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几点思考

2018-09-13陈燕芬

考试周刊 2018年65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生数学

摘 要:在时代的迅速发展当中,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模式进行了持续性的优化和拓展,已然加强了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注,要求实时培育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实现较高质量的教学。作为小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小学数学有必要根据当前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多方面的教学调整和优化,以实现科学的教育培育过程。本文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提出了几方面的见解。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传统的小学数学,所采取的教学模式一直是以教师为主导的传授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十分强调学生的成绩,并且注重于知识的合理传播。在整个教学课堂上,学生仅仅需要负责听讲即可,并不需要有其他方面的课堂参与。虽然学生的成绩有了一定的保障,但是也严重忽略了教学的本质。小学数学是我国的基础教学科目之一,它与小学语文等学科一样,都能够合理地反映现实,并且实时地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在最初的教学当中,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主要在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并通过这些全新的数学认知实时解决各种生活中的问题,实现最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流程。但是在时代的发展当中,小学数学却忽略了这些方面的内容,仅仅注重知识的培育,导致实际的教学效果相当差。为了切实改变这样的状况,教师应当进行多方面的教学创新,优化基础的教学手段,完善相应的教学模式,注重于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展开合理的引导教育,全面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数学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经历数学教育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各种数学认知,并且需要根据这样的教育要求,对生活当中的多种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通常而言,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学知识、数学意识、数学思考、数学语言、数学应用等。首先是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必然是数学知识,如果不能实时掌握数学知识,其他方面的素养都难以得到合理的培育。数学知识指的主要是学生可以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各种知识,因而被视为整个数学素养当中的关键内容。其次是数学意识。数学意识主要指的是学生在接触了一定时间的小学数学知识内容以后,已然具备了一定的数学认知,可以通过这些认知对各种事物的数学关系进行合理地观察,如果再次遇到一样的问题,能够实时利用各种数学方法对其加以迅速地解决。对于这一数学素养的培育,不仅要展开基础的数学教学,还需要教师实时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多方面地思考当前的生活问题,具体的内容指的主要是数学与生活问题相结合。比如,在小卖部买笔的时候,买了两支,每支1元,给了老板5元,应该找3元,便是一种良好的数学意识。接着是数学思考。数学思考与其他数学素养有着明显的区别,其指的主要是利用各种数学符号,去多方面地建立空间观念,并对相关的问题,展开合理的推理。数学思考是一种大胆地思考,并且能够为学生的解题提供较为良好的思路。再次是数学语言。其能够利用数学知识对学生的内心思想进行准确的阐述,其中的主要内容在于利用各种数学语言对自身的观点加以阐述,并且能够与其他学生形成一定的交流与讨论。最后是数学应用。数学应用相对较为简单。其直观地表示学生需要通过各种数学知识对实际的生活问题加以实时的解决,由于数学技能的不同,因而所解决的问题也会具有相应的针对性。

二、 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

(一) 情境教学

在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通过情境教学法展开合理的数学教学。在实际培育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实践当中,情境教学具有相当高的适用性。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本身具有相当强的知识接受能力,并且有着相当强烈的好奇心,对于各种外界事物有着相当高的兴趣。面对这种学习心理,教师可以进行充分的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合理的知识引导教育。在具体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当前所学习的数学问题内容,如进行合理的問题创设,综合培育学生的各方面核心素养。比如,在学习“升与毫升”的过程中,由于一部分学生对于这两个概念都没有深层次地接触过因而教师需要以一种特殊的情境进行引出,如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小明和小张买了一瓶矿泉水,上面写着1升,然后小明喝了五分之二,小张把剩下的水喝掉了,请问小张喝了多少毫升。在这里涉及了一个单位的换算,1升=1000毫升,学生可以通过教学内容,迅速地了解到这一点,并代入到数学问题情境当中,加以迅速地解题。而这一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帮助学生深层次地认识到容量的概念,并对不同的容量单位产生直接的认知,相应的教学效率会十分高。此外,在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时候,教师也可以积极创设各种问题情境,一方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能够给予学生较为科学的数学引导,使得学生迅速对本章节的数学内容产生兴趣。

(二) 综合开展各种数学实践

小学数学与生活之间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而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实时解决各种生活实际问题。因此,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积极地将各种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实际地解决各种生活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认知。在面对实际的生活问题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数学知识对其加以实际的解决,并且需要结合的数学教学内容,开展合理的数学实践活动。如在学习简单的除法时,教师可以买一部分糖果,每次携带不同的数量,然后让学生进行计算,如老师手中有8个糖果,你们现在有4个人,老师该给你们几个糖果呢?每次进行学生批次的更换,直到每一次学生都实际地参与到其中。在整个实践活动当中,学生容易对糖果的分法产生直接的兴趣,并且对除法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兴趣。而如果在这个时候进行数学教育,有利于小学生迅速对这些知识加以接受,能够实时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直接培育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创新与图形思维应用

(一) 注重数学创新

在小学教育的改革过程中,新时期的小学数学开始加强了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注,要求多方面地培育学生的数学能力,其中便包括创新能力。而对于创新能力的培育,不仅仅集中在基础的数学问题创新解决思路上,还体现在数学问题的深层次研究上。通过合理地培育学生创新能力,能够实时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质疑能力,懂得对数学问题进行全新的思考和解题探索。而创新能力的培育,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倡导学生的课堂提问,如果对某些数学知识的学习依旧存在着一部分疑惑,需要及时地提出。对于存在不同见解的解题思路,也需要在课堂上提出,一方面能够实时鼓舞学生的创新追求,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对不同解题思路进行实时的分析和解决,相应的效率相当高。比如,在对各种应用题进行简单的解答时,教师不应该直接传授学生固定的解题思路,而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进行实际的探索。如果学生已然得出了一种解决思路,教师则可以告诉学生这一问题还存在其他解题方法,你们也可以进行尝试。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钻研,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科学有效性。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展下,学生能够在遇到各种相关问题以后,通过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实际的思考,并采取多种解题方法加以解决,相应的创新能力必然会得到全面的培育,数学核心素养已然得到深层次的渲染。

(二) 图形思维应用

在现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图形思维是一种最为简单的认知思维模式,其指的主要是学生在学习平面图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需要综合开展图形思维引导教育,努力向学生展现一些良好的图形模型构建方法。如在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制作一个长方体,然后将其展开,计算它的六个面面积,并将各个面的面积相加,得出最终的答案。对于图形思维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对生活中各种图形问题的解决上,如汽车轮胎的轮廓为圆、课桌的表面为长方形、铅笔的结构为圆柱等,都属于图形思维在现实生活中的直接彰显。而通过这些图形思维与现实的直接联系,能够使得数学知识更加趣味,相应的数学素养也会得到全面的提升。

四、 结束语

数学素养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素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进行多方面的教学拓展和优化,注重于基础教学手段的完善和发展,逐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模式,并将各种数学知识实时地运用到生活当中,并对数学问题加以实时的解决,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徐国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07):42-45.

[2]陈春妮.小学数学教育与核心素养培养[J].湖北教育,2016(05):25-26.

作者简介:

陈燕芬,广东省揭阳市,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新亨镇仙美小学。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生数学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我是小学生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