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种木兰科植物在海南中部地区早期生长比较研究

2018-09-14孔焱焱史佑海林作武杨众养

现代园艺 2018年17期
关键词:木莲植物园生长量

孔焱焱,史佑海,林作武,杨众养,林 玲

(1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海南海口570229;2海南省农业学校;3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木兰园是营建木兰科植物的专类园,既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功能,同时兼具保护木兰科珍惜濒危物种和对外提供旅游观光、科研科普的功能[1]。海南省枫木实验林场共引种木兰科植物7属42种,是海南省木兰科植物资源引种收集最丰富的单位。初步建立了岛内唯一的木兰科植物专类园。乳源木莲(Manglietia yuyuanensis)、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亮叶木莲(Manglietia lucida)等9种木兰科植物均具有较高的材用价值和观赏价值,部分为珍稀濒危植物。研究其在海南的适应性,为海南省木兰科植物的引种栽培提供依据,同时为海南省枫木实验林场木兰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种植地自然概况 海南省枫木实验林场,位于海南中部的屯昌县枫木镇,地处东经109°56′17″~109°59′15″,北纬19°11′39″~19°15′52″,区内年平均气温24℃,最低月份1月,平均气温19.4℃;最高月份6月,平均气温29.2℃。区内极端最高气温为39.1℃、极端最低气温为3.9℃。年平均相对湿度94%。年蒸发量为1794.4 mm。

1.2 试验材料 供试苗木全部来自广西防护林场引种,在海南省枫木实验林场1号苗圃放置5个月,一层遮阳网处理,经过炼苗期后,于2015年8月栽培到海南省枫木实验林场树木园,按照60cm×60cm×60cm挖坑,2m×2m的行距,成行栽植。具体棵数等信息见表1。定植时施足基肥,以后定期施肥,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定植时在旁插上木棍并用绳子轻轻系好,做到不伤害植物的干茎叶。并进行定株定期的生长量生长适应性观测。

表19 种木兰科植物引种概况

2 结果与分析

定植后1个月,记录株高、地径、病虫害情况等,每3个月观测1次生长状况,2年后统计成活率、株高年平均生长量、地径年平均生长量。

2.1 树种成活率比较 各树种成活率比较结果(见图1)表明,9种树种间差异极显著。其中,观光木和馨香玉兰分别引种4棵和6棵,引种的全部成活,成活率100%;其次是亮叶木莲和单性木兰,分别引种6棵和7棵,均有1棵死亡,成活率均达到80%以上;亮叶木莲引种6棵,成活4棵,成活率66.7%;香子含笑和山玉兰分别引种6棵和5棵,均仅有2棵成活,成活率不足50%;乳源木莲引种5棵,仅有1棵成活;华盖木引种7棵,仅有1棵成活。9种木兰科在海南的适应性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差异。

2.2 不同树种树高生长比较 各树种的树高年生长量的比较结果(见图2)表明,不同树种树高年生长量之间也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亮叶木莲的树高2年生长量最高,达160cm,远高于其他树种,其次是单性木莲和香子含笑,生长量在90~100cm之间,观光木和馨香玉兰相对较低,生长量在20~40cm之间,乳源木莲和华盖木的2年生长量均为10cm,生长情况较差,山玉兰基本未出现任何生长量,且在原来的树高上有50cm的枯枝。即在树高上没有任何生长量。

图1 成活率

图2 树高年平均生长量

2.3 不同树种地径生长比较 地径是指树木距离地面5cm的树干直径,是反映树木生长量的重要指标[2]。各树种地径年生长量的结果(见图3)表明,不同树种地径年生长量之间也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亮叶木莲的地径生长量最高为11.65mm,其次是香子含笑为9.8mm,此2种木兰科植物的地径生长量相对较高,均在10mm左右,单性木莲2年地径平均生长量为5.05mm,观光木2年地径平均生长量为3.68mm,馨香玉兰2年地径平均生长量为2.47mm,乳源木莲和山玉兰2年地径平均生长量较相近,均为1.44mm,华盖木地径生长量最少,还不及1mm。

