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用过的旧书》点评
2018-09-12郭培旺
郭培旺
中考结束后,那些复习用的试卷资料就一直堆放在家里,不想去收拾。中考分数出来的那一天,妈妈幽幽地对我说:“本来害怕你考不好要复读,所以这些东西一直给你留着。现在看来没必要了,你赶紧收拾收拾,把它们卖了吧。”
也许是生性懒惰的缘故吧,那些书籍资料又在家里放了好长时间,直到暑期高中报名领到更多的书籍资料后,才不得不去收拾旧物为“新欢”腾地儿了。我第一次仔细地打量着这些书籍、试卷——整整五箱,堆叠成了一座小山,一种心酸与自豪相杂的感觉油然而生。这些都是初三这一年里,我一张一张翻过、一页一页做过的。如果一页页摊开,大概能铺满我所在的城市吧?記得我在这一页页资料上费心劳力时,老师和爸妈总是一遍遍叮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天想想,这是一种告诫还是安慰?“一分耕耘”真的就有“一分收获”?在我周围,有太多和我一样奋力拼搏过的“战友”,很多人都没得到“该”得的结果。“这便是命”,在深深的迷惘中,我只能这样回答自己。
我坐到地板上,倚着纸箱,摩挲着那些旧书,思绪早已回到了那段刻骨铭心的日子。旧物的魅力,在于你看着它,脑海里就会翻涌起一段遥远的时光,口中便能述说一段已逝的往事。这些时光和往事编织起来,便是你过往的生命。这些旧物,让你的过去变为实实在在的、可以触摸的东西,而且越是苍老,越是斑驳,就越是迷人。
比如当我翻看随笔本的时候,我最先想起的是自己摊开随笔本,双肘支在书桌上,手托下巴回忆一周生活的情景,然后想到语文老师翻看大家的随笔时一番洋洋洒洒的调侃和吐槽;翻开化学笔记,看见最后一页记的那些上级教育部门通知的中考不考的内容,就会想起自己总爱找一些高中才学的东西去问刚走出大学校门的美女化学老师,却总是被她善意嘲讽的尴尬……呵,这就是我的初三。现在看来,我并不是一个只会死学的人,我度过的这一年,忙碌、充实而又有一点点顽皮。
仔细想想,这些看似已经毫无用处的旧书旧试卷都弥足珍贵。我翻翻这个看看那个,竟一件都舍不得扔掉。如果我扔了它们,我将要拿什么见证那段艰苦而闪光的岁月?以前做题做累了的时候,总想着考完后一定要把它们扔掉撕掉烧掉……可如今,最舍不得作别的却是它们!看着这些曾给我无限痛苦也给我很多成就感的伙伴,心中泛起一阵酸楚——初中,已经渐渐离我远去了,如同一片洁白的羽毛,飘失在2016年夏日的熏风里……
一直站在一旁的奶奶也许看我磨磨蹭蹭收拾得太慢了,过来帮我收拾。她随手捡起一本她觉得没用、也许真的没用的书,扔在一堆打算卖掉的废纸垛里。我看到了,惊呼:“那本书不能扔——”
说罢,不知怎的,竟落下了眼泪……
(江苏盐城亭湖高级中学 陈 晔)
总评
这篇千字文,在毕业撕书之风蔓延的今日,显得尤为可贵。就写作而言,优点有三。
一、反。曾经对那些旧书深恶痛绝,现在倍感怀念、咀嚼回味。过去美现在依然美,过去苦现在依然苦,这就没新意。时间改变心境,在距离感中表达蜕变,是成长之美。有文曰《与草化敌为友》,父亲在乡下劳作一生,视草为敌;进城看孙子,离开土地,再看花盆的草,倍感亲切。这是类似的变,反其意而用之,永恒的是内心。
亲爱的皱纹(《当你老了》)、美丽的错误(《错误》)、挚爱的贫穷(《一碗阳春面》)、珍贵的遗憾(《麦琪的礼物》),此类作品并不鲜见,非体验生活甘苦者不可晓。
二、扩。小事一桩,如何找到干货,写出波澜?学生作文往往单薄干瘪,寡淡索然。本文作者的几个技法值得赞扬:多写几个人物,妈妈的留一手,奶奶的不留情,都跟旧书的去留紧密相关;多写相关事件,如通过回忆语文随笔本、化学笔记本,细写场面(还原当年,还可再细致些),文章伸缩自如,内容丰厚可读;作者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议论、抒情天然无痕,既有理性思考,又有感性表达,与记叙水乳交融。
即便不能“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文心雕龙》),也可以尝试让写作姿态更从容、放松。
三、真。向这个世界诚恳地表达自己,有一分心,写一分话,实在,干净,不迷信修辞、成语等叙事学术语。虽素材较小,稍有学生腔,但字里行间的真切能打动人心。日后再遇其他格局稍大的素材,相信会写得更出色。
在结构的处理上,作者起笔平实,跌宕生姿;现实与回忆交织,记叙与抒情结合。从整理旧书这一生活小事写起,不断掀起情感波澜,现在不舍得卖,当初却觉得那么烦。今昔对比,爱恨交织,文章结构明晰,内容充实,生动展现了对初中生活的珍视和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