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护理中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8-09-13胡蓉
胡 蓉
(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四川 绵阳 621000)
糖尿病是一种长期终身性疾病,其无法治愈,只能够通过不断的用药从而稳定患者的血糖水平,而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1],而针对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已经迫在眉睫,本文研究针对糖尿病患者分别选择不同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对比效果差异性,见下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来我院就医的糖尿病患者98例,通过就诊顺序单双号分组(分2组)。对照组男性:女性=30/19,年龄值41岁-72(65.54±0.64)岁;观察组男性有27例,女性占总例数22/49,年龄值42岁-74(65.05±0.44)岁。2组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基础性护理干预:
定时给患者进行血糖数据监测情况,将其记录在案,并对其进行分析等;告知患者饮食的重要性,需要严格控制自身饮食情况,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出现不良情况需要立即进行干预等;
观察组: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护理干预:
①第1天,需要告知患者关于疾病的相关情况,让患者能够了解糖尿病的知识,需要少食多餐[2],适当的功能锻炼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力功能,还能够进一步的稳定自身的病情;
②第2天,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登记,包括检测的各项指标情况,之后对其情况进行评估,还需要通过问答的方式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等,进一步纠正患者的饮食情况,对患者所提出的的问题给予回答;
③第3-5天,嘱咐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运动,告知患者在运动期间需要注意的相关情况,告知患者如何正确的处理低血糖的情况[3];
④第6-7天,指导患者进行自己注射胰岛素,在患者面前演示如何正确使用胰岛素等,还需要指导患者使用血糖仪,对血糖的情况进行较为准确的监测等,面对高血糖情况需要保持一个较为平和的心态,缓解负性情况;
⑤第8天;进行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如何正确面对糖尿病,通过备注患者的具体联系方式,叮嘱患者需要定时进行复诊等[4],有条件的还可以关注医院公众号,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进行公众号询问等,提高主动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血糖情况、自我管理水平情况。
血糖情况—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
自我管理水平情况—包括饮食控制、服药依从性、血糖监测、锻炼。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P>0.05表示不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血糖情况
观察组空腹血糖为(6.54±1.1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12.20±2.54)mmol/L,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血糖情况 (±s;mmol/L)
表1 2组血糖情况 (±s;mmol/L)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空腹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观察组(n=49) 6.54±1.11* 12.20±2.54*对照组(n=49) 7.36±1.20 13.22±2.08
2.2 自我管理水平情况
观察组自我管理水平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见表2。
表2 2组自我管理水平情况 [n(%)]
3 讨论
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自身内分泌紊乱现象所导致的血糖升高疾病,其主要发病原因在于患者自身糖代谢受限或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而此类疾病为终身性疾病,因此需要适当的护理干预手段,从而达到稳定病情的目的。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主要是通过进行就医的时间进行护理干预,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还可达到一定的血糖控制作用[5],适当的健康教育还可让患者对糖尿病相关情况进行了解,有利于自身对糖尿病的控制以及治疗,提高依从性。
本文研究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观察组空腹血糖为(6.54±1.1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12.20±2.54)mmol/L,数据优于对照组,在自我管理水平情况中,2组数据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
综上,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