的男性劳动力几乎都进城打工,新生青年多半都是考取大学正在就读或在外打工,留守儿童正在上学。总之,河西走廊农民由传统模式转化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化率过低。目前,河西走廊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农民工作者强度大、前期投入成本高和投资回报收益率低,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也是制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践的主要因素。大多数农民不重视相关培训,导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走过场、轻实效的现象,无法有效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从而也不利于农村转型发展。
3 河西走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构建方案
3.1 落实精准扶贫到位的识别管理机制
有效开展河西走廊精准扶贫识别工作,从基层找准需要帮扶的对象,通过调查基层实践操作,稳定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强调重环节、观实效、入民情。1)采用“精准扶贫”的识别管理机制。当地政府要调研农民及贫困户的经济收入等家庭情况,除发放扶贫基金以外,应采取集中培训的形式,转变现代农民的脱贫创业观念,规范河西走廊新型职业化农民“精准扶贫”政策机制。针对河西走廊新型职业农民的“精准扶贫”量身定制不同标准的“扶贫培育”计划,按照计划执行并监管定期回访,及时发现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帮扶,鼓励农民尽早发家致富。同时,政府应引领农民有计划、有步骤地走上致富的道路,使传统农民成为有创新思想、有素质、有文化和有技能的新四有新型职业农民。
3.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构建的方案
1)制度构建。河西走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点在制度构建,从宏观层面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制度结构应当是开放的,只有具备开放性的制度结构,才意味着具备了灵活、稳定的机制管理;只有把握新型农民培育的新趋势、新形势,才能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2)途径介入。精准扶贫新型农村科技发展,树立示范村进行实验转型改革培育试点,积极把握政府相应的“精准扶贫”政策,构建新型农村职业农民培育模式体系,把广大农村的农民群众培育成业务知识广、农业技术强、文化素质高的新型职业农民。为了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当地政府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扩建农村书屋,创办各类农干校,提高培育科学种植的技术水平、集中对农民进行网络培训,借助新媒体平台不断提升农民的职业素养,促使传统农民朝着文化素质高、职业素养觉悟高的新型职业农民转变。3)构建适应性强的职业农民管理机制,落实职业农民身份认定制度,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管理,加大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扶持力度,组织农民参加农作物成果竞争活动,评选优秀致富标兵,并对致富标兵给予一定的创业奖励及帮扶政策,灵活掌握开放性的管理制度,才能推动农村脱贫致富。
4 结语
完善河西走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总结推广经验,不断提高河西走廊精准扶贫的效率,进而推动河西走廊朝着富裕文明、诚信创新创业、可持续良性营销循环发展的大数据模式进军。通过研究变革农村生产力方式,协调农村农业发展的管理流程,在保障农民权益的同时,能够为今后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探索出一些能够解决河西走廊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好办法、新途径,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 丁红玲,郭晓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框架构建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2):152-157.
[2] 姜家獻.发挥农广校体系优势精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J].农民科技培训,2016(12):15-16.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