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术后导管维护和并发症预防中的干预效果

2018-09-14郑丽萍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贴膜导管消毒

郑丽萍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广泛用于肿瘤患者的化疗治疗中,不仅避免了因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且降低了长期输注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损伤[1]。PICC置管操作简单方便,临床穿刺成功率较高,但日常维护对于护理人员来说非常重要,如护理不当,则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状态和治疗效果[2]。集束化护理是指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临床护理措施对医治较困难的病患进行护理干预,相比于单一护理手法,更能帮助医护人员改善和提高患者的护理结局[3]。本研究对住院期间行PICC术进行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浙江省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行 PICC术治疗的肿瘤患者120例,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并具备化疗和PICC的适应证,排除有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等无法配合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26~75岁,平均(55.1±8.3)岁;置管位置:正中静脉13例,贵要静脉47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2例,高中17例,大专及以上11例。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28~77岁,平均(53.7±9.2)岁;置管位置:正中静脉12例,贵要静脉48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3例,高中14例,大专及其以上13例。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即责任护士按照PICC置管与护理操作规范实施操作,包括护理人员的常规衣帽消毒、手部消毒、患者穿刺部位皮肤消毒、PICC置管物品准备、穿刺长度测量、置管后的定期消毒及定期更换敷料等,责任护士需对患者进行PICC置管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和个人自我护理指导,对患者出现的感染、堵管、过敏等不良反应做出及时处理,并不定期地对患者进行PICC置管情况评估。

1.2.2 集束化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1)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首先成立集束化护理小组,制定集束化护理方案,然后对小组人员进行具体的集束化护理相关知识培训,经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2)严格执行置管规范流程:经超声结果评估后选择最佳置管血管,置管血管直径需≥2倍导管直径。控制送管速度在1 cm/s,遇到阻力时可给予血管按摩或0.9%氯化钠注射液注射扩容以减少阻力后再行送管,切忌反复抽送或强行送管。(3)严格无菌操作:护理人员操作前要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穿刺用具和护理用品要保证无菌性,所用棉签、棉球及碘伏等均为现开现用。(4)制定完善的导管维护标准并执行:每周至少更换1次导管贴膜,更换时由上至下去掉贴膜,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范围>10 cm×10 cm,消毒后无张力贴膜,行C或U型固定,保证贴膜密闭性,并在贴膜上写明维护人和维护日期;每天常规消毒导管连接处,每周至少更换1次正压接头;每天定期观察导管通畅度,以脉冲式正压冲管和封管,严禁暴力冲管;每次维护导管时需观察并记录导管刻度,以判断导管是否移位;已脱出导管,严禁人为移入体内;不定时观察患者穿刺点有无渗液、渗血、红肿等过敏表现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给予及时对症处理。(5)健康教育:嘱咐患者置管侧躯干和手臂避免大幅度用力动作,睡觉时避免压迫置管侧肢体,宜穿着宽松易脱换衣物,指导患者每天至少进行2次握拳活动,告知患者如出现贴膜松动、潮湿,穿刺部位红肿、渗血及瘙痒等情况时,均需及时告知护士并进行处理。(6)心理干预:护理人员要多观察患者情绪变化,询问患者感受,要保持态度亲切、言语温和,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意外拔管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KPS评分用于评价肿瘤患者的健康状况,内容包括患者能否正常活动、病情及生活自理程度等,满分为100分,10分为一个等级,分值越低,表明健康状况越差。采用自拟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问卷调查采取不记名方式,满分60分,≥50分为非常满意,40≤分值<50为比较满意,20≤分值<40为一般满意,<20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应用SSP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KP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8,P>0.05);干预后,两组KP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t=6.819、3.431,均P<0.05),观察组KP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t=2.552,P < 0.05),见表 1。

2.2 两组意外拔管率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因意外情况发生提前拔管2例(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例(1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904,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7%(7/60),低于对照组的26.7%(16/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357,P < 0.05),见表 2。

2.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1.7%(55/60),高于对照组的76.7%(46/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5.065,P< 0.05),见表 3。

3 讨论

PICC是临床上较常用的静脉给药途径,可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也可避免药物外渗对皮肤的刺激,同时还能减少反复静脉穿刺对静脉造成的损害和带给患者的疼痛感[4]。PICC目前广泛用于需化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尽管其具有较多优势,但日常护理至关重要,护理不当可能引发静脉血栓、静脉炎、渗血、过敏及感染等并发症,不但影响化疗的持续性,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亦可构成威胁[5];因此,需加强对该类患者PICC置管期间的护理工作。

集束化护理是在循证基础指导下的综合化护理模式,能够更好的规范护理操作,提高患者的护理结局并改善护患关系[6]。唐红兰等[7]发现,集束化护理在PICC带管患者的维护中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明显降低血行感染率及血栓等的发生率。刘秀丽[8]发现,集束化护理能够明显降低PICC置管肿瘤化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本研究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较护理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KPS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意外拔管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能够显著增强肿瘤患者PICC术后的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意外拔管率,并且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表1 两组患者KPS评分的比较 分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例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例

猜你喜欢

贴膜导管消毒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消毒攻略大派送
消毒,大头有话说
某贴膜机设计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贴膜暴利:批发2元零售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