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传统美学观来看中国画
2018-09-14邓乐平邓盈洲
邓乐平,邓盈洲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景德镇333403)
1 美的含义
美为何物,在不同学派中有不同的解释,在不同国家,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人也对美有不一样的看法。
1.1 西方美学观
西方美学家经过长时间的探讨后将美归结为主客体关系的产物,认为美并不是一种实体性存在。而审美则是对人类自我意识的体验和表达。西方有很多学派,而不同学派则对美有不同的领悟。我们以两种理论作为代表来阐述西方的美学思想。
第一个,是毕达哥拉斯学派,这个学派是最早对美进行探索的学派,他们主张“美在和谐”这一观点。他们对数有着极大的认同感,认为数的原则为一切事物的原则。有度量才有比例,有比例才有秩序。他们深信,唯有维持稳定的秩序才能拥有和谐。
第二个,苏格拉底认为“美善统一”。在这里,“善”并不是指我们中国传统的品德——善,而是指功能。苏格拉底曾与他的弟子亚里斯提普斯进行过一段对话,在这段对话中,苏格拉底以粪筐和金盾进行对比来阐述功能的重要性。他认为美和善是一体的,它们都离不开它们的目的性。
1.2 中国传统美学观
中国传统美学观中包含四个主要的思想精粹,分别为: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和善之美以及和合之美。
中和之美乃是中庸之道。中国人讲究“过犹不及”,在为人处世间崇尚“适度”原则,凡事都讲个度。
协调之美则是讲究和谐,这一点与西方美学观中毕达哥拉斯学派主张的“美在和谐”理念相辉映。和谐也分儒家,道家与佛家。儒家的和谐为“人和”,人和则社会合。道家则认为和谐是与天和谐,是与自然万物的和谐,不破坏生态自然,追求生存自然,随遇而安,天人合一的境界。佛家的和谐为“心和”,他们追求心灵的和谐,使心灵保持平静,不为世俗外物所动摇是他们追求的境界。
和善之美是以礼为先,各类行为举止皆按礼制,以典礼音乐为基础,对人们日常的起居生活和行为举止都加以美化。
和合之美最大的特点为它的“整体性”,与西方的传统美学思维不同,它要求看实物要从整体出发,而不能只看局部。这个观念尤其体现在了中医上面。中医认为,天地与人都是一个整体,人生存在天地之中,就是与天地息息相关,而人身体的每一个部位,每一个器官,也都是互相联系着的,不可分割来看的。正如《周易大传》中强调的“融会贯通”一般,认为只要观察出事物的整体联系就可以通晓事物的整体和事理。和合之美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特点为“兼收并蓄”,正如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观点一样,兼收并蓄意味着将各种文化进行相互的交流,而后以其他文化的长处来促进主流文化的发展。
2 中国三大主流美学思想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2.1 儒家
《论语-八佾》中有这样一句话“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矣’。谓武:‘尽美矣,未尽善矣’。”这句话体现出孔子是以目的性来看事物美与善的观点。他认为美不仅仅是事物的观赏效果,也不是作为娱乐与传递情感的作用,而是作为传递一种思想及伦理道德和主张的一种重要形式。
2.2 道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力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这是老子对“道”下的定义。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是万物的根源,和事物本质的变化规律。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道家的“道”实际是一种无法被触摸,但却实实在在存在的一种艺术精神。道家讲究“美在自然”,清水出芙蓉。
2.3 佛教美学观
石涛 罗汉
佛教起源于印度,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于唐朝时最为兴盛。“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这句话讲的时佛教中人修行时一个“无我”的状态,也是一个追求生命自由,大彻大悟的状态。随着佛教的盛行,佛教美学的空,顿悟也在一定程度影响了中国画的创作。其中,清代八大山人之一的石涛就是一个受佛教美学影响较深的画家。
这幅画为石涛所画的《罗汉》,这幅画,意境空灵,笔法自然,画风如行云流水,善用墨法,枯湿浓淡兼施并用。坐着的罗汉则显得悠然自得,体现出佛教所追求的“空”的美学精神,而佛教美学观的影响也使他的绘画从现实中超脱出来并更具灵性与趣味。(石涛罗汉)
3 中国美学在世界大冲击下该做如何反应
中国的美学是生活中的美学,它不仅在艺术上起指导作用,同时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到一定的教化作用。在这西方批判美学盛行的时代,我们要坚守住自己精神家园,不被阴暗苦闷的思想所左右,而是积极使自身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