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纸色迷香,画意氤氲
——滩头年画艺术风格考察探究

2018-09-13郭亚东

关键词:滩头纸面腊梅

郭亚东

图1、三坡街高腊梅年画店

图3、《老鼠娶亲》

图4、滩头年画用纸

滩头镇隶属于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位于隆回县的东南部,地处隆回、邵阳和新邵三县的交界地。滩头镇不大,仅存的两家年画店一一高腊梅年画店(图1)和金玉美年画店同处三坡街,两家店在相隔不足百米的两条旧胡同内,其中高腊梅店还具备一定的日常生产能力,金玉美店则只在恰逢年节时偶有印制。

“高家”准确说来应为“钟家”,以高腊梅(钟海仙之妻)之名命名的原因与一段特殊的历史有关。此店原来叫“成人发”(之前有一个短暂的时期叫过“成人美”),由当时的邵阳县岩口铺麦南村人钟登弟(钟海仙之父)创立于20世纪20年代。“文革”时期,滩头年画曾被冠上“四旧”的帽子,被下令禁止生产,大量老版付之一炬。钟海仙冒着生命危险在这之前将各种画版偷偷转藏至10余里之外的城背村亲友家中,当时的钟海仙在滩头镇公私合营的色纸厂当工人,“文革”结束后,年画又重新恢复了生产,但种种原因那家人却不肯将钟家的画版归还,无奈之下钟海仙便同他们在城背村合股经营,最忙的时候每天下班后要步行去10余里外的城背村印画。后来,钟家又请刻版师重新照着画稿雕刻了一套,才又在自己家中恢复生产。经历了极左年代的“成人发”老字号此时已然顾虑重重,为避嫌,才将此店命名为“高腊梅”,那批新刻的画版沿用至今。如今两位老人都已先后离世,现在的店掌门是钟海仙的二儿子钟建桐。

高腊梅作坊分上下两层,下层前店为滩头年画介绍区,里屋为年画展厅,陈列了大小不等二十余幅年画作品及一批年画刻版,沿着一道陡峭而狭窄的楼梯到二楼,楼梯口正立一面画台,只见两位师傅一前一后正站立于案头两侧印画,好一幅忙活的景象,笔者纳闷,中秋未至、年节尚早,为何已如此忙碌(图2)?

画台上师傅们正在印制的是一位顾客定制的一批年画《老鼠娶亲》(图3),此画故事颇多,版本各异,明清时期,《老鼠娶亲》就已盛产于多个年画产地,如山东潍县、四川绵竹、福建漳州、山西新绛、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等。中国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珍藏的《楚南滩镇新刻老鼠娶亲全本》即是滩头年画的代表作。该画面描述的是一众老鼠敲锣打鼓迎娶新娘的故事,故事取材于民间传说,年画作了适当改进,即在年节忌讳杀生,老百姓在过年时只是希望来年莫闹鼠害,所以要以将家中老鼠嫁请出去的方式完成这个心愿。此画与其他地方出现的《老鼠嫁女》为同一个故事,即都是把老鼠嫁给猫,在表达年节时分对老鼠不杀生的特殊“关爱”背后,其实也饱含着浓浓的讽刺意味,老鼠明知猫会吃自己,还要主动献殷勤,影射百姓与官府的关系对照,暗示着百姓承受不起苛捐杂税。

印画师傅显然已对画面上的故事了然于心,他们熟练的印画动作此时看起来异常优雅,纸面和颜料在他们手中犹如一对欢喜冤家,时而亲密接触、时而互相试探,在看似无聊的重复动作背后着实暗藏着极其微妙的情绪。这种手眼并用的印画享受,也许只有在眼前这两位拥有丰富刷印经验的一线技术工人眼里才有可能被真正领悟和欣赏,外人不过雾里看花罢了。

滩头年画的印画纸来自桃林村,原料为本地盛产的竹子,采用纯古法制作手工抄纸(图4),滩头手工抄纸工艺至少在明代就已经成熟,清代、民国为鼎盛时期。当时,在滩头古镇及周边几十个村庄,拥有作坊一千多家,熟练工人两千多名,主要生产土纸,还衍生出皮纸、色纸、香粉纸、宣纸、炮簾纸等多个品类。外地商人经销滩头的纸业,曾在此办了几十个纸庄,村村有槽坊,处处闻纸香,曾经被誉为“南方纸都”。滩头手工纸业的繁荣,带动了滩头木版年画、隆回鞭炮、手工纸伞、梅山纸马等以土纸、色纸、皮纸为原料或载体的手工传统行业的发展。

