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连滨海地区围包散储期货玉米经验浅谈

2018-09-14吴志兵李雪松

现代食品 2018年14期
关键词:粮情粮温粮堆

◎ 吴志兵,李雪松

(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北良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001)

大连市位于北半球的暖温带地区,具有海洋性特点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燥,夏季潮湿多雨,60%~70%的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秋季凉爽,冬季干冷。年平均气温8~11 ℃,极端气温最高37.8 ℃,最低-19.13 ℃。年降水量550~950 mm。其中8月最热,平均气温24 ℃,1月最冷,平均气温-5 ℃,极端最低气温可达-21 ℃左右。平均每年有1~2次热带气旋影响,影响程度随热带气旋路径和强度的不同而异。

1 储存对象

2017年2月-5月完成14.5万t期货玉米集港入库,采取围包散储形式进行储藏保管。玉米产地为吉林。本文以其中一部分玉米为研究对象进行讨论。

2 货位及数量

北良港4号轻钢库房,经过简单改造后围包散储保管玉米,货垛数据,见表1。

表1 北良港4号轻钢库房货垛数据表

3 货垛规格

(1)大垛用麻袋灌包打围子,70 kg/包,规格为1 m×0.65 m×0.17 m,不封口码围子31层,成垛后高度在5.0 m左右,散粮高度5.0 m。具体规格,见表2;货垛简图,如图1所示。

表2 货垛规格表

图1 货垛简图

(2)灌包打围子作业从2017年3月1日起至2017年3月24日止,合计作业24天,作业538车,日均作业量22车1 435 t。合计灌包麻袋77 950条,5 456.5 t。

4 配套仓储设备

围包散储保管方式在行业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北良港尚属首次,为了保证储粮安全,强化粮情问题的处理能力,大垛配备了地上笼通风系统、粮温检测系统、单管通风机、翻粮机等保粮设备,用于开展各项粮情监测和问题处理。配套仓储设备相关数据,见表3。

表3 配套仓储设备相关数据表

5 入库准备

5.1 仓房改造

①维修库房窗户及大门,恢复正常使用,所有窗户具备防雨功能并内部锁定,大门具备防雨功能,可上锁。窗户用不透光材质做窗帘遮光,以降低阳光照射对库房升温的影响。②封堵所有孔洞,大门安装挡鼠板,配备鼠饵站和电子驱鼠器,结合粘鼠板进行鼠害控制。③仓壁开凿通风窗并增加轴流风机,用于粮食通风换气使用。④照明改造,更换防爆灯具。⑤地面平整处理[1]。

5.2 卫生清洁及资材准备

①彻底清理地面、墙角、墙壁卫生,清理积尘,确认无渗漏、破损及返潮,并开窗通风,干燥地面和墙壁。②使用浓度敌敌畏0.2 g/m3溶液对空仓地面及墙壁和门窗缝隙进行消毒处理。③使用磷化铝按帐幕熏蒸标准(SN/T 1442-2004)对打围子麻袋进行熏蒸处理。④点检维护保粮设备,运行状态良好,随时可用。

6 粮食入库

6.1 地面防潮

①地面采用“两布一塑”(两层彩条布夹一层塑料布)做隔潮层。②围子底部使用篷布做隔潮层,可增加与地面的摩擦系数,既可防潮又能避免围子侧移产生安全隐患。

6.2 围墙堆码

大垛麻袋墙底部1-5层采用5条横包做基础,依次收缩到顶层共31层,最上层为两直包,高约5.0 m。

6.3 通风系统

地面铺设地上笼通风系统,一机三道,共计18组。风道长23.0 m,间距5.0 m,相向对称分布,末端相距1 m。

6.4 质量检验

来粮全部使用散粮专用车入库,化验人员单车取样进行品质检验,合计扦取样品538个,每个样品代表批次不超过70 t。大垛的质量检验情况,见表4。

表4 大垛的质量检验表

6.5 粮面平整

入库结束后,平整粮面,粮面高度起伏不超过0.2 m。

6.6 布设测温电缆

使用04D-055F-06MT测温电缆396根,手持检测仪2台。测温点距1.6 m,电缆间距4~5 m,距围子距离不超过0.5 m。GGS-tg测温杆300根,用于补充空白区域使用,即每4根相邻呈正方形的测温电缆的中心点[2]。

