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资本结构及成本分析
——新经济学角度阐释

2018-09-14

商业会计 2018年12期
关键词:边际效用资本

(1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经管学院 四川成都 611731 2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四川成都 611130 3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225)

一、高校资本结构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几轮的体制改革,已经从最开始的只是依赖于政府财政支持的形式,过渡成为目前的具有多元化特点的筹资形式。高校资本结构不仅指投资者投入的长短期债务与权益资本二者间的比例,也具体涵盖了高校多途径构成的教育资源和长短期资金之间的构成比例,包括债务资本、权益资本等。其中权益资本主要来源于五个方面:(1)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3)社会捐款、集资办学经费。(4)事业收入。主要包括学费、杂费和其他事业费收入。(5)其他收入。社会服务收入和合作服务收入。高校债务资本优化一般包括高等院校资产证券化、发行高校教育债券、通过校际互借的形式和获取国际支援等几种形式。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高校资本结构多元化研究

Long和Michael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并引入了澳大利亚的实例,分析与探讨了其政府部门对高校进行资助的具体办法,详细介绍了政府资助学生学费的问题、促进校企合作以及通过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等方式提高高校收益等。王善迈(1996)认为,从教育经费的角度来说,其非财政性供给的意义越来越大,因此,应该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巫梅琳(2018)着重探讨了高等教育筹资渠道的多元化,分析了教育储蓄、助学贷款、教育银行等问题,另外也阐述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融资问题。王晓蓓(2001)指出应该通过建设捐款、债券等相关筹资途径优化高校资产结构,促进校企合作,拓展科研项目规模,创立科技园等,与此同时,还应该鼓励高校建立成熟的筹集教育资金制度。

(二)高校资本成本研究

在西方国家,部分高校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实行了成本核算,并向全面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教育成本的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从之前的单纯考虑教育经费支出,到涵盖教育成本要素价值,又到了后来的教育资源机会价值。最早的相关分析是把教育支出看作是教育成本,举例来说,学者Vaizey(1958)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并于上世纪初叶到中叶将这种理论应用于英国教育成本分析的过程中。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学者舒尔茨(1960,1963)展开了更加深入的探讨,他在分析学校教育成本问题的过程中,将其定义总结为教育活动之中消耗的要素的价值。认为教育的所有要素,可以具体分成两个方面:其一,提供教育服务需要付出的成本;其二,学生接受教育花费时间的机会成本。其中,第一个部分又可以具体分为:教师、相关管理人员的服务费用,保持学校有序运行的要素成本,如住宿、食堂等费用;第二个部分则具体指的是学生由于接受教育而放弃的收入。学者Levin(1983,1995)等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相关分析,认为受教育机会成本比较贴合教育成本的概念,应该通过在其他最优应用条件下的价值进行衡量。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高校学费政策出现了较大的变革。一些学者展开了大量的分析与研究,引入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原理,分析了我国教育成本分担以及成本补偿的相关问题,比如陈良焜(1993,1996)、陈晓宇(1998)等。他们深入分析了即时付费学生家长分担成本的模式与学生助学贷款等模式,针对年龄结构、家庭收入水平、私人收益率等问题展开了广泛探讨,形成了具有一定指导价值的理论。

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来看,总结来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务必提高对于高校经费的投入力度;其二,向着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其三,务必科学匹配高校资源,合理经营。但鲜有对高校负债经营的成本、风险性问题和高校资本收益的效用最大化等方面的研究,本文从提高高校资本使用效益进行相关的探讨。

三、高校资本成本核算研究

围绕资本成本问题,莫迪格莱尼与米勒(1958)指出,在一定条件下,从企业所有者的角度来说,资本成本属于一种债权利率,企业应该在某点进行集中投资,在这个固定的点上有形资产边际收益应该与市场利率相同;从企业进行理性决策的角度来说,利润与市场价值的最大化二者应该是等价的。高校资本结构涵盖权益与债务资本二者的比例,因此,优化资本结构,就要调节上述二者的比例,以保证高校最优产出。本文研究高校资本成本主要是针对负债融资方式的资本成本。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多通过负债融资的形式进行筹资,以负债融资优化传统资本结构,进而缓解资金缺口现象,本文用资产负债率和边际收益率来说明高校融资成本的核算与比较。

