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探究实验于复习课提升中考化学复习效益

2018-09-13陈秀雪

考试周刊 2018年66期
关键词:情景创设实验探究互动

摘 要:化学是初三毕业班新开设的课程,要解决学生从新授课学习到中考复习的快速适应问题,让学生学会协调考点选择多与复习进度急的矛盾,必须探求有效的复习方式,以提高中考复习效益。鉴于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将实验探究融入复习教学中,可以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本文以将探究实验融入二氧化碳的性质复习对这种复习教学策略的优势展开分析。

关键词:复习效益;实验探究;情景创设;回归课本;互动

初三化学要在一学年内完成上下两册课程内容的学习,学时紧,需要识记和理解的知识点繁多,且在新课程理念下,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提高,考查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一线教学老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有限的复习课中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构建有效的复习课堂,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通过调查,发现中考前对化学知识的传统复习主要是整理归纳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练习巩固。这种方法虽然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课本知识,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和不足,如容易导致教师干预过多,忽略学生感受,不能及时反馈和消化,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等缺陷,故不利于学生复习成效的提升。以探究实验为导向的复习策略优势多,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发现它不仅能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更有利于复习效率的提高。本文以将探究实验融入二氧化碳的性质复习来谈谈这种复习教学策略的优势。

一、 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复习效果

曾经有位学者做过这样一个比喻:让我们吃下15克的食盐,无论如何我们都难以完成,但是如果把15克的食盐放入一碗鲜美的鸡汤中,我们就会在享用美食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将这15克食盐吸收了。情境对于知识来说,就像汤中的食盐,食盐需要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想要被理解、消化和吸收也需要恰当的情境来衬托。中考复习时间紧,大多数教师很少、甚至是没有考虑到复习课是否生动有趣,是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是一味地将书中知识“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这就导致教师在上面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下面却昏昏欲睡。显然这样的课堂是枯燥无味的,学生的配合度很低,复习效果也很差。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教材中的实验资源,抓住教材中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实验,剖析、整合、设计,创设实验探究情境,学生置身于实验探究中,在教师引导下,积极思考,主动学习,这样复习效率就会显著提高。

例如,在复习二氧化碳性质时,我们并没有用常规知识梳理的复习方法进行,而是以下面探究实验为载体(如图1),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展开。首先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对①②③④四朵棉花的变色情况和木条的熄灭情况等实验现象进行猜测,并说出理由,接著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自己的猜测进行对比,并在小组内讨论现象差异的原因,最后归纳出CO2的性质,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我们只需给予适当的补充和引导。初中生对实验情有独钟,所以利用实验探究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带领学生自发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关系融洽,真正提高复习效率。

二、 回归课本,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中考复习中,我们很多老师很容易忽略教材,以教学参考资料为主。教师如此,更遑论学生。忽略教材的后果是,学生在中考中基础分失分严重。然而在历年中考试卷分值分布中,基础分所占比例很大,要想得高分,就必须要求学生将课本吃透,熟练掌握考纲中的每一个知识点,构建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体系。当然,回归课本并不是“炒剩饭”式的重复课本的知识,而是要求能对课本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和串联,以求达到质的飞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化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上以演示实验或活动探究的形式出现。在复习中,回归课本实验并以其为导向,创设新的探究实验,不仅可以唤醒学生记忆,使枯燥的复习生动化,更能让学生轻松、高效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体系,复习掌握的知识更加牢固、深刻。

例如,图1就是以课本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为导向进行归纳整合而创设出的探究实验,实验中的“T”形管的设计是代替教材中的倾倒实验(下图2),通过燃着的木条在下管口先熄灭、上管口后熄灭的现象可归纳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①②处棉花设计代替教材中四朵小花实验(下图3),复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性质,③处棉花设计教材中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下图4),虽立足于课本但又有创新,即改常规的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实验,结合酸碱指示剂,从新的视觉感观效果来说明了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这一化学性质,④处棉花设计既是对CO2与碱溶液反应的补充,又体现与③处棉花的对比,同样都是CO2与碱反应,出现不一样的实验现象是因为生成物的性质不一样,得出CO2和NaOH反应生成的Na2CO3水溶液呈碱性,达到突破本实验的难点,同时也是对教材中前后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整合。在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归纳二氧化碳相应的性质并且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2相应的化学性质,构建完整的CO2知识体系。通过实验再现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常规知识梳理的复习方法,结果证明复习效果好,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 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科素养

中考不仅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考查,也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已知知识去分析理解生活中化学现象产生的原因,探究其产生的一般规律,并通过知识的运用和迁移,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来提供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而实验探究题型非常符合这一考查要求,因此,近年来,在中考中,实验探究题逐渐成为命题者喜爱的一种创新题型。可见中考中考查的是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而《化学实验论》中也提出:“实验它不仅是给学生提供感性认识的一种直观手段,也是一种用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有效掌握化学知识、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的非常重要方法,更是能培养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态度、科学的自然观的有效的途径。”在中考复习教学中,结合教材实验,创设新的探究实验,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作用显著。

例如,图1的课例中,探究完成后,我们可以抛出以下问题:

(1)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的CO2中可能混有什么气体杂质?(引导学生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出发得出可能混有HCl气体)

(2)给出信息,①HCl+NaHCO3NaCl+H2O+CO2↑;②CO2与NaHCO3不能反应,可用什么药品去除气体杂质?(饱和NaHCO3溶液)

(3)为什么不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来除HCl气体?(两者均能与CO2反应)

(4)由于水蒸气对①处棉花有干扰作用,因此在CO2通入之前需要对CO2做什么处理?(干燥处理)

通过设置以上4个问题,把本实验的不足放手让学生进行辩论、分析,最后完善如下图5的探究实验。

在学生激烈的争辩中,我们要注意控制局面,放慢步骤,尽可能留给其他同学更多的思考时间,必要时可重复部分学生的准确或错误的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思索和质疑。学生的争议过程,融合了各自的感知中知识和思维差异,在争议过程中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在学生反复的思想碰撞中,他们会去反思自己的不足,会去倾听别人的看法,会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思路,也会提高自己和他人对问题理解的自信心,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实践证明,将探究实验融入复习课中的复习模式不仅可以大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激情和欲望,更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养成;还可以让我们回归课本知识,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提高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刘知新,梁慧妹,郑长龙.化学实验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 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蓝宇.以教材探究实验为导向,构建有效复习课堂[J].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15(4).

作者简介:

陈秀雪,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第五中学。

猜你喜欢

情景创设实验探究互动
“实验探究”与“微观认知”的巧妙结合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情景创设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开展实践尝试
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情景创设的作用和策略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