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研究

2018-09-12王粟江鑫曾亮常雨芳朱飞

科教导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型人才

王粟 江鑫 曾亮 常雨芳 朱飞

摘 要 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方式,校企联合培养充分结合了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点,将生产创新和人才培养相结合,通过基地建设与学生的自主创新,在双导师的共同培养机制下,能够很好地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而当前我们应从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中出现的问题出发,讨论有效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的途径,探讨如何完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校企联合培养 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6.019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applied talents through the joint training mode of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is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current graduate education. The joint training of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fully combines the respective advantages of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combines production innovation and personnel training, and through base construction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f students. Under the joint training mechanism of the dual tutors, it is able to cultivate more high-level talents. At present, we should proceed from the problems that arise in the school-enterprise joint training model, discuss ways to effectively establish a joint school-enterprise training ground, and discuss how to improve the school-enterprise joint training model.

Keywords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chool-enterprise joint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

近些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变得十分强烈,研究生教育也逐渐从学术性向应用型转变,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就是定位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通过数年的努力,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逐渐变大,而现在采用什么样的研究生培养方式,如何确保研究生的质量从而更好地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在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而其中以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最多。学校安排研究生进入企业实践不仅能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企业也得到高技术人才的补充,为其生产提供了生命力。

湖北工業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已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近几年来,我校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收人数逐年增加,今年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招收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数已超过百人。针对近些年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做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充分的调研基础上,在研究生培养方式上提出了一些切实的方法,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1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现状分析

我国当前校企联合培养的研究生主要分为项目合作模式以及双导师制模式。项目合作模式指的是学校和企业会签订一些合作项目,而研究生会参与到这些项目中去,通过在企业中工作的方式学习,解决企业在生产时出现的实际问题,或是研究生参与企业的项目研究,通过专业实际经验提高创新能力。双导师制模式是指高校除了给研究生配备在校老师当第一导师,另外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当第二导师,理论知识由第一导师教授,生产实习则由第二导师安排并进行考核。最后两个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的论文和写作。[1-2]但经过实践的检验和调查,校企联合培养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如管理不到位,校外导师作用不突出,校企合作内容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研究生的培养效果不佳,所以需要我们重视并进一步完善。

(1)管理不到位。学校虽然和企业签订了联合培养,但是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在研究生与企业的后期对接阶段,在监督管理方面做得还不够完善,没有专门的负责人去负责后续监督;再者校企联合培养的培养单位和个体并不是相互联系,都有各自的独立方式,这些也导致校企联合培养的工作和任务在观念上不能达成一致,存在一些问题,在实际的操作管理上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困难。而培养单位的独立对于单位之间的合作交流,学术沟通会有限制,对于自身优势以及知识成果的交流会有影响。在日常生产中,有些公司企业在生产实习中管理松散,研究生得不到真正专业技能的训练,甚至并没有到达专业岗位,只是做一些外围工作,出现了很多管理的真空区,荒废了学生的时间,不能保证研究计划按时完成。

(2)校外导师作用不突出。学校在研究生第二年的学习中会制定研究生随第二导师外出实习的培养计划,但出现很多学生只见过第二导师几面的情况,校外导师工作繁忙,不能和研究生进行很好的沟通,研究生长期都联系不上导师,在实习期间也只能靠自己摸索而得不到导师的指导。导师在研究生学习和生活中都起到关键的作用,当学生在学习研究中出现问题而找不到导师进行指导时,那么研究生受到学校培养和基地培养就缺少连贯性,问题得不到解决,双导师制模式也就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和优势。

(3)校企合作内容单一。当前校企合作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双方没有很好地整合资源,只通过零散的合作,或是断续片段性的实习,没有长远和系统的考虑,研究生前期需要时间适应新环境,后期还要总结研究内容,因此核心的科研创新时间被大大减少,研究生在研究的方向和内容上也脱离了实际生产,没有达到企业的标准,从而使学生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不能系统的认识到学习和生产创新的关系,没用充分利用资源,从而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