高腊梅年画店的年画印纸正是来源于桃林村的李志军师傅家,拿来后还需经历三次印前工艺才可印画,分别是蒸纸(生纸变熟纸,以增加纸张拉力,使之不起泡、不起拱)、托胶(盆内放胶矾水,用木条牵引纸张过水,也叫施胶,托胶后的纸张柔软不脆、不易撕烂、上色后颜色经久不褪)、刷粉(托胶后在纸面刷粉,晾干,此粉是当地峡山口一种瓷白细腻的天然矿物质材料,经特殊处理,将沉淀的泥浆加胶后刷于纸面,纸面呈粉白色,刷粉后纸面色彩鲜艳、厚重,特别受色)(图5)。

刷过粉的纸面细腻平滑,配上粉白的色泽,像极了少女的皮肤,在此基底上印画,颜料未必饱和,却总能印出极佳的色感。在色彩上,滩头年画 “槐黄”与“橘红”碰撞传递出的情感无疑是异常热烈的,就像湖南人钟爱的那种红色的小辣椒,但由于颜料都来自大自然,色彩不会使人过度亢奋,画面色调相对温和。年节时,人们最需要这样的精神滋养,就像喝酒,小醉也别有一番酣畅。

滩头粉纸的挂色既厚重又饱满,就像滩头年画的印版,相较于其他地域,总显示出更加深刻而厚重的雕塑效果,这大概和此地有专门从事雕版工作的木工雕刻匠人有关。此地画店只提供画稿,雕刻则交由专门的雕刻师傅完成,滩头年画的福顺昌雕版传承人刘国利就是其中一个,他现在仍经营着镇上的唯一的刻版作坊。

在各地年画的印制顺序中,滩头年画是较为例外的,他们把一般产地第一道印制的线版工序放到了最后,由于厚重的颜料覆盖性太强,强到工艺上需要这样“反其道”式的处理。滩头年画是有后期开脸工序的(图6),即使现在的开脸不如以前全部由手工完成,也依然可以想象当年有着一手开脸绝活的钟海仙老师傅手拿三须笔描眉画胡的潇洒英姿。

说到开脸,滩头年画的工序可谓繁复,有大小十多道工序,包括托头子、勾鼻子、画白眼、画唇、画子须、画细须、分眼珠、点珠、吊胡子、打胭脂等。开脸是难度极高的一项技术活,必须由有经验的师傅完成,在一沓100幅画稿的纸面上准确无误地把眼睛、眉毛、胡子、嘴唇等画好是极其不易的,检验质量时,选择一处位置,用锥子扎到底,丝毫无差才算优良,年画作坊常以此来评定画师的级别。

滩头年画从某种意义上是立体的,这不仅表现在其有别于其他年画产地套色时的厚重、雕版时的挺拔,更表现在其艺术形式活灵活现的“神气”!看那秦叔宝,一手按剑,腰插令旗,须眉轻飘;再看那尉迟恭,一手扬鞭,顶戴甲盔,苒胡下垂,诡谲的表情背后匪气十足,却又显示出几分滑稽与可爱,此般亮相,这种神气,似乎包含了这一方水土上人们创造生活之美的一切要素——彪悍的民风、朴实的信仰、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不拘泥于一事一物的洒脱,这不正是滩头人文性格的一种超现实主义写照吗(图7)?

滩头年画里两对“广货”(专门销往广东一带)门画从人物造型和表情刻画上则体现出截然不同的另一种风格,这大概是为迎合地域市场(应主要受佛山年画影响)审美的需要而为,表现出滩头年画兼容并蓄、顺应市场的灵活有度(图8)。

图5、刷粉后的年画古纸局部

图6、滩头年画的“半印”开脸

图7、面部极具表现特征的滩头门神

图8、左侧为滩头《喜庆三元》,右侧为佛山《梅花童子》。

滩头年画是中国木版年画在南方的一支重要力量,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及艺术表现形式使其长期活跃于当地老百姓的心中,但由于特殊历史时期的中断及现代家居生活方式和审美的变化,早已不复当年的规模及影响,但其保留的极富地域文化色彩的艺术特性却有着不凡的现实意义,随着近几年自上而下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这种价值必然会被越来越多人认可,传统艺术的春天也将可期!

猜你喜欢

滩头纸面腊梅
凭海临风
唐启辉
垂钓
悬浮字
◆ 装饰板材
一枝腊梅伴冬
黑龙潭
郭文昊作品
腊梅
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