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就是要学会生存

2018-09-14孙云晓

妇女 2018年6期
关键词:雨儿围巾约翰

当一大批富裕起来的家庭纷纷送孩子出国留学,小留学生的数量迅速增长成为令人瞩目的现象。应当说,大多数留学生的父母是承受着不同程度的经济压力的,但是,望子成龙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倾其所有顽强坚持。

然而,这些孩子能否适应完全陌生的文化和难以想象的挑战呢?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也可以说是命运之赌。旅德15年的著名女作家程玮的长篇小说《少女的红围巾》,为我们形象地解读了这个高风险难题。

《少女的红围巾》的第一主角是高中未毕业就被父母送来德国的雨儿,这是一个家教严格学业优良而又健康漂亮的女孩子,并且有父亲最亲密的留德学生于阡给予帮助。即使这样,如雨儿所说:“离开了父母才知道,原来自己离开了一座遮挡风雨的大山……现在自己必须一个人面对世界,连一点退路都没有。在想求人帮助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可以信任的朋友是那样的少,脑子是那样的笨,面对这个世界是那样的无能为力。”

雨儿第一次去见德国大学的教授,她开始穿了一件印着凯蒂猫图案的T恤,套上一条膝盖磨得快出窟窿的牛仔。富有经验的于阡告诉她:“你这样的T恤在德国连中学生都不会穿,她们觉得太孩子气。”“你的这身衣服只会给你帮倒忙。”

在于阡的指导下,雨儿换了一件普通的牛仔裤,一件式样简单、质地柔软的白衬衣。于阡还特别提醒她,见了教授一定要大大方方先跟教授握个手,然后看着教授的眼睛说话,不要躲躲闪闪。要有和教授平起平坐的感觉,要平视,不能仰视。

雨儿按于阡之法见教授大获成功,当即免除了半年的语言班学习,直接进入大学的预科。雨儿的成功还有一个插曲,她发现教授养的植物严重缺水,就与教授自然地谈起自己在家负责浇花的经历。教授愉快地说:“一个能注意到身边植物的学生,一定会把语言学得很好。”由此可见,现代观念和生活能力在国际交流中是多么重要。奇迹般过关的雨儿感慨道:“為什么从来没有人教我这些呢?学校不教,家里也不教。这么重要的功课,居然没人想得到。”

我与程玮相识近20年,在我看来,《少女的红围巾》是她所有作品中最严肃的,因为这差不多是一部教育小说。程玮说:“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不管是中国还是哪里,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东西。那就是一种自尊、自强、自立和对爱的追求,这样的东西我觉得可以几百年、几千年以后,都是生活中最最重要的东西。”

说到去德国留学,读者自然想知道中德的文化与教育的差异。显然,仅仅靠掌握现代的礼仪是远远不够的。作者通过约翰娜这个18岁德国女孩的故事,告诉读者德国人是怎么培养孩子的自强自立。约翰娜的家族财富名列德国富豪榜的前10位,约翰娜是父母最宠爱的女儿。然而,一过18岁,约翰娜居然变得无家可归。原来,他们的家族规定:每个孩子年满18岁以后,都要过三年自食其力的日子,然后才允许得到父母的钱。这样的规定在德国非常普遍,已经成为一种社会习俗。比如,所有年满18岁的孩子都要独自出门旅行一次,并且是给的钱尽量地少,走的路尽量地远,在外面的时间尽量地长。

其实,以中国人的智慧怎么能不知道自强自立的重要呢?社会各界纷纷组织各种18岁成人仪式,不就是渴望孩子长大成人吗?可与德国动真格的做法相比,中国的18岁成人教育只是一个仪式。

试想,中国孩子年满18岁以后,有多少人出门艰苦旅行?又有多少父母忍心给孩子的钱尽量的少,让他们走的路尽量的远,在外面的时间尽量的长。更不要说让孩子过三年自食其力的日子,我们太多的父母虽然并不富裕,可早就做好了养育孩子一辈子的计划。否则,为什么中国会有那么多的“啃老族”呢?

当然,尽管人都有惰性,但生长在改革开放时代的青少年并非喜欢被养育一辈子,因为笼中鸟不会有真正的快乐,快乐一定是自由的,而自由一定是自主的。全世界青少年的共同主题是发展,而发展的主旋律必然是自主、自由和成长。严重而紧迫的问题在于改造成人世界,特别是改变溺爱的教育。

在一个信息化的社会里,任何学生都需要学习丰富的知识和掌握高强的能力,但是必须牢牢记住,学生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学会生存。毫无疑问,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第一位的使命也是教给孩子生存的本领。

作者简介: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

猜你喜欢

雨儿围巾约翰
四季的雨
树上开满了花围巾
棉围巾
应该怎么做
窗 前
长长的围巾
妹妹的围巾
新电源
离婚
让孩子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