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九川:把事情做到极致是一种什么境界?

2018-09-14马付才

民主与法制 2018年34期
关键词:律师

本社实习记者 马付才

有人说,如果你想了解律师,最好去了解刑辩律师,因为只有刑辩律师才是真正的律师。更因为,刑事案件是所有案件中的皇冠,而刑辩律师保障的是当事人的生命和自由。还有人说,如果你想了解刑辩律师,最好先去了解京都律师事务所。这家成立于1995年的律师事务所,在全国刑事诉讼领域居于领先地位。

对于一名律师特别是刑辩律师来说,出庭辩护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2018年8月17日,标志着京都律师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创新之举的京都刑事律师独立出庭资格经过筛选和考核,授予了十位律师。被誉为该所主任田文昌“入室弟子”的王九川,正是其中一位。

田文昌的“入室弟子”

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后来又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在职研究生的王九川,像许多法科学子一样,顺理成章地走进体制内。工作三年后,王九川却毅然决然,丢掉铁饭碗,放弃在教育界的仕途。1995年春,在京都所成立后两个月,揣着实习证的王九川走进“中国刑辩律师第一人”田文昌的办公室,从此,他与刑事辩护结下不解之缘。

田文昌告诉王九川:我要像带研究生那样带你,能到什么程度,也要看自己的悟性。田文昌言传身教,王九川潜心钻研。他高度的投入和工作效率赢得了客户的好口碑。

1995年冬,结束实习刚刚拿到正式执业证的王九川,被田文昌派到东北去办理一起故意杀人案。那是非常偏远的山区,王九川到达那里,距离开庭只有两周的时间了,他在阅卷、会见之后,认为有必要进行调查取证,便主动让被告人亲属带他找几位证人。王九川至今仍清楚地记着在深山矿区工作的那个证人,当事人开着一辆老式吉普车在寒冷而又陡峭满是积雪的山路上爬行,最终找到了这个证人。后来被告人亲属坦承,走这段山路太危险,自己都很害怕,但是,当时一心只为案件取证的王九川却没有感到一丝的害怕,他的心里只有责任。

因为距离开庭的时间太近,而取证工作又不顺利,王九川索性蹲在这里准备开庭方案。由于没带换洗衣服,一件衬衫被他穿了近两个星期。田文昌赶过来了解情况后,决定让他担负起第一轮辩护的责任——询问、质证、发表辩护意见。年轻的王九川在法庭上表现得沉稳而机智,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这个案子的被告人被以故意伤害(防卫过当)判处有期徒刑,当事人家属表示这个案件没有遗憾。

王九川的表现得到了田文昌的赞许,此后田文昌有意把一些疑难案件交给他,让他经受更多的磨炼,对他寄予更大的期望。为此,田文昌至今把他视为“入室弟子”。

王九川说自己是幸运的,从业的开始就遇到了一流的老师,站在了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在几年的时间里,他参与或独立办理了一些有影响的大案要案,成长为这个行业的后起之秀。经过多年的磨炼和积累之后,他逐渐被更多的人所认可,成为知名的刑辩律师。当然,这其中也有不少的坎坷。

大力开展巡回审判,深入乡村、山寨就地办案,让法官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降低群众诉讼成本,减少群众诉累,让乡村群众切实享受到便捷高效优质的诉讼服务……

王九川处理了许多疑难、有影响的案件,比如:山西关建军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郑州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国和挪用公款案,哈尔滨亿万富豪王文襄故意杀人案,广西玛雅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非法经营案,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肖时庆受贿、内幕交易案等等,无罪、撤诉、不起诉、重罪改轻罪的案件他更是能列出一个更长的名单。王九川说:“很多案件办完就过去了,和京都所的很多同事一样,心思主要在做事上。这个也要改进。”

绵里藏针的辩护人

不少人以为,辩护律师都是锋芒毕露,都要慷慨激昂。但是,京都所倡导的辩护风格却是“平和、主动、充分”,王九川赞同这种风格。他认为,辩护的风格因人而异,但作为辩护律师一定要牢记:“你的主要说服对象是法官、检察官,要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要做有效沟通,辩护不是为博取当事人一时的好感,是为维护他们的根本合法权益。”

王九川的辩护风格正是这样一种状态:理性而不失激情。

有一次,他为涉嫌单位犯罪的某公司辩护,涉案的被告人(员工)及其律师都把矛头对准公司及王九川。在开庭过程中,王九川既要应对公诉人,还要应对来辩方的变相攻击,通过发问和质证,他逐渐平息了被告人的怨气,引导各方向焦点问题靠拢,最终使大家回到最重要的问题上。

还有在一起涉及数万人传销的非法经营案的开庭中,旁听群众认为法庭审理不公正,纷纷大喊“退庭”表示抗议,王九川立即要求休庭,主动和法官进行沟通,分析刚才发生误解和对抗的原因,建议法官调整问话的方式,法官采纳了他的建议,此后的法庭审理恢复正常。“当然,我在法庭上也有过激烈的争辩。”王九川回忆说,“争辩下法官不得不宣布休庭,那次庭审火药味很浓,后来有一份非常关键的证据,公诉人不同意让被告人辨认真伪,发表质证意见,这是原则问题,不能让步,我当时的嗓门也很大。”

