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导入

2018-09-13李振华

考试周刊 2018年65期
关键词:导入策略中国文化大学英语教学

摘 要:英语语言的学习当中体现了中国和英语语言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因此在当前大学英语教育当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从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来看,往往过于注重单项输入英语知识和英美文化,而对于中国文化的导入相对比较欠缺。在本文的研究当中,主要离立足于这一领域进行分析,结合相关案例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华文化导入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导入策略

一、 引言

作为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功能和作用是不容小觑的,语言是人类形成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信息载体。而文化本身是一個复合的整体,其中涉及诸多方面,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等。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在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通过文化现象来优化英语教学已经成为一大趋势,所以本文将展开以下几点论述。

二、 英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导入的理论依据

关于中国文化导入在英语教学当中的应用,主要依据的理论是对比分析理论。在这项理论当中,主要强调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之间的结合,在相关学者的研究当中指出,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当中之所以会存在错误,很多时候是由于母语对目的语的干扰,所以目的语和母语越接近,学习者的困难就会越少;相反,就会存在很大程度上的难度。尽管对比分析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笔者认为,对比分析理论在文化导入教学当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也是不容小觑的。主要原因在于母语的文化对于学习者在目的语学习过程当中所起到的影响和作用不容忽视,也是时刻存在的。比如:He is a cunning old dog.在汉语当中的含义是“他是一只诡计多端的狐狸”,在汉语和英语文化当中,狐狸fox都暗示着“狡猾”的含义,因此,汉语的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相对来说就会比较容易一些,这就是正迁移的作用;相反在汉语当中。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当有效利用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向学生阐述清楚其中的含义之间的异同,以便更好地学习英语。

三、 中国文化导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 对比法

当前中国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当中,会受到英语和母语之间语言的差异性的影响,所以跨文化交际是当前一个比较大的障碍,但是这种差异性的存在,也能够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避免学生在交际过程当中出现种种失误,使得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具体来讲,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加强学生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并且熟练使用英语来表达本民族文化。比如单词“intellectual”和汉语当中的“知识分子”相比较,在中国,这一概念主要包括的是教师、医生、工程师、大学生等接触过教育的人,而英美文化当中,这一单词指的是具有较高学术地位的人,一般情况下具有博士学位。同时,采用对比的方式,也能够使得学生对于中西文化的对比和鉴赏能力提升到一定层面上来。

(二) 引导法

在大学英语教材当中所涉及的文化主题,具有多样性特征,其中不仅有社会、历史、文学和制度,也涉及风俗、传统、宗教和艺术等方面,这些都是介绍文化的良好素材。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并不是教师的单方面灌输,而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之内,教师应当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的探索兴趣,然后结合内外文化来加以适当地训练,引导他们利用身边的各种媒介来获取中国文化知识。

(三) 实践法

在实践过程当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或者是情景会话的方式,使得中国文化能够和英语课堂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尽可能真实的绘画场景,也可以通过布置各式各样的课堂作业加强学生的练习。具体来讲,教师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当中一些不礼貌的现象着手,比如说日常交际语言、餐饮和服饰等,对于中西方礼仪进行对比,学生在积极思考的过程当中,也能够体会到西方文化里的“崇尚自由”原则和中国文化当中的“谦让修身”原则。

(四) 词汇导入法

所谓词汇导入法,是借助于词汇的内涵将英语的相关文化导入到课堂当中,众所周知,英语当中的单词是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而逐渐沉淀下来的文化,所以其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学习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提醒学生对于这些单词的内涵有所关注,然后将文化内涵准确地阐释出来。比如说在学习Propaganda的时候,其中文含义是“宣传”,这个词在中文当中的是一个中性词,但是在英美文化当中,这个词却有贬义的含义在其中,更多的是强调政治上的宣传,对于社会公众带来影响。

(五) 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在英语教学活动当中,采用多样化的活动对于学生进行中国文化的教育是当前的一大趋势,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可以按照相应的周期定期开展主题活动,包括中国文化周和中国文化月等活动,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注意文化主题的凸显,并且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比如说举行英语讲座的形式来对于孔子、孟子等文化名人进行介绍,教师在这一过程当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使用网络资源制作有关的英语多媒体课件,并在课堂当中展示。这种类似于任务型教学的方式,能够进一步为学生创造中国文化获取的机会。

四、 结语

总的来说,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当中,中国文化缺失的现象是比较严重的,对此应当予以高度重视,采用有效的方式提高学生中外文化差异性的感知能力和鉴别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英语教师应当走出纯语言知识传授的误区,使得语言学习能够和文化学习相互融合,学生不仅能够同时掌握两门语言,还能够对两种文化予以了解。

参考文献:

[1]郭龙.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导入——中外学生比较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

[2]王芳.论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导入[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29(6):220-222.

作者简介:

李振华,讲师,天津市,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导入策略中国文化大学英语教学
对高中英语课堂导入环节的几点思考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