2.4 不同树种径高比比较 各树种径高比结果(见图4)表明,径高比越大,说明树种在生长上比较偏向横向生长,径高比越小,说明树种在生长上比较偏向纵向生长。分析9种木兰科植物的平均径高比,发现木兰科植物在这方面的生长量较为一致,除乳源木莲表现较大的径高比和除山玉兰无法统计之外,其余7种植物的径高比均在4%~12%之间,这反映了木兰科植物的生长特性。

图3 地径年平均增长量

图4 径高比

2.5 生长适应性评价 根据9种木兰科植物的生长特性,制定相关评价体系,从而综合评价这9种木兰科植物在海南生长的适应性。具体评价标准见表2。分别统计9种木兰科植物的各项得分,相加得到总和,总分数在3~6分评价为Ⅴ,即在海南的生长出现严重的不适应性。总分数在6~9分评价为Ⅳ,即在海南的生长出现较严重的不适应性。这2种评价的植物不适合在海南继续引种种植。总分数在9~12评价为Ⅲ,即在海南生长一般。总分数在12~15分评价为Ⅱ,即在海南的生长较适应。总分数在15~18分评级为Ⅰ,即在海南的生长非常好,既有较好的成活率,又有较好的速生性。

表2 评价标准

对照各树种的生长状况和评价体系,对9种木兰科植物进行赋值打分,统计总分数并按照分数进行生长适应性评价等级,见表3。

根据评价结果显示,评价为Ⅰ的有2种植物,分别为亮叶木莲和单性木莲,两者均有较好的生长量和成活率,在海南的引种试验中表现出了较高的适应性。香子含笑评价为Ⅱ,其成活率较低影响了整体评价,但在生长上出现了较高的适应性,本次引种栽培数量较少,在成活率上未必能够完全反映植物的成活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观光木、亮叶含笑、馨香玉兰评价为Ⅲ,这三种植物的成活率均较高,但在生长上出现了严重滞缓,即这3种植物能在海南较好的存活,但生长量却比较少;乳源木莲、华盖木、山玉兰评价为Ⅴ,在海南的引种栽培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应性,成活率较低且生长量较小,初步判断这3种植物可能不适合在海南引种栽培。

表3 评价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不同木兰科树种在海南的适应性出现较大差异,这一方面与苗木原产地和海南的地理气候差异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植物本身的适应性有关[3]。如一些植物的适应性比较广,如耐高温,或者抗胁迫能力比较强。另一方面也与管护有关[4]。9种木兰科植物在海南省枫木实验林场的生长状况总体表现不佳,可能与管理粗放有关。对比9种木兰科植物在全国其他植物园(华南植物园、仙湖植物园、南京中山植物园、武汉植物园)的生长状况。发现山玉兰在不同的植物园生长速度和长势均不相同,在华南植物园生长速度较慢,但长势较好,在仙湖植物园生长速度和长势均一般,但在武汉植物园不仅生长速度慢,而且长势也较差。即在不同植物园表现出不同的生长特性。馨香玉兰仅在南京中山植物园生长较慢,且冬季需要保护,在其他4个植物园均表现良好的生长速度和生长势。乳源木莲在4个植物园生长势一般或良好,但生长速度不尽相同,在华南植物园和武汉植物园生长速度较快,在仙湖植物园和南京中山植物园生长较慢或者中等。相反观光木、华盖木、亮叶含笑、亮叶木莲在华南植物园、武汉植物园、仙湖植物园等均表现出良好的生长速度和长势。说明这4种植物在迁地栽培时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本次实验结果可以为木兰科植物在海南的引种栽培性状提供参考,对海南省枫木实验林场建立木兰园提供树种上的选择。

猜你喜欢

木莲植物园生长量
植物园的“虎”明星
华南广州 国家植物园揭牌
贵州乡土木莲属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前景
湘北绿桐I号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分析
北大河林业局森林生长量、枯损量调查与分析
大暑傍晚的中山植物园
木莲·冻
木莲冻
宜春区域南方红豆杉生境及其生长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