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
2018-09-13王建凯
摘 要:在当今社会,人类文明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我们如何让我们生活的世界水更清明、大地更富饶、森林更茂盛。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们也应该注意到,高中地理课程,绝不仅仅是教授学生们自然地理知识,而是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与知识相结合。教师的培养目标也不仅仅是识文断字的普通人,而是懂得地理的人文意义并珍爱自然环境的高水平地理知识储备者。
关键词:高中地理;人文关怀;自然环境
进入二十世纪后,自然环境愈发恶劣。越来越多的物种开始灭绝,大气层出现漏洞、就连地球两极的冰川都开始融化,全球变暖的趋势难以遏制。这时,高中地理课程的人文关怀则显示出了重要的意义。教师应结合课程主要内容,从学生自身出发,设身处地地感受地理知识。只有从每个人实际出发,才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并学以致用,使之成为社会环境的保护者、地理知识人文关怀的践行者。以下,笔者将从三个方面论述地理学习涉及的人文关怀。
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大自然。但人与自然的关系却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地球已经存在了46亿年,而人类历史则可追溯到300万年前。对比不难发现,在时间的长河中,人类对于茫茫宇宙而言,只是沧海一粟。正确地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生活在这个美好的星球上。总的来说,到目前为止,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共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依赖并畏惧。在早期生存环境中,人类并不能理解各种自然环境的变化,也无法解释多种多样的自然现象。比如古人不能理解日食、月食是一种正常的天文现象;也不能认识到地球是接近球体的,反而认为“天圆地方”。这一阶段的造成,很大程度是科学文化的局限导致的。人类因为自身的创造能力有限,导致其对大自然的依赖,也因为认知水平低下,导致其十分畏惧大自然的各种现象。
第二个阶段:大量无节制开采利用。这一阶段人类认识到大自然当中很多东西都可以作为生产资料,但由于没有足够的知识,并不了解很多资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这一阶段直接导致了第三个阶段的出现。
第三个阶段:滥用资源与自然的报复。由于上述第二阶段的发生,第三阶段则是大自然的反扑阶段。例如在伦敦烟雾事件当中,由于人类无节制地使用煤炭,当1952年12月份的某一天伦敦遭遇反气旋天气时,大量含有二氧化硫、烟尘的污染空气无法被吹散,这直接导致伦敦市区交通瘫痪。市民不仅生活被打乱,健康也受到严重侵害。许多市民出现胸闷、窒息等不适感,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增加。
人类给予大自然什么,大自然就会加倍奉还。只有人类意识到这个问题,才能获得后续的发展。高中地理教育的人文关怀在这里是指学生需要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着想,从自身做起,通过一点一滴的小事,逐渐改变自己破坏环境的行为。例如乱扔垃圾、浪费水资源、不随手关灯等。
第四个阶段:共生阶段。本阶段就是现在人类所处的阶段。由于前两个阶段对自然的破坏,短时间内自然资源无法全面恢复。但人类已经意识到自己与大自然之间是共生关系。人类依靠大自然获取各种资源,大自然可以无偿给予,同时,大自然也需要人类全面的保护。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随着时间的变迁,体现出来的人文关怀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人类作为与自然关系的主体之一,只有重视人类自身的需求和精神发展,才能更好地珍视自然、顺势而生地改变自然,以便于后续的地球可持续发展。
二、 人类生产的地域特点
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明确获得对于大自然的区域地理、人文地理的基础理解。只有结合一个地区的地域特点,因地制宜,才能使该地区获得最好最快的发展。以“亚洲水稻种植的区位因素”为例:亚洲水稻种植的地区并不是随便选择的,而是根据各个地区的区位特点,经过数年的历史选择、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通常,亚洲水稻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气候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影响水稻种植区位选择的原因主要有四个,分别是高温多雨的气候;较为平坦的地形;人口稠密,丰富的劳动力及悠久的种植历史和丰富的生产经验。
上述提到的水稻种植地区因为良好的环境和适宜的人文因素,最终被确定为最佳的水稻种植地区。同样,不论是其他的农作物种植,还是工业的集聚和选址,都要遵循自然和人文双重条件。
根据地域特点进行生产是高中地理课本人文关怀的最根本体现。人文关怀就是要求人类从自身出发,结合大自然的特点,合理安排各类生产工作的进行。教师只有坚持地理课本的人文关怀精神,才能赋予地理学现实意义,使之承担起未来社会前进的重要责任。
三、 人类未来发展与环境保护
资源绝不是可以无限度开采的,人类必须认识到过去工业革命和现在信息革命给自然带来的环境负担和问题。只有正视问题,才能有未来的长足发展。
需要正视的是,人类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有:部分自然资源衰竭,有些资源甚至已经消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以高中地理人文关怀的角度来看,人类只有改变自身生产的行为模式,注重保护自然,才能在未来获得可持续发展。例如,由于生活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网络支付平台的兴起可以大大减少货币的使用。众所周知,纸币的印制对环境都有一定影响,所以,纸币减少或取消使用或许可以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且此举对于环境保护也可以起到一定作用。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只有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推动人类的未来。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时应结合地理的人文关怀精神,着重展示由于人类污染、破坏造成的自然衰败和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例如: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水俣事件等,因为这种直观的环境问题更能引发学生重视与思考,进而从自身做起,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不仅仅是传递给学生们自然的、人文的地理知识,而是结合地理、人文的发展历史,以史鉴今,注重人文关怀与知识相结合,以人类自身为切入点,告诉学生未来的社会应该如何发展才能使自然保有生机。相信,经过教师们孜孜不倦的教导和指点,学生将在领悟地理知识的同时,更加明确高中地理所传递的人文关怀社会责任感,使地理学真正成为学而有用的知识,使学生成为学有所成的地理知识储备者。
参考文献:
[1]刘丽娟.借助高中地理学科知识开展人文关怀教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14).
[2]劉金承.高中地理教材中的人文精神教育[J].地理教育,2006(06).
作者简介:
王建凯,山西省晋中市,山西省榆次第一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