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岛屿型区域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2018-09-12林銮珠

科教导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摘 要 岛屿型区域一直存在引才难与留才难的人才陷阱困境。对海南大学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只有29.86%的毕业生留在海南工作;30.14%的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知识对实际工作贡献度低于30%。针对毕业生反馈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弱、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发挥岛屿型区域的比较优势、网络时代的资源共享优势、多元化教学方式的综合优势,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等人才培养改革建议。

关键词 岛屿型区域 工商管理类专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獻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6.015

Abstract Island-type regions have always had talent traps that are hard to find and hard to find. A survey of graduates from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ajors at Hainan University found that only 29.86% of the graduates stayed working in Hainan; 30.14% of the graduates believed that thei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contributed less than 30% to the actual work. In response to problems such as overly-skilled teaching models for graduates, weak student hands-on practice skills, and lack of innovative ability, we propose to use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island-based regions, the advantages of resource sharing in the Internet age, and the comprehensive advantages of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abilities, professional literacy and other personnel training reform proposals.

Keywords island-type regio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ajors; talent training

1 岛屿型区域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岛屿型区域有着发展经济的先天优势与劣势。一方面,岛屿型地区大都拥有秀丽的自然风景、淳朴的人文文化和较为发达的旅游业和水产业;但另一方面,由于与大陆相分离,受自然地理和气候相关的因素影响,岛屿型区域的运输、通讯及基础设施成本相对较高;可用的土地和淡水供应有限;优质的教育和健康服务难以获得等。这些客观的障碍因素导致岛屿型区域经济发展相对受限,尤其是优质劳动力的短缺更是制约了岛屿型区域的经济提速。

海南作为我国的海洋大省,一方面有着美丽的椰风海韵、良好的空气质量等自然优势。但是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岛屿型区域固有的障碍,市场、技术、资金、人才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岛外。[1]在积极践行“国际旅游岛”和“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海南目前却存在着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契合度不足,高素质人才数量少,综合竞争力较弱,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而工商管理类人才作为企业的核心人才,能够较好地协助企业处理发展战略、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问题,尤其是做好企业的引才、用才、留才、激才、育才等工作,帮助企业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蓄水池。因此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已经成为海南能否突破岛屿型区域人才陷阱的当务之急。

2 海南大学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海南大学作为海南省唯一的一所211学校,对于培养出符合海南区域经济发展特点需要的人才,肩负着不可推卸的神圣使命。本课题组通过对海南大学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进行多级分层抽样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55份。调查样本包括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等专业,毕业时间前后跨度近十年,所从事岗位、职位级别、月收入水平分布相对合理,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2.1 所学专业与工作区配度分析(见表1)

如表1所示,除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财务管理与会计学相对好些,其余近60%的工商管理类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专业不对口。近一步的访谈调查显示,有30.14%的毕业生认为所学的专业知识对实际工作的贡献度低于30%。这表明当代大学生更强调职业发展与个人兴趣的契合,就业选择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的特征;同时也给我们的大学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只有培养出综合素质高、普适性强的学生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多层次的个性化需求。

2.2 收入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运用SPSS软件对毕业时间、职位级别、主修专业、从事岗位与收入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相关系数为0.566,可共同解释32.1%的变异量。其中,毕业时间、职位级别对收入水平有显著影响(p﹤0.001)。进一步调查发现月收入上万的学生与毕业十年以上的学生比例基本相同,且多为高级管理人员或高级专家,表明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收入与工作年限、职位级别呈正相关关系,与主修专业、从事岗位关联性不大。

2.3 海南对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吸引力分析

调查显示,只有29.86%的工商管理类毕业生留在海南工作。吸引毕业生留在海南的原因主要有海南环境优美;亲朋好友在海南居住;喜欢在熟悉的环境中工作或生活。有70%的毕业生不愿意留海南工作的原因主要有:不想离家太远;海南资源相对匮乏;一线城市发展前景好;身体、天气不适等原因。综合比较可发现,大学生对家乡的牵挂与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自然人文环境的比较优势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流向。

3 海南大学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3.1 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调查表明72.68%的毕业生认为母校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70.42%的毕业生认为培养计划与社会需求有一定脱节。目前海南大学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培养计划仍然以传统的理论课为主,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时比例大概是5.6:1。在教学模式上,仍然以传统的理论讲授为主,网络教学、翻转课堂、案例教学等方式仍处于推广阶段。当代大学生是在电视、电脑、网络等多媒体陪伴下成长,其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等受网络的影响根深蒂固。因此单纯的理论讲授很难调动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很常见。

