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2018-09-12徐致强
徐致强
【摘要】本文宗旨为认识以及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其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选取2015年4月~2018年5月入住本院的老年骨科患者78例作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D组(对照组)与G组(观察组),各39例。其中,对D组患者实施静脉麻醉的方式;对G组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其次,比较D、G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及其镇静评分等数据。根据数据显示,D、G两组老年患者的舒张压、认知能力及其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在临床上面对老年骨科患者时应该选择硬膜外麻醉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减小对患者血流动力学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而加强对其镇静的效果,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老年骨科患者;麻醉方式;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4..01
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愈加严重,临床上老年患者的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1]。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手术方案以及治疗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改进使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然而,术后的认知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很好地改进,近年来术后认知障碍这一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是居高不下[2]。并且,在老年患者的手术麻醉中,常常会因为麻醉的方式不同而出现相应程度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加上血管及器官的老化等因素,将会对手术结果及患者身体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的宗旨为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其认知功能的影响,从而为临床治疗积累更多的经验以及参考数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8年5月入住本院的老年骨科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D组(对照组)与G组(观察组),各39例。其中,对D组患者实施静脉麻醉的方式;对G组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并且,D、G两组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对患者开始麻醉前,给予全部患者2毫升咪达唑仑以及0.5毫升的戊乙奎醚。D组采取的是静脉麻醉的方式,麻醉剂量为依托咪酯0.2~0.3 mg/kg及瑞芬太尼3~4 μg/kg,并且术中应用微量泵不断注入瑞芬太尼0.05~0.25 μg/(kg·min)以及丙泊酚4~6 mg/(kg·h)。G组采取的是于第2肋和第3肋之间进行硬膜外穿刺进行麻醉,麻醉剂量为2 mL含量0.5%的罗哌卡因,如果手术超过两个半小时再增加5 mL该药物进行局部麻醉,并于术后给予患者舒芬太尼以进行止痛。
1.3 观察指标
比较D、G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及其镇静评分等数据。
注:本次研究是借助简易精神状态评价表来实现对D、G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估,若患者简易精神状态评价表的总得分介于2~23分之间则判断该患者的认知功能存在障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P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术后,D、G两组患者舒张压数据对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血流动力学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D、G两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愈加严重,临床上老年患者的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手术方案以及治疗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改进使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然而,术后的认知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很好地改进,近年来术后认知障碍这一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是居高不下。认知功能是一种特殊的生理能力,即人脑对事物的构成、发展、规律及关系等方面的掌控能力。老年患者的中枢神经由于老化等原因对刺激的耐受性相对较低对药物的敏感性也很强,加上其对体内代谢药物的影响,增加了药物的滞留时间,放大了药物的副作用,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老年患者相对于年轻的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几率增大。对此临床大夫采取更改麻醉手法的方式加以解决。
因此,在临床上面对老年骨科患者时应该选择硬膜外麻醉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减小对患者血流动力学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尽量减轻或避免手术引发的并发症以及患者的不适现象,从而降低手术风险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李 鹤,李传翔,宋冬梅,王国栋.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5,27(05):86-89.
[2] 孙元琛.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18,39(03):97-98.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