2 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效果的举措

针对专业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分析其原因,湖北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建立了将不同学院及不同企业相联合的模式,这种跨学院跨企业的联结使得各二级院系多个学科协同培养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彰显。同时学校多年来与电气、自动化领域的企业有着深入持久的合作与互利共赢的模式,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发展平台,在此基础上,学校建立了与控制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相适应的优质导师团队来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及高水平的管理团队来帮助研究生更好地学习就业与发展。湖北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打造了一个和谐、适宜学习的培养人才的环境,在保持研究生已有水平、提高研究生学术和实践水平、提高培养质量方面有着创新型的思路和方法,探索出了一个创新的模式。这些也为其他院系和其他专业领域的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意义,丰富拓展了他们的研究生培养方法。[3]

具体工作如下:

(1)建立后续监督机构。由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牵头,学校成立了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工作管理小组,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在企业的研究生进行实时的信息的反馈,了解他们在企业的现状,负责联系和接洽实习企业,解决研究生在实习期间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下,联合培养在工作上必然会存在一些困难,而联合培养工作管理小组就是要克服各培养单位之间相互独立的问题,尽可能地促进学校、企业、学校三方之间的合作交流,加强各方沟通,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

(2)规范校外导师管理制度。在聘请校外导师时要进行严格的考核,采用校内外导师和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工作办公室推荐的方式选择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责任心强,乐于和研究生交流的导师,明确校外导师的义务和责任,建成强大的导师团队。定期对校外导师进行集中培训,让其充分参与到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细节中,提高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积极性。开展定期会议,每期会议由专人汇报近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然后共同商议解决。还可以将校外老师请进课堂,让其给研究生们讲授实际生产中会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让导师能融入学生的生活,也能够将双导师制模式的优势最大化地展现出来。

(3)建立专业硕士校企联合培养基地。校内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太阳能高效利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加强实验室设备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全方面模拟企业生产的过程,使学生在校内就能真切地感受到实际生产的氛围;校外与湖北汉新发电有限公司、武新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结合,进行学术交流,让学生到企业培训,了解实际生产所需要的工作能力。[4]学校结合自身的优势学科,结合企业的需求,和企业共同建立硕士校企联合培養基地,由企业注入科研资金,高校提供实验室的方式,校企双方可以共同研究需要的新产品,研究生在进入企业实习前可以先到培养基地提前了解实际生产的工作环境,为进入企业做好准备,在从企业实习完毕后同样可以到培养基地进行后续的学习和研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联系学习的环境,同时让学生能够紧密地和企业的需求相结合,也丰富了校企合作的内容。

(4)构建完善的研究生毕业审核体系。科学的审核体系是保证研究生质量的基础,学校将把学生的平时表现都纳入对学生的综合考评中,包括学生成绩、实习成绩以及科研成果等等,对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制定奖惩机制,让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在任何时期都不能放松对学习的激情,争取做到最好。制定联合培养中的考核机制,全方位的质量把关,保证联合培养模式的高效运行。

3 结束语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是培养创新型高层次研究生人才的重要途径。研究生可以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充分将自己专业知识和实际生产相结合,通过一线生产的实际训练,提高自己技能,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零距离,学校也能通过对学生提高自身研究生培养的能力,提高学校的竞争力,企业更是能得到人才的补充,解决自身科研创新能力的不足,为社会发展提供储备人才,是一种“三赢”的模式。[5]所以我们现在要抓住机遇,同时处理好发现的问题,要充分发挥院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促进基地建设与知识创新,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将生产和学习落到实处,解决现在研究生专业学习与实际生产脱节的问题,更有效地提高应用型人才在实际生产中的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彩红.全日制专业硕士校企联合培养问题及对策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5).

[2] 刘晓宁,王新胜.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0).

[3] 李智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基地构建研究——基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视角[J].现代交际,2017(5).

[4] 张有东,陆中会,王颖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机制研究——以淮阴工学院“特需项目”的实践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3).

[5] 刘辉荣,孙少帅.广西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45).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型人才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环境生态学》课程案例教学模式探讨
重视和发挥中介机构在产学研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中的作用
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危害控制技术课程创新型教学平台建设研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利益相关方的角色分析与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