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热成像评估原发性骨质疏松腰背疼痛的应用研究*
2018-09-14赵雪圆杜学忠张小青
赵雪圆,杜学忠,张小青,吴 思,杨 光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天津 300193)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疼痛往往是患者就诊的首要原因[1]。骨质疏松所导致的慢性腰背疼痛的改善程度也作为多种治疗性药物临床疗效性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2]。腰背疼痛约占骨质疏松症状的70%~80%,其表现多为钝痛、无固定压痛点、并向脊柱两侧扩散[3]。骨质疏松所致慢性疼痛则表现为于疼痛初期由静至动过程中出现腰背疼痛,后逐渐发展至持续性疼痛,疼痛常在久坐、久立等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时加剧,有时可伴有四肢放射性痛和麻木感[4]。
疼痛为患者的自觉症状,往往依赖于患者主观描述,故国际、国内均通常选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5-6]。为了进一步描述这种慢性疼痛,也有研究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7]、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8]和 ROLANDMORRIS残疾问卷(RDQ)[9]来评价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影响。
医学数字红外热成像技术90年代后开始逐渐应用于医学基础和临床。经技术处理,将人体的温度场以伪色彩热成像图形式显示。同时,应用专用软件,对温差进行分析,并表现为图像形式,通过计算机分析技术,对体表热场对应的组织器官从热值、热态、热源定位方面进行分析和估测,再结合临床来判断病灶部位、疾病性质和病变程度。
本研究采用医学红外热成像技术对原发骨质疏松腰背疼痛患者进行图像采集,以寻找其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骨质疏松症和骨矿盐疾病分册》[10]。
1.2 纳入标准 符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西医诊断标准;年龄大于50岁;以腰背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无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无精神类疾病;近1周未曾用过非甾体抗炎药物,并且未用其他方式治疗;自愿参与并已签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不符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西医诊断标准;年龄小于50岁者;近期发生脆性骨折,骨折尚未愈合者或椎体压缩骨折后对脊髓及周围神经根造成压迫而致疼痛者;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精神病患者;长期需要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造成的继发性骨质疏松患者;正参加或1个月内参加了其他临床试验的患者;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1.4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2015年10月—2017年1月期间,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就诊的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患者。本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将80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脱落1例,故为39例。组间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组间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groups(
表1 一般资料组间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groups(
?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治以钙尔奇D,每日1片;罗盖全,每日1片;福善美,每周1片。[钙尔奇D(惠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50029,每片600 mg)。罗盖全(上海罗氏制药,国药准字H20091084,每粒25μg)。福善美(默沙东公司生产,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30241,每片70 mg)。]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患者腰背疼痛分布区域相应节段夹脊穴进行针刺治疗。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2.2.1 VAS评分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2周及治疗第4周出组时进行评分。
2.2.2 压痛指数测定 采用天津明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中医研究院生产的压痛仪A830L型,由数字电压表与信号调理模块组成。
测量方法:测量前检查电池是否安装,各个零部件是否坏损,量程调整归零。患者俯卧位,试验人员检查患者腰部感觉最疼痛的点,并作标记。患者一手持锁定键,试验人员一手佩戴压力传感器,用之由轻到重缓缓按压痛点,至引发此处明显疼痛为止,嘱患者按下锁定键,记录此时压痛指数。分别于治疗前、2周、4周时对患者腰背部疼痛进行测评。
2.2.3 医学红外热成像技术图像采集 DH2010型短焦距非制冷远红外热成像仪(重庆宝通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具有测量规则区域和不规则区域最大温度、最小温度及平均温度的功能。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记录患者疼痛区域的温度均值及治疗前后变化值(△T=治疗4周后T-治疗前T)。