(一)确定合理资产负债率的借款成本计量

我们充分研究了早期资本结构原理中关于净收益的理论,发现从企业的资本结构来说,债权资本所占比重越高,企业税后利润越高,因此,企业具有越大的价值。该理论认为负债可以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负债程度越高,企业的价值就越大。当债务成本低于权益成本、企业的负债比率达到100%时,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MM资本结构理论认为,在不考虑企业所得税且企业经营风险保持不变、仅有资本结构变化的条件下,资本结构与其自身的市场价值不相关。也就是说,企业资本总成本与总价值没有产生任何变化,换句话说,企业价值和企业负债情况没有相关关系,最优化的资本结构不存在。从我国目前的客观情况来看,高校教育产业存在很大的特殊性,从一方面来说,教育属于准社会公共产品;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产业化的本质即为科学应用资源,追逐利益最大化。如此说来,高校资本结构应该充分考虑净收益与MM资本结构两种理论。也就是说在高校的经营过程中,负债在其资产中应该占有较大比重,但不可全部为负债,过高的财务风险会提高综合成本率。高校通过高负债产生的财务杠杆收益会在很大程度上随着股权资本成本率的增加而降低。

我们怎样得出科学、合理的资产负债率呢?下面参考公司实例展开分析。设净资产收益率(ROE)为r,资产净利率(ROA)为 R,资产利润率 R′,借款利息率为 i,资产负债率β。

根据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由公式3可以看出,影响企业净资产收益率(r)的因素主要有三个:资产利润率(R′)、资产负债率(β)、借款利息率(i)。

下面我们进一步探讨上述公式中的资产净利率模型:(1)当R′>i时,也就是说资产利润率大于高于债务利息率的条件下,随着β的提升,r有所增加(详见图A)。(2)当R′<i时,即资产利润率(R′)随着 i、β 的提高,r有所降低(详见图 B)。

图A

图B

由上面分析可知,当R′>i时,可以将杠杆效应用到最高,净资产收益率也能达到最高;当R′<i时,只有当β小于β0时,借款才有利。因此,我们可以各个时期的银行中长期(5年以上)贷款利率为准,根据高校的资产利润率来核算出适合的负债率,以确定适度的投资风险和控制借款资本成本。

(二)边际效益分析下的教育成本计量

我们充分研究了经济应用数学的推导结果,总结出要想获得较优的结果,需要满足下述条件:当边际资本成本与投资报酬率相等时,通过优化资产结构可以实现该目标。高校在调整负债总额、优化资本结构时对在校生适度规模将产生影响,因此高校在调整负债比例优化高校资本结构的过程中,应该结合规模经济效益问题,减轻财务风险。根据高校长短期平均成本分析:(1)从长期看,由于高校随着规模的扩张而带来的负债和资源配置的扩张,与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不同,高校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一条上升的直线。(2)从短期看,随着高校规模的拓展,固定成本保持恒定,之前的资源配置比例变化不明显,高校短期的平均成本则可呈现下降的趋势,所以,短期内实行的扩招形成的生均费用、规模效应与在校生规模相关,随着其增大而降低。长期中平均成本的上升和短期中平均成本降低的这种矛盾关系,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负债比例,优化高校资本结构,将在校生规模控制在适度规模上,将生均成本控制在合理水平上。基数效用论认为边际效用与总效用间存在如下关系:MU=ΔTU/ΔQ=dTU/dQ,MU 表示边际效用,TU表示总效用,Q表示高校教育总资本变量,在研究整个高等教育资本配置时,它可以宏观表示所有高校资本总量,在研究微观主体高校时,它可以表示某一所高校的资本总量。假定学校有i个办学条件,qi为配置在第i种办学条件(要素)中的教育资本量,则有Q=∑qi,产生的总效用为 TUi(qi)。