7 储粮保管

7.1 粮温检测

每天进行粮温和仓温及外温检测,并比较前后粮温的变化情况,绘制三温曲线图,进行趋势分析。

7.2 粮情检查作业

①每天入仓进行粮情检查,检查内容主要有水湿、霉变、板结、发热、虫情及散落性等。检查方法主要以“一字踏粮法”为主,即多名保管员排成一排,间距不大于1 m,并排向前行进,用脚感知粮面松散度、粮温等情况(夏季多赤脚),对于异常区域按照异常程度使用小红旗、小黄旗、小绿旗等进行标识。对邻近门、窗及垛围附近的粮情问题重点区域重点检查。在夏秋季节日常检查时,配合使用废旧测温探杆制成约1 m的手杖插入粮堆,根据插入时的手感,判断粮情,必要时挖开粮面进行确认。②雨前、雨中、雨后入仓检查,及时排除积水和水湿粮。雨前检查窗户和通气窗,确保完全关闭,大门紧闭且上锁,地势低洼处用沙袋和沙子提前围堵。雨中应两人以上同行进入库房,检查粮面、门窗及地面有无漏雨渗水情况发生,漏雨渗水区应用塑料布承接和用沙袋围堵。雨后及时检查漏雨情况并及时维修,水湿粮及时取出晾晒,地面雨水及时清扫。③对粮情异常区域采取人工翻倒、翻粮机翻倒、单管通风等方法进行降温降湿处理。④从7月份开始,每半月左右进行1次粮面预防性翻倒,减少粮面的湿热聚集。麻袋墙与散粮结合部是重点部位,需要1周翻一次,发现问题立即处理[3]。

7.3 消杀防护

①使用保粮磷按照1∶2 500拌撒于粮面至粮面下0.2 m处。②麻袋墙用喷粉机对孔隙喷洒保粮磷进行防护。③在麻袋墙底边外侧使用保粮磷做0.1 m宽度防虫线,每日检查并及时补充。④从5月末开始每周使用低剂量敌敌畏溶液对麻袋墙、地面、墙壁进行喷洒并密闭12 h进行预防性消杀。8月份开始,隔天喷洒敌敌畏溶液进行预防性消杀作业。敌敌畏消杀时注意点面结合。日常多使用柴油机喷雾器,可以喷洒高度至7 m以上且呈雾状,可以有效对墙壁、麻袋墙和部分屋顶进行消杀,杀虫效果更彻底。对于局部害虫密度较大的区域,可使用手摇式喷雾器进行重点消杀。⑤每月用喷粉机对麻袋墙进行保粮磷防护。使用喷粉机进行保粮磷防护作业,保粮磷粉剂喷洒均匀,基本无死角,可提高防护效果。但使用喷粉机进行作业时,会造成保粮磷粉剂在空间内扩散,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穿防护服、带护目镜和防护面罩、使用长袖橡胶手套,确保作业人员安全[4]。

7.4 熏蒸作业

在粮面上方悬挂含有敌敌畏原液的麻袋片,以敌敌畏药液不能滴到粮面为宜,药液下方粮面用塑料布承接。麻袋墙上悬挂敌敌畏含药液的麻袋片,同时使用8 m×30 m的塑料布对施药区域进行密封。3天后散气,散气时先揭上风向的一角,然后开启门窗及风机散气,待1 h后可以全部回收塑料布,作业人员需佩戴防毒面具和长筒橡胶手套。麻袋墙需逐片熏蒸,确保不留死角。

7.5 通风换气

①当外温外湿低于仓温仓湿时,开启通风窗和轴流风机进行换气,排除仓内湿热。由于堆垛较长,尝试在粮堆中间位置增加4台轴流风机进行“接力”换气,使用效果较好,粮堆表层温度增长缓慢。②合理使用单管风机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局部高热高湿有效处理。经试验,一组间距1.5 m的5台单管风机可在24 h内将粮堆中心处15.4%水分降至14.2%,粮温从29.8 ℃降至25.7 ℃(接近仓温),有效排除粮堆局部湿热。

7.6 质量检查

①每月对粮面进行定点扦样检查水分、霉变等指标,注意各项数据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保粮措施。②每月至少进行1次电动扦样器定点扦样检查,主要检查中下层粮食水分、霉变情况,积累质量数据,分析探讨质量变化的规律,同时筛查虫情。③粮情异常区域在处理过程中随时扦样检查质量变化情况,根据质量变化调整处理措施。

7.7 虫情检查

每半月进行一次筛虫检查,重点检查位置为门窗处、散粮与麻袋结合处、杂质聚集区、粮温异常区等。

7.8 鼠害防治

①库房大门安装挡鼠板,大门上锁管理。②在库房四个角落安装电子驱鼠器,保持工作状态。通过观察发现在驱鼠器20 m半径内,老鼠出现频率较低,说明电子驱鼠器对防鼠有一定效果。③沿仓壁摆放粘鼠板,每天进行检查和更换。④沿仓壁摆放鼠饵站,每半月进行鼠饵检查和补充。⑤定期检查麻袋墙,出现损坏要及时修补。

