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18-09-14毕欣欣范明丽
毕欣欣 范明丽
摘 要:在幼儿阶段,游戏对于文化的传承有着很大的助推作用。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到教育公平性原则,重点是课程内容选择上的公平性。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儿童,幼儿园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应该更接近儿童的文化和生活。为实现课程改革的文化要求,蒙古族地区的幼儿园课程应该在选择社会主流文化的同时,重视蒙古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不仅保持蒙古族文化的特色,实现蒙古族文化的创新,进而也发展蒙古族幼儿园的特色。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围绕蒙古族儿童民间传统游戏这一主题,讨论蒙古族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文化传承作用。
关键词:蒙古族;民间游戏;幼儿园课程;课程选择;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6-0146-03
引言:民族文化传承之于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蒙古族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它对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蒙古族民间传统游戏中蕴藏着优秀的民族文化。华爱华在《幼儿游戏理论》中指出游戏对于儿童的发展所蕴含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那么,在游戏中儿童的文化继承能力也同样不可估量。但是,目前国内幼儿园中的儿童游戏课程大多跟随主流趋向,缺少民族性、地方性的特色。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内设置的具有民族性的儿童游戏课程非常少见。例如,内蒙古自治区,除呼和浩特市几所少数民族幼儿园内设有蒙古族民间游戏的课程外,其他盟市的少数民族幼儿园,除蒙语授课外,并没有给少数民族文化预留更多的发展空间。并且,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许多蒙古族民间游戏正濒临失传与流散的境况。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蒙古族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园课程资源上的地位。使幼儿园的教育更紧密地与儿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相联系从而更具实效。
一、蒙古族文化及其传承
(一)蒙古族文化概述
蒙古族文化形成于公元13世紀,是草原文化的代表。成吉思汗击败北方蒙古的五个部落;继承、整合了历代草原的民族文化;积极吸收了儒家文化和各类宗教文化的合理成分;摒弃旧俗,创建了蒙古族文字;并通过“因俗而制”,从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中逐渐发展成蒙古族文化。到了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后,推行的是蒙汉分治政策,保留了很多的蒙古旧制,保证蒙古族宗亲勋贵的特权。并且用强制的行政命令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蒙古文,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蒙古族文化,使其没有完全被汉族文化同化。到了清朝,蒙古民族再度回归到祖国大家庭中,但鸦片战争以后,受封建文化腐朽没落的影响严重。因此,在此之后的100年里,在一系列文化变革中,无数草原儿女为蒙古族文化的转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时至今日,蒙古族文化汉化的现象虽然也很普遍,但它的发展是科学的、也是民主的。面对世界强势的文化的冲击和全球化的浪潮,它也能“开放包容”“博采众长”,彰显出多元复合型的特征,表现出不屈的活力。
(二)蒙古族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即社会文化的传继,是文化的“历时性”传播,它强调的是文化从一代人到另一代人的纵向传继,是文化在时间上世代传递的过程,是文化基因的纵向复制。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也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动力。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传承和保护整个人类的共同财富。文化没有主次之分,只有保护文化的多样性,重视地方民族文化的发展,才能让中国文化大放异彩。而教育促使文化传承就是要让公民从小就认识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并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从而更加热爱自己民族的文化,继承和传播自己民族文化。在幼儿阶段,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就是把文化渗透到儿童的游戏中去。让儿童在快乐中对民族传统文化形成初步的认知,迈出文化的传承的第一步。
二、蒙古族民间游戏及其分类
(一)蒙古族民间传统游戏的界定
李素梅老师曾把蒙古族儿童民间游戏的界定为:形成于蒙古族的生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具有于该民族生产生活相适应的独特内容于形式,并在蒙古族儿童中广为流传的最常见、最普遍、最有趣的综合性娱乐活动。传统民间游戏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传统性;二是民间性;三是游艺娱乐性。因此,在本文中,蒙古族民间传统游戏是深受儿童喜爱的,体现蒙古族文化特色的,来源于蒙古族生产生活中的,并且适合学前阶段儿童参与的,传递优秀传统民族精神的娱乐活动。
(二)蒙古族民间传统游戏的分类
根据目前已有的研究材料和文献,我们总结出了几类适合儿童的蒙古族民间游戏,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游戏种类还在不断增多,体现的民间文化也越来越细微。本文根据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我们把蒙古族的民间传统游戏分为:智力类、体育类、文字猜谜类、歌舞表演类、手动模仿生活和野外郊游的游戏。
智力类游戏:蒙古戏棋—吉日格(也叫《鹿棋》。原意是指:“用插入法连接有间隔的东西”,是一种棋类对弈游戏方式的泛称。)、蒙古象棋、帕尔吉游戏(蒙古人称这种棋子为茂日,意为参赛的马匹,可谓蒙古赛马比赛的一个缩影。)、沙嘎拓印(沙嘎又叫噶拉差,就是羊的关节晾干了做的,可当骰子/模块使用完成各种游戏);
体育类包括:“赛马”、玩抓沙、射沙、儿童摔跤、儿童骑马和儿童射箭;
文字猜谜类游戏:猜数、绕口令、谜语和经典民间故事;
歌舞表演类:蒙古族民歌、民谣、儿歌;
手动模仿类:制作蒙古包、装饰蒙古袍、折纸蒙古靴、粘贴小绵羊等;