1.教育资本配置总效用先增后减,当边际效用递减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而后降低。从数学模型我们可以看出,在一阶偏导数为零的条件下,TU(q)具有极值点,与此同时,二阶导数小于0,那么具有最大值。也就是说,在教育资本投入高校后,发生边际效用为0的情况下,就说明通过扩大资本,已经不能进一步提高边际效用,同时,总效用的提高也较为缓慢,说明此时该校总效用已经达到最大。在资本不足的条件下,通过追加资本,产生正的边际效用,然而将其配置于不同的办学条件,形成的边际效用是具有差异性的,因此,应该选择产生最大边际效应的部门,进而实现总效用最大。

2.当资本总量一定时,最后一个单位资本配置在各要素中边际效用均衡时的总效用最大,即边际效用均衡。在高校的各办学条件中,当最后一个单位的资本配置给每一办学要素所产生的边际效用相等时,该校实现总效用最大,公式为:

公式4中TUi(qi)代表的是最后一个单位货币配置于条件i形成的效用,λ是常数。配置在第i种办学条件中的资本量为qi,产生的效用为TUi。可将总效用写成各办学条件配置效用的总和,即:

设高校资本总量为常数C,且有:

通过公式5和6构造拉格朗日函数求解:

maxTU(Q)=TU(q1,q2,…,qi)s.t.g(qi)=∑qi-c=0

L=TU(q1,q2,…,qi)+λg(qi)=TU1(q1)+TU2(q2)+…+TUi(qi)+λ(q1+q2+…+qi-c)

分别对q1、q2…qi,λ求偏导数,取条件极值解得:

dTU1/dq1=dTU2/dq2=…dTUi/dqi

因此说明在高校诸多办学条件中,在最后的一个单位资本配置为所有办学条件带来相同边际效用的情况下,该校达到最大总效用。从以上的资本配置效用最大化边际分析中,从高校资本配置中的效用理论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教育资本配置具有最大效用。唯有优化资本配置,才可以达到最大资本效用。通常来说,办学条件资本是否科学配置是增加资本使用效益与效率的先决条件,因此,资本配置的边际效用是否科学,边际效用值为多少都会产生较大影响,我们应该致力于把资本配置于具有最大边际效应的办学条件上,进而达到高校资本配置的最大效用。

四、高校资本结构和资本成本优化的途径和意义

依据西方资本结构原理的观点,最优资本结构是确实存在的。在最优资本结构下,企业能够通过实现最低的成本,实现最高的价值。对于高校而言,实现其最大化产出即是最优资本结构。从高校的角度而言,引入资本结构的理论具有诸多现实意义,能够节省成本、吸引民间资本、减轻学校培养费用、加强高校的风险意识,降低高校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并有利于促进高校教育资本的多元化。要提高我国资本收益率优化资本结构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合理债务资本结构

高校债务资本优化有资产证券化、发行高等院校以及教育债券、校际互借和获取国际支援几种形式。但是,就我国而言,我们应该以减小债务资本成本、多种途径进行筹资、优化债务期限结构等方式实行资本优化,其中债务重组、委托贷款等措施更具有可操作性。

1.债务重组形式。在高校难以按期偿还银行贷款时,银行可以与高校建立起有效的协商,商业银行本身做一些让步,降低高校债务压力,帮助其脱离困境。具体包括:(1)期限重组。高校可以提出将全部或者是部分到期贷款进行延期的申请,降低当前还款负担,通过重组实现长期、中期、短期三者之间的期限均衡安排,达到最优信贷期限组合,进而减小资金成本,降低债务风险。(2)利率重组。通过在地方商业银行和四大国有银行之间的多选择性,合理降低借款商业利率。

2.委托贷款形式。具体指资金拥有者并未直接将资金贷给需要资金的借款人,而是将这部分资金储存到银行,并认定贷款对象,通过银行展开实际操作。委托贷款的利率通常介于银行存款利率与商业银行借款利率之间。通过这种形式,能够充分根据高校自身资金的客观情况进行贷款,无需承担多余资金量的利息成本,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高校债务资本中的利息费用。

