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与演进

2018-09-14肖贵清

东岳论丛 2018年9期
关键词:话语道路特色

肖贵清,田 桥

(清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0)

在特定社会环境中主体对客体的陈述、看法通过言说的或书写的“文本”呈现出来,这种“文本”就是话语。话语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在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而演变的过程中,折射出社会的发展形态及其变迁。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小康”“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诸多新概念相继提出,衍生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话语群,逐步形成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宏大理论与实践命题的话语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可以视为一种记录符号、解释文本,描绘和凝结成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图像。本文尝试从若干核心概念和命题着手,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重要文献为依据,着重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缘起流变、表述方式、内涵与逻辑。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演进与话语衍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命题从酝酿、提出到概念演进,从话语主题的确立到衍生出“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新的主体概念,这一话语演绎的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建构与延展的缩影。

(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概念的提出与演进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决定中国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伟大转折点。三中全会作出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向经济建设转移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全党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话语,这为改革开放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1979年3月,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提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应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3页。这一崭新话语的提出,是全党解放思想、破除对社会主义教条式理解的结果,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独立自主地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第373页。。正如毛泽东所说,“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毛泽东年谱》(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71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的提出,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方向,又否定了中国改革开放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可能性,树立起了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政治旗帜。

十二大之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概念频繁出现在党的文献、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中,并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迅速普及,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概念,也成为中国共产党描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话语。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等理论观点的相继提出,一个新的理论概念在酝酿中逐步形成轮廓,其称谓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表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十三大还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概念,阐释了“道路”“理论”的内涵,形成了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主题的话语群,初步建构起话语体系表述框架的雏形。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唱衰社会主义的声音甚嚣尘上。中国再次走到了关乎社会主义发展命运的十字路口。在这一历史性时刻,邓小平依靠党和人民的支持,坚定地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与话语经受住了国内外严峻政治形势的考验,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概念的提出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澄清了党内外关于中国改革发展思路的诸多困惑,为党的十四大的召开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南方谈话中的重要改革话语和理论创新在十四大上被确立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略和目标。十四大报告从旗帜、事业、道路等话语视角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命题的内涵进行了全面解读,提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称谓。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使用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更为简明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十五大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在十五大报告中,“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更广泛地使用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法律体系等一系列话语论述。

中共十三大至十六大四次党代会标题的变化体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概念的演进。十三大报告以《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题,十四大和十五大报告的标题使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十六大报告使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更为精炼的表述,并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开拓创新的现代化建设道路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以概念整合为导向,提炼出共同的理论主题,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归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七大报告把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9页。,初步建构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二维表述框架。

邓小平最初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除了道路层面的指向,还包括制度层面的意涵。1987年4月16日,他在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搞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才制定‘一国两制’的政策,才可以允许两种制度存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7、218页。虽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概念在较长时期很少出现在党的政治话语中,但党的历届领导集体始终重视从制度层面来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逐步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作出了系统化的理论概括,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他指出:“经过九十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435页。这一表述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道路、理论、制度”表述框架的形成。

2012年,党的十八大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主体概念的定义和内在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0页。同时,“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一重要理论命题也呈现于十八大报告。“三个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主体概念相呼应,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基本范畴。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话语表述框架的形成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实现历史性变革,在实践发展中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话语创新是认识发展和理论创新的重要表现形式。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和时代性的概念、观点和理论。这些新概念、新话语是记录、描述和阐释当代中国伟大社会变革实践进程的符号载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重要范畴和元素。

在道路话语层面,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科学判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历史方位的认识不断深化。在制度话语层面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概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话语表达,体现了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实际效能的内在要求。在理论话语方面,十九大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概括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的话语演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框架升维的前奏。2016年10月,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与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并列的重要概念,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话语,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框架从“道路、理论、制度”到“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转变。党的十九大报告重申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四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话语象征,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其概念范畴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系列论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形式,构成一个从属垂直的话语序列。“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主体概念统摄、整合次层主题的概念,主体概念及其从属要素之间也具有内在关联。话语表述框架的逻辑结构蕴含了自我演进与完善的内在机理。在主题话语的规范下,随着实践的发展,关于事物的概念及其陈述方式不断更新,从而保持话语体系的开放性、延展性与稳定性。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话语的基本范畴