7.9 隔热处理

在气温回升前,所有通风管内全部塞入棉被,关闭好通风管盖板,减少粮堆内部与外界气温交换,避免粮堆内部因温差过大结露。经粮温对比发现保温隔热效果良好,整个储存期间粮堆底层粮温变化较小,周升幅约0.1 ℃。

8 结果与分析

8.1 粮温变化

8.1.1 粮堆各层平均粮温变化

受滨海条件影响,夜间温湿度相对较小时开启轴流风机通风换气,结合粮面人工翻倒和翻粮机翻倒,已排除粮堆积热,达到减缓粮堆表层粮温快速升高的目的。经检查发现,第四层(S4)距粮面约20 cm,受外温影响明显,尤其是6月以后粮温上涨迅速,平均周升幅约0.8 ℃,最大周升幅达2.5 ℃,使粮堆内温差不断扩大。第三层(S3)在7月份以前周升幅较缓慢,约0.3 ℃,7月份以后,周升幅较迅速,约1.0 ℃,平均周升幅约0.8 ℃。粮堆第二层粮温变化较小,周升幅约0.3 ℃。底层粮温变化不大,周升幅约0.1 ℃。粮堆各层平均粮温曲线周变化,如图2所示(2017年4月28日-2017年9月22日)。

图2 4号库各层平均粮温图

8.1.2 粮堆三温变化

仓内平均粮温随外温和仓温的升高呈缓慢上升趋势,仓温的上升明显滞后于外温的变化,平均粮温、外温和仓温在9月底趋近。粮堆三温曲线周变化,如图3所示(2017年4月28日-2017年9月22日)。

图3 4号库三温曲线图

8.2 粮食质量变化

粮堆储存6个月(2017年3月-9月),水分由14.0%降至13.8%,生霉粒增加0.5%,其余各项变化不大。各项物理检验指标变化不大,数据见表5。

表5 粮食质量变化表

出库时生霉粒增加原因分析:在7月中旬时,大连地区连续降雨或大雾天气,湿度较大,如图4、5所示,致使粮堆表层30~50 cm处温差增大,从而发生内结露现象,虽然及时采取人工翻倒加翻粮机翻倒结合单管风机通风的方式,但因堆垛较大且结露位置较深不易发现,导致局部位置湿热未及时排出,霉菌快速繁殖,粮垛上层水分迅速增加,生霉粒明显增加。

图4 仓库内外湿度变化图

图5 仓库内外温度变化图

8.3 虫情变化

在4月份,即仓内平均粮温随外温和仓温的升高呈缓慢上升趋势之前,进行粮面拌撒保粮磷的防护作业,收到较好效果。在仓内上层粮温、外温和仓温都达到25 ℃时,印度谷蛾和玉米象开始迅速孳生,开始使用敌敌畏消杀结合保粮磷防护作业共同控制虫害发展。使用1∶200浓度的敌敌畏水溶液隔天消杀作业有效抑制储粮害虫孳生,但麻袋空隙内孳生害虫无有效的控制手段。8月末,外界条件适宜,储粮害虫迅速孳生,采用敌敌畏和磷化氢熏蒸可以较好杀灭储粮害虫。

经实际作业检验,敌敌畏消杀作业可以有效控制蛾类孳生,但对蛾类幼虫效果不明显,保粮磷可以有效触杀玉米象等储粮害虫,但对蛾类没有明显效果。因此,保粮磷应和敌敌畏配合使用,这样可以达到较好的抑制储粮害虫孳生的目的。

另外,保粮磷在使用时要在粮堆内拌撒均匀,否则保粮磷较多区域会出现粮堆板结现象。

9 结论

①经常性粮面散落性检查是发现粮情问题的重要手段。②夏季密切关注粮堆及库房的温湿度变化情况,在夜间通风换气是延缓粮堆表层温度上升的重要方式。③对于虫害应以预防为主,早预防,早发现,早灭杀,多种手段相结合,确保虫害不蔓延。在大连滨海条件下,密封一般的仓房采取相应的保粮措施可以安全度夏。

猜你喜欢

粮情粮温粮堆
不同装粮高度和跨度的高大平房仓粮温分布规律研究*
浅圆仓不同通风方式降温效果和耗能对比*
浅圆仓东西面靠墙粮温变化研究*
储料竖向压力对粮仓中小麦粮堆湿热传递的影响
粮库粮情智能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立足赣州粮情实际 确保区域粮食安全
高温高湿区大直径浅圆仓不同风机组负压通风试验
温湿度对稻谷粮堆结露的影响及实仓结露预警
CGSR-GDCSIV型粮情测控系统通过中国粮油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
粮情监测技术的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