测量方法:室温20~24℃,湿度50%~60%,受检者入室后静息15~30 min,期间脱去衣物、饰品,受检部位皮肤保持清洁,检查当天不可贴敷膏药或进行拔罐及其他理疗。检查时,受检者背对扫描头,充分暴露颈部至臀沟处,要求每幅图相位于视窗中部,聚焦清楚。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组间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VAS评分比较 组内比较:观察组各时间点间总体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2周后、4周后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各时间点间总体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2周后、4周后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2周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4周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 2 VAS 评分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VAS scores分
表 2 VAS 评分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VAS score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 2 周后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
3.2 热图温度均值比较 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热图温度均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热图温度均值变化值,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热图温度均值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mean temperature of thermal map℃
表3 热图温度均值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mean temperature of thermal map℃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
3.3 压痛指数比较 组内比较:观察组各时间点间总体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2周后、4周后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各时间点间总体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2周后、4周后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2周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4周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见表4。
表4 压痛指数比较(Tab.4 Comparison of pressure pain index(
表4 压痛指数比较(Tab.4 Comparison of pressure pain index(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 2 周后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
4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引起老年人腰背疼痛最常见的疾病[10]。据资料统计,骨质疏松患者中67%为局限性腰背疼痛,9%为腰背痛伴四肢放射痛,10%腰背痛伴带状痛,4%腰背痛伴麻木感,10%不仅腰背痛,而且伴有四肢麻木和屈伸腰背时出现肋间神经痛和无力感[11]。
引起骨质疏松慢性腰背疼痛的原因除了骨骼方面原因,更多涉及软组织因素。由于椎体高度不同程度下降,使得椎体的承重结构向后柱转移,小关节负荷增大,关节囊周围软组织受到损伤,虽然关节囊、韧带缓冲能力较弱,但却起到较强的维持脊柱稳定性的作用[12]。相对来说,骨质疏松中的慢性背痛往往是由于中轴骨不能满足肌肉、关节、肌腱对其的匹配需要从而引发症状。而1个或多个椎体高度的降低进一步导致了棘突间的痛性接触(“Baastrup 综合征”或“kissing spine”)[13]。
4.1 夹脊穴针刺治疗骨质疏松慢性腰背疼痛的有效性分析 在临床实践观察中发现,骨质疏松患者腰背疼痛虽描述广泛,但查体所示其压痛部位均集中于胸腰椎棘上、棘间及椎旁5~10 mm处,而此部位也恰恰为夹脊穴的循行区域。而《素问·痹论》阐述认为脏腑疾患均可通过五输穴在体表有所反映,治疗从压痛论,以痛处局部取穴,即“各随其过”之意。
根据现代医学神经节段分布的理论,针刺疗法最常用于治疗局部或临近部位由神经节段所支配器官的各种病症。针刺的镇痛效应包括局部镇痛及全身性镇痛两方面。在同一神经节段水平,针刺只需使穴位的A类纤维产生兴奋就能产生明显的镇痛效应。而针刺镇痛的广泛性则在于针刺使机体的抗痛系统得以激活。在疼痛的局部或相近神经节段水平所布穴位施以针刺治疗,以低强度的平补平泻手法或电针即能发挥较好的镇痛和治疗效果,研究显示这种效应可在脊髓(或延髓相应部位)水平完成,其传递针刺信号的上行通路位于脊髓腹外侧束[13]。当采用“近节段取穴”时,脊髓的整合机制主要参与镇痛作用,从理论上讲,近节段的针刺效应只需将较粗的传入纤维激活即可产生节段性抑制疼痛的作用[14]。
4.2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原发性骨质疏松腰背疼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正常人体的温度分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对称性。脊柱骨关节疼痛疾病的热成像研究资料显示,当脊柱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处于正常状态时,热成像表现为沿机体后正中线脊柱投影区正常的热态序列分布,即热态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相交融合,呈条状、渐进、均匀、对称分布,不应出现热态“截断”或热倍增不连续的现象,并同时沿其解剖结构的缝隙向四周均匀扩散分布,无局限性异常高热态区或低热态区。而当出现脊柱某节段的椎体移位、椎体周围肌肉、韧带紧张痉挛等情况时,在脊柱红外热成像检测时于其投影区即会出现偏离上述描述的异常热态分布表现。
本试验研究显示,于患者腰背部疼痛区域,其痛点基本分布于脊椎棘突旁开2 cm以内,但其椎体节段分布无规律性。而热成像热图于疼痛区域呈现偏离行的异常热态分布,由此说明,热成像检查可直观体现骨质疏松患者腰背疼痛的部位。
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可能在统计结果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倚;同时,红外热图测量区域没有依据压痛指数进行更细化的划分,并与压痛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上述问题将在进一步研究中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