“道路”作为最早提出和使用的主体概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中处于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重要话语地位。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国防建设等十个方面概括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内容。之后历次党的代表大会都围绕道路主题进行了论述。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范畴作出了明确表述:“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9页。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坚持和拓展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进一步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的话语范畴。

其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目标。党领导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奋斗的战略安排是:在2020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其二,新时代主要矛盾、基本国情、国际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方位和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社会发展阶段上,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国家发展水平来说,我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新的历史方位和依据决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必须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

其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方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治国理政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

其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发展理念。创新发展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协调发展强调推进信息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绿色发展旨在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开放发展旨在拓展对外开放深度与广度、提高对外开放质量与水平,共享发展坚持人民共享改革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导向。五大新发展理念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凝练,指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思路,对实现更高质量和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五,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要求。“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02页。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范畴

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最高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情况下怎样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这个理论主题,勾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话语轮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表述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着重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作出了系列理论解答。科学发展观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理论主题,论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话语范畴涵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改革开放各个发展时期形成的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作为相对独立的理论形态,具有各自的理论话题、理论内涵和理论特性,但都是围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宏大主题而展开的,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这些理论创新成果的整体性称谓。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内在统一性,都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问题,实现了在不同时代条件和具体发展阶段下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种内在统一性还体现在传承和延续共同的价值理念,人民主体地位理念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根主线。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的基本范畴

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制度的恢复重建、创新发展,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主体框架,并不断坚持和完善这套制度体系。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备、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具体制度、法治体系五个层面有机贯通、相互联系,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的基本范畴。

其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54页。,直接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为国家各项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其二,基本政治制度在国家的各项制度中处于关键环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与我国国体和政体相适应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民族团结,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保障。

其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514-515页。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其四,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管理国家事务的各项具体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在国防和军队领域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在国家结构形式上表现为“一国两制”的制度安排。

其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制度基础,“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128页。。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规范、有效运行提供法律支撑。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的基本范畴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这是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1页。这一表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成部分及其话语内涵。

其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根基和底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要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成为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源泉。

其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创造的红色革命文化,集中体现为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富有民族特色的革命精神。革命文化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了党的优良作风、崇高宗旨和精神追求,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优质基因。

其三,党领导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引领,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思想基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文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物质载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当代中国的精神旗帜,成为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属性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富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其话语建构空间体现在党和国家两个层面,话语场域容纳了政界、学界和日常生活领域。这些不同属性话语之间的内在统一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基本特征。

(一)历史逻辑话语、理论逻辑话语与实践逻辑话语的有机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是在我国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内生性演进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随着改革实践的推进而不断深化。在党的政治话语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必须高举的政治旗帜,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些政治话语的核心意涵,集中体现在党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课题的深入理论思考和解答中。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47页。党的十三大作出的这一论断意在阐明,在当代中国,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十七大指出,之所以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正确道路,关键在于“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9页。。这再次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其理论创新和实践模式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新的发展形态。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1页。这一结论是从思想进程与历史进程的辩证统一的视角,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内涵。

社会革命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范畴。习近平提出“伟大社会革命”的概念,以此统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革命实践历程,阐明中国社会发展一以贯之的历史逻辑。习近平在多次讲话中,联系改革开放四十年独立自主的探索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发展历程、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历史进程以及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传承历程,系统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现实基础和发展前景,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历史底蕴、理论逻辑、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

话语与实践紧密关联。话语是从沉淀的历史出发,通过理论凝练达到认识升华,并反过来观照现实,为实践活动及其开展予以批判性的评思、规范性的矫正以及前瞻性的指导。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的表述,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关于中国道路的话语标识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关于理论体系的话语明确了党与国家的指导思想,关于制度的话语阐明了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关于文化的话语明确了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道路话语、理论话语、制度话语与文化话语紧密结合、相得益彰,整合容纳了关于改革发展进程的真实描述,关于社会发展因果联系及其本质规律的理论解说,关于中国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价值判断,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景的设想与规划等话语内容。