3.项目融资形式。针对应用期限较长、投入规模较大、高风险的项目,比如:购买高科技仪器、基础建设等,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展开。现在高校建设一般多采用BOT和TOT两种项目融资模式。其优势就是高校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一次性巨额的资金转换成为长时间的投资,如此一来,高校本身就不用由此而承担债务,可以租赁公寓、教室等方式,降低高校资金压力。

(二)优化权益资本结构

通过优化债务资本不能完全达到消除高校债务的目的,一般只能作为权宜之计,还应该优化权益资本结构。从我国目前的客观情况来看,高校优化权益资本的措施和途径主要有:

1.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提倡捐赠。我国目前面向教育进行捐赠的社会各基层税收鼓励形式共有下面几种:(1)对应捐款部分的税款,全部免除,也就是说个体或是单位面向教育进行捐款,所捐的金额是多少,就能够在其应该缴纳的所得税中扣掉多少。(2)应纳税所得额相应的捐款全部扣免除,也就是说个体或是企业等面向教育进行捐款,所捐赠的金额是多少,就能够在应该缴纳的所得税之中扣掉多少,因此,得出的税收优惠金额就是捐款金额和税率的乘积。(3)税款对应的捐款比例扣除,具体指的是个体或者企业面向教育进行捐款,我们可以依据特定的比例扣除税款。综上所述,从本质上而言,通过税收激励政策提倡捐款,还是由国家承担高等教育经费,其不同点在于这些社会资源被直接投入到高等教育之中,而不是以税收的方式转化成财政收入,再由财政部门进行拨款,支持高等教育。我国实行的是第二种方法,在2007年,我国进一步完善了企业所得税法,再一次统一了企业捐赠以及所得税扣除的相关规定。强调指出:在企业出现公益性捐赠支出的情况下,在年度利润12%的部分,可以在缴纳所得税的过程中进行免除。面向教育事业展开的捐赠同样受限于这个免除比例的规定。允许扣除的比例并不高,通常来说,对于一个理性的企业而言,在实行捐赠的过程中,会把捐赠额控制到年度利润的12%之内的部分,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捐赠的多少。因此,目前通过税收的形式实行的激励,建议应该将补偿率设置在接近捐赠后的以及未捐赠时二者利润一致的点,如此一来,可以保证企业利润不会降低,甚至可能会有所提升,同时还能够提高企业捐赠的热情,提高企业的信誉度与影响力,使企业和个人更乐于向教育行业捐赠。

2.增加高校销售和服务收入。(1)积极拓展高校的教育功能。积极展开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为企业提供培训人才的服务,同时也可以为其带来相关的咨询服务,为高校创收。(2)重视与推广高校应用性研究,进一步提升销售收入。我国目前的客观情况是,高校的科研投资与科研能力都获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然而,从应用的角度来说,还存在诸多不足,并未实现将其转换成为生产力。(3)全面推进校企合作,拓展合作项目。从美国的实际来看,其校企合作的模式大多在二者自愿的条件下展开合作研究以及建立科研重心、科技园等。在我国,主要是高等院校主动寻求合作,将其自身的技术应用于企业之中,充分吸收企业的资金优势,进而达到双赢。(4)盘活高校目前的资产存量。高校具有诸多固定资产,具体包括图书馆、设备设施、体育馆等,然而这部分资产实际的应用效率并不是很高。从高校的角度来说,应该积极利用目前的存量资产,提高学校收入,增加占用资金效益。

总之,资本是有成本的,资本成本越低则高校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越高,为了降低高校资本成本,从高校的角度来说,可以从优化学校资产布局、增加生师比、增加公共经费应用效率等方式减轻其自身投资的平均成本。高校实现最大效益的途径很多,通过优化高校资产结构获取边际收益是有效渠道之一。

猜你喜欢

边际效用资本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锐词宝典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用观察
学会坚持,学会放弃,理性行动
博弈论在环境问题中的应用
民营书业的资本盛夏
中国影视资本“拥抱”海外
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的边际环境污染效应
网络电台陆续获资本青睐盈利模式未知
自由小议(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