野外郊游类:参观蒙古包、游草原、挤马奶、喂小羊、参加那达慕大会等。
三、蒙古族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价值与应用
(一)蒙古族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价值
在我国各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现实背景下,全球化趋势和教育多元化发展影响着当今幼儿园课程趋向多元化、自主化、游戏化。因此,幼儿园阶段教育仍以极大的热情关注集体主义和共性的培养是不可取的。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规定了总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实施原则,要求地方政府制定指导意见,而由幼儿园规定自身情况确定自己的课程。这就要求幼儿园既要关注社会普遍发展趋势,又要关注地区与幼儿园本身的生存和发展特色。蒙古族地区的幼儿园课程应该体现地域性和本土性,具有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例如,蒙古族地区的幼儿园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在制定游戏课程的过程中,不仅要设置现在普遍流行的游戏(如凹形积木)内容,也要包括少数民族传统游戏,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园教育的本土特色。蒙古族地区是一个具有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的地方。民间游戏中蕴含了太多的民族文化精髓。它见证了一个民族的成长历史,承载了每一次改革变迁的成果。把蒙古族民间游戏作为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对文化传承具有重大意义。
(二)蒙古族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
根据上文中针对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把蒙古族民间游戏分为智力类、体育类、文字猜谜类、歌舞表演类、手动模仿生活和野外郊游的游戏。从这些游戏类型可以看出,蒙古族民间游戏兼具启蒙益智、强身健体、审美创造、道德培养等作用。这些游戏内嵌着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精髓,蕴含着儿童在游戏过程中需要继承和发展的民族传统文化。
具体而言,蒙古戏棋等开发智力类的游戏,由于稍有難度,比较适合中班和大班儿的幼儿。这一类的游戏可以在区域活动场所进行,也可根据情况适当举行相关竞赛以促进儿童兴趣。体育类的游戏,多适用于户外活动,大中小班都可参与,为保障儿童安全,全程应安排教师指导与协助。蒙古族户外民间游戏不仅能促进儿童大肌肉的训练,使儿童身体发育、强身健体,而且还能够锻炼儿童的勇气。文字猜谜类的游戏,同样可以开发儿童智力。同时,又能促进儿童的语言表达,提高儿童对文字的敏感度。歌舞表演类游戏和手动模仿生活类游戏,可以区域活动内进行,例如设置在表演区和手工区,可以设立专门的课程进行,例如蒙古传统文化的音美课程等。这两种课程不但可以让儿童有对美的认识,同样也可开发儿童智力,提高儿童动手能力。野外郊游的课程,可让儿童在家长和老师的陪同下,去真正的大草原上、蒙古包内亲身体验自己民族的传统生活,了解民族历史,英雄事迹,感受更深入。以上所说的这些游戏课程,彼此都可以建立联系,形成相应的主题课程内容,他们之间传播的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都是相通的。这些课程都体现了蒙古族人民英勇勤劳、无所畏惧、善良淳朴、能歌善舞、诚实果断、热爱亲友、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优秀民族品质。这类游戏课程的开展除了促进儿童的身体成长外,更多的是激发儿童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民族价值观形成,是新一代对民族文化的最有力量的传承。
四、总结
蒙古族民间游戏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拥有自己独特的风貌。它历经数千年的变迁,是民族交融的文化结晶。在以全球化浪潮为趋势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加强蒙古族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渗透。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蒙古族民间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于幼儿园教师的个人情况不同(如性别、民族、教龄、教育观念),他们多是在实践中依靠自身的理论及实践经验慢慢地摸索。每一次尝试,每一次应用,这种课程的整合都会产生不同的问题,得出不同的结论。同时,这种幼儿园课程还没有在少数民族地区内普及,也缺乏外部支援环境的支持。因此,课程的形式和课程实施的方法也是灵活多变,比较难掌握。那么,也就是说,在这种灵活的课程体系内,每一节课程都存在变化,每一次上课的体验,对于幼儿的影响都是多方面的。为了进一步促进蒙古族民间游戏与幼儿园现有课程的融合,我认为,不但教师需要提高对蒙古族文化的了解和对课程的设计能力,而且幼儿园及有关部门应该为幼儿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积极的外部支持环境并提供相应的支持系统。这样才能构建一个科学的课程体系,使得儿童在这样的课程中形成多种认知;养成专属习惯;培养兴趣爱好;收获快乐;收获友谊;了解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李素梅.基于蒙古族儿童民间游戏的幼儿园游戏课程开发[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
〔2〕席静.蒙古族幼儿园课程中的文化选择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3〕张倩.蒙古族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开展的行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4〕梁艳.蒙古族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07.
〔5〕李姗泽.学前教育应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游戏在幼儿园课程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05).
〔6〕朱家雄.我国幼儿园课程方案及课程改革动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7〕杨媚.女真族与蒙古族的汉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比较[J].邯郸学院学报,2010,(06).
〔8〕张继梅.文化自觉与文化传承[J].齐鲁学刊,2013,(04).
〔9〕方杰.试论学前教育课程的改革创新[J].赤峰学院学报,2016,(11).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