(二)政治话语、学术话语与大众话语的有机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是关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制度与法律的表达和阐释,属于政治话语的范畴,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政治话语的提出经过了系统的理论思考与论证,并在形成之后,通过与理论界的交往互动形成对学术话语的引领,同时学术话语的发展又为政治话语提供学理支撑。

政治话语建构在深厚的学理基础之上,并结合民众诉求,才能在话语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的解释力和说服力。邓小平最初提出“小康”概念,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形象表达,是对现代化发展步骤的战略规划。基于总体小康水平,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概念上的一字之别,彰显了党的决胜信念。十八大闭幕后,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这一命题是共产主义理想在初级阶段的当代表达,蕴含了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导向。十九大提出“新时代”,其内在学理支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位的演进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小康”“中国梦”“新时代”等生动的大众话语,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精炼表达,不仅承载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愿景,也寄托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让人民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宏大命题有了切身感受,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古代典籍、古诗谚语、经典名句阐释重要思想观点,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活的当代价值,用富有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语言,或是采用明白晓畅、平实质朴的生活话语,与人民群众交流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向世界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例如,“治大国若烹小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话语蕴含了深刻的政治智慧和统一辩证法。“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打赢脱贫攻坚战”等通俗易懂的话语展现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打铁还需自身硬”“补足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老虎’‘苍蝇’一起打”等话语生动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环节和着力点。“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全面小康一个人都不能少”等话语饱含人民情怀,充分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富于感染力,具有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话语力量。

总之,政治话语、学术话语与大众话语的有机统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鲜明特点,这也是它能够广泛传播,得到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接受和认同的重要原因。

(三)党的政治话语与国家政治话语的有机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兼具党的政治话语与国家政治话语的双重属性。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改革实践经验,善于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话语,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在党领导立法的政治体制下,党的指导思想、纲领路线和制度构想,通过法律程序上升为国家法律规定,实现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的高度统一。以宪法为例,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的建议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定程序提出宪法修正案议案,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最终体现为宪法修正案的法律文本,这一过程实现了党内政治话语向国家政治话语的转型。

1993年宪法修正案第三条在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增加了“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表述,1999年宪法修正案第十二条将这一表述被修改为“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710页。,新的话语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路径。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的定型和广泛运用,2004年宪法修正案用“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话语替代了原有表述。写入宪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国家的政治符号象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话语体系成为一套叙述阐释国家改革开放进程、标识国家发展方向的理论话语。

在理论话语方面,1999年宪法修正案第十二条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宪法,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十八条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宪法,2018年宪法修正案第三十二条把“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进宪法。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指导思想通过宪法确认,成为指引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家指导思想。

在道路话语方面,1993年宪法修正案第三条在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增加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81页。的表述。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十八条增加了“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889页。的表述,2018年宪法修正案第三十二条更新了这一话语,将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写入其中,并把1993年宪法修正案第三条中的“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修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人民日报》,2018年3月12日。。历次宪法修改,不断完善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定位、总体布局、任务目标的法律话语表述。

在制度话语方面,八二宪法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87页。。1993年宪法修正案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法律地位,1999年宪法修正案第十四条把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内容表述增加到宪法第六条中。把党和国家制度载入宪法,为制度的长期存在和发展确立了法律保障。

结 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经历了一个主题不断深化、内涵不断丰富、视域不断拓展、结构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不仅是意识形态的符号象征,更是背书了关于中国历史与当下、实践与理论、制度与文化等宏大叙事的实质性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具有记忆和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功能,为建构国民认同与聚合国家向心力、对外宣传中国形象与发展成就提供了重要载体。

坚定话语自信,向世界传播中国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是在全球竞争中将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的重要方式。话语在本质上反映了主体在权力结构和利益结构中的地位。话语建构源于中国实践和民族复兴进程,同时,话语也影响实践发展,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对国家利益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迫切需要构建相适应的对外话语体系。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话语,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同。进一步增强中国话语的辐射力、公信力和影响力,要继续“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56页。,形成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概念话语和叙述方式,为在全球治理中更好表达中国倡议和理念、阐释中国方案提供强有力的话语支撑。

猜你喜欢

话语道路特色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特色种植促增收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