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的合理设置

2018-09-14李绍荣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核心素养

李绍荣

【摘 要】聚焦核心素养,找准能力情境切入点,不仅能使学生心智活动达到最佳状态并主动参与教学,而且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并在其中体验领悟思维策略和方法,从而“学会学习”,提升学生的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巧妙地独辟蹊径,富有创意地进行能力情境切入,为培养核心能力的数学课堂注入生命之水,从而灌溉出更美丽的智慧之花。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437(2018)10-0064-02

教学中,选择最佳能力情境切入点,能迅速的让学生内心产生情感共鸣,有效地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兴趣,启动认知,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多元性的思考与探究,从而达到构建能力培养课堂。那么如何来选择最佳能力情境切入点呢?

1 以实际应用情境为切入点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数学知识的呈现方式寓于生活现象,贴近学生的實际经验,紧扣时代脉搏,在现实情景中开始学习数学、体验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这样的能力情境切入点,不仅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赋予数学生活气息,而且还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气氛中想学、乐学、学会、会学,继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中位线”一课时,可设置这样的数学应用能力情境: A、B 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如何测量呢? 你有哪些方法? 学生显然会根据已有的数学知识提出利用全等、勾股定理进行解决。老师指出,依据这一节课,我们还可以利用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学完三角形中位线后,再审视此问题,学生豁然开朗,在新的思路下,又给出了利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解决的方案。

这样的能力情境切入点其巧妙之处就在于不是生硬的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靠拢,而是顺其自然的学以致用。 学生乐于接受,而且打通了生活和数学的屏障,感悟了数学的真谛和魅力,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寓数学应用意识于生活中,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

2 以数学活动情境为切入点

皮亚杰说过“知识来源于动作”。新课程标准中,也把数学教学中的“双基”发展为“四基”,即除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加上基本思想,以及基本活动经验。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机会、创造机会进行动手操作实践。其内涵就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积极主动的探索,建立自己的理解和意义。在自身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掌握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这样的教学切入点把知识的获得、思维的发展与数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知识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使了认识的内化,使知识的理解在“做”中加深,使学数学的兴趣在“做”中得以激发和提高,使数学在“做”中得到了再创造。

例如,学习“菱形”的有关知识时,可设如下操作探究活动:如何利用矩形纸片进行折纸、剪切,既快又准确地剪出一个菱形纸片?你能说明其中的原理吗? 经过学生的探究与操作,学生展示了学习成果并给予了充分的解释。然后,教师再追问:用怎样的剪切方法得到的面积更大? 从而学生再一次进行建模、研究、讨论、交流。这样的操作实践能力情境切入点不仅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引发“静水投石”的辐射效应,而且提升了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了数学素养,构建了素养提升课堂。

3 以知识情境为切入点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对新知识有意义学习起筑基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以知识生长点为切入点进行有效教学。找准知识生长点,犹如小草得到了阳光雨露滋润,它为学生探求新知识建立了根基,并清晰的构建了知识体系,为自主探究、有效教学提供了源泉,从而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例如,教学“勾股定理”时可如下设计: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三边关系,知道了由两边能确定第三边的范围,那么,对于特殊三角形是否具有特殊关系呢? 如何来研究这个问题呢?我们在学习乘法公式时,是以面积法来研究的,这里是否可以也利用面积法进行研究?这样的切入点,能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引导学生找到探求新知识的工具,从而为探求新知识提供了方法。 学生在这种教学氛围下,数学素养能得到显著的提升。

4 以探究活动情境为切入点

数学教学不能拘泥于课堂之中,要把数学探究活动的触角延伸到课堂教学之外,以拓展数学学习的空间。教师要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现状,设计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自主解答或合作交流中,进行数学探究活动,以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后,设计如下的课外学习研究:

如图1,点A、点B 在反比例函数y = kx图象上,作AA' ⊥y 轴,BB' ⊥x 轴,则AB∥A'B'吗?

研究:上述结论与k 值有关吗? 与点A、B在双曲线同一分支还是分在两个分支上有关吗?

应用:如图2,反比例函数y = kx(k > 0),直线l 交双曲线与A、B 两点,交x 轴、y 轴分别于N、M,则AM = BN,S·AOM = S·BON 。

学生经过课后深入的思考研究、交流碰撞,最后给出了让人惊喜的研究思路和多种解题思路:面积法、相似法和解析法等 。 这样的课外探究设计,开辟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新天地,切实有趣、有效、有用。 整个探索过程凸显了思维过程与探究、应用过程的有机融合,不仅在探究过程中内化了所学知识,而且有效地外延了知识,让学生获取了数学思考思维方式,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情境核心素养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