风格是表面的,扎实的基础工作才是律师的职责所在。对于每一起案件,无论大小,王九川都会认真投入,在会见、调查取证、研读案卷、查阅资料等基础工作上,他都不辞辛苦,直到自己认为心中有数。无论是法庭调查中的发问、质证,还是辩论阶段的几轮交锋,他都精心准备,设计应对方案。一篇辩护词,经常被他反复修改、推敲,力求说理透彻。他也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助手,随他办案的助手都认为能学到实实在在的东西。

总结自己的不足,王九川认为,他还要和同事一道细化辩护专业分工,因为自己有一些公司法的基础,所以近几年还应着重在涉及公司领域犯罪方面进行研究,同时还要继续加强刑法理论学习。

刑辩业务规范化的推动者

在办案之余,王九川的很多精力还花在这几个方面:行业建设、业务研究、教学及有关社会活动上。

王九川是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专业委员会的首任秘书长,他曾参与委员会的创立,如今这个委员会是全国律师协会人数最多、最为活跃的专业委员会,在业内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他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兼职导师,并以民主党派的身份参与一些国内外的法律事务活动。在一次中外人权对话活动中,他发挥自己的专长,临场表现出色,得到国家外事、司法部门的表扬。

在这些活动中,王九川最为重视的是对律师业务规范化的研究,尤其是刑事专业的规范化建设。多年的辩护实践,使他认识到,目前国内的刑事辩护律师队伍人数在迅速扩大,但辩护水准参差不齐,执业风格差异很大,让很多当事人感到困惑,辩护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急需大家一起努力。

一方面,在各地办案时,他注意观察、总结不同的辩护风格,经常与同行交流心得。另一方面,他也积极倡导和参与推动刑事业务规范化工作,从国家法官学院的示范法庭到各大法学院的模拟法庭,从律师业务培训到与司法界的交流活动,他都在探索这几个问题:专业辩护、规范辩护和有效辩护。他认为,这次京都所独立出庭资格的设立,是专业化、规范化的一个重要探索。

这些年,沿着这一研究思路,王九川先后参与几个课题的研究,参加多本专著的写作。2015年,他出版了自己的刑事辩护专著——《中国大律师辩护词精选·王九川专辑》。他的老师田文昌律师认为,这本书体现出律师“说理”的风格,在刑事辩护风格上“引领了一种正确的方向”。目前,王九川正在总结心得,构思刑事辩护操作规范和风格探索方面的写作计划。

博、专兼顾的刑辩专家

人的一生中能成为优雅的人太难了,海明威说:勇气就是优雅地面对压力。一个人如果在压力面前做到优雅,这本身就说明他能把困境作为常态。王九川认为,刑辩律师要培育自己的气质,要提升自己的格局,应该不断反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养。

王九川说,父母给了他当时条件下最好的教育。王九川的父母是大学教师,从小受家庭的熏陶和父母的引导,王九川成了图书馆的常客,中学时代他的作文就经常成为范文,至今他发表的部分杂文、散文还经常被转载。父亲还为他请来书法家,学习书法篆刻,如今法律界的一些重要书画摄影比赛中,都会看到王九川的作品。他自称是个“文艺中年”,在工作之余,甚至还制作导演了律师界最早的一部微电影(《同窗律师》)。

上大学后至今,除了专业以外,他广泛涉猎哲学、历史、社会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知识,接触多个领域的良师益友,从未停止过学习。

在法律专业领域,他也是如此,虽然多年从事商事、职务犯罪辩护和刑事合规审查,但也认真学习公司法、知识产权法等相关业务,在钻研诉讼业务的同时,也不忘研究非诉讼业务。

王九川认为:“律师处理的都是繁杂的事务,学的要广博些,接触的面要宽一些,斤斤于专业范畴,局限于技术问题,人会变得僵化。”“法律不同于工程技术,它蕴涵着丰富的社会元素,在甘于法律技术操作者眼中,只有知识和经验,不需要文化和思想,只要客户,不要社会。优秀的律师要有超越法律专业的大格局。”

京都律师事务所授予十位独立出庭资格律师活动的当天,王九川仍然在外地出庭的路上,遗憾没能参加授予活动。事后,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儒雅而沉稳地说:我们这一代律师没有田文昌老师那样的传奇,但我们要学习他们的使命感,要努力做出自己的特色。

无论是生活中的王九川,还是刑辩路上的王九川,都喜欢把事情做到极致。

猜你喜欢

律师
《全国律师咨询日》
《全国律师咨询日》
“新婚姻法”说道多 听听律师怎么说
浅谈值班律师监督制度
7名外企农民工遇欠薪难题律师驰援10天解困
多措并举健全机制 推动律师调解工作不断深入
“建设律师队伍”:1950年代的律师重塑
我遇到的最好律师
调音
華明勝律师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