3.2 实践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调查表明,58.59%的毕业生认为师资力量偏弱。受岛屿型区域产业发展相对单一、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海南大学一直存在高层次人才难以引进的困境。目前海南大学经管学院专任教师有160多人,博士学位的教师80多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的比例接近3:8:4:1。教师的学历与职称呈现橄榄球结构,师资结构比较合理。但是大部分教师都是从一所高校毕业就到另一所高校任教,缺乏企业管理经历和社会实践的亲身体验。而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与市场衔接紧密,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这些专业理论水平很高、但实践经验匮乏的老师很难站在用人单位的需求角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3.3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弱

调查表明,60.85%的毕业生认为工商管理类毕业生动手操作能力相对较弱,54.65%的毕业生认为海南大学硬件设施有待提高。海南大学经管学院自2013年以来,先后投资建成工商管理综合实验室、会计模拟实验室、金融实验室等七间实验室,但是仍然没有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的专业实验室,无法满足这些专业学生的实训需求。同时,由于受到岛屿型区域限制,海南省大型的企业相对较少,无法大规模地容纳学生长时间的实训实习,到岛外实习又受到时间、成本、距离等限制。[2]因此目前社会实践主要是参观企业和学生分组实训两种形式。参观企业的实习时间短,无法深入企业进行实地操作与交流,专业对口性差;分组实训的效果完全取决于学生的主动性与自律性。这些都大大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4 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调查表明,45.35%的毕业生认为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海南大学从2007年12月就成立了大学生创新院,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上百项,申报专利40多项。但这些荣耀仅局限于创新社团的学生,且以工科专业学生为主。对于普通的工商管理类学生而言,在日常的学习中仍局限于老师的传帮带,在参加课堂讨论、做作业、做科研课题时仍受传统思维限制,真正能够创新、灵活应变并将想法付诸行动的学生屈指可数。

4 岛屿型区域背景下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改进措施

4.1 充分发挥海南岛屿型区域的比较优势

第一,充分发挥海南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随着工作与家庭平衡理论的深入发展,身体健康在考核指标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海南岛优越的生态环境对北方深受雾霾影响的专业技术人才来说,具有莫大的吸引力。第二,充分发挥地缘、学缘优势。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以血缘、地缘、学缘为基础的人际关系纽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就业地域选择。大学毕业生选择熟悉的地域更容易发挥学缘作用,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调查发现近30%的的毕业生是因为喜欢海南四季如春的自然環境和良好的人文环境而留在海南。第三,改变岛屿型区域的单一产业结构,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丰富化的产业选择。可以优先选择度假经济、生态经济、海洋经济等既可充分发挥海南环境优势,又可长期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4.2 充分发挥网络时代的资源共享优势

海南大学要想解决实践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问题,可以借助柔性人才引进手段和现代化网络技术,实现优质的教育资源共享化。一方面,通过打好“环境牌”、“气候牌”与“时间差牌”,举办冬季小学期课堂,请国内外知名学者、管理专家前来授课。[3]另一方面,鼓励学生通过智慧树、可汗学院、MOOC、网易公开课等网络平台,选修国内外名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这样既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缓解岛屿型区域师资难引进的问题;又可将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成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提升学习效率。

4.3 充分发挥多元化教学的综合优势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喜欢求新求异,习惯独立思考与主动探讨交流,尤其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更喜欢思辩与争取话语权。因此,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地探索事物的兴趣,引导学生争做课堂学习的主人,使学习成为学生主动、自觉的行为。调查显示,76.62%的毕业生认为可以通过体验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研究性学习、翻转课堂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4.4 切实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的指导能力

师资力量的强弱和实践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质量与效果。因此学校一方面可聘请海南周边知名企业高管为客座教授,发挥他们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特点,把行业知识及职业能力融合于教学过程中。另一方面,改进现行绩效考核办法,鼓励教师进入企业实地调研,开发海南本土案例或到企业管理部门挂职锻炼。通过合理安排工作任务,鼓励教师轮流在学校授课或到企业积累实践经验,积极打造双师型队伍。

4.5 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首先,充分发挥现有实验室的作用,通过打造企业管理日常工作的虚拟环境,增强学生对专业环境的体验和感受,更好地理解和消化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其次,应加强学校与海南本地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层次多样、特色鲜明的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学生在大二、大三期间就可以分阶段、分小组到企业顶岗实习,这样既可缓解企业的人手紧缺问题,又可以让学生提早感受企业管理的现实工作状态。第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省级、国家级专业赛事,以实战促学生解决问题、组织管理、协作沟通、开拓创新等能力提高。

4.6 积极打造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调查显示工商管理类毕生应具备认真的工作态度、勇于承担责任和接受挑战、自主学习和创新等职业素质。第一,针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学校可通过设立德育学分制、树立职业道德楷模等方式,通过宣传教育的引导、优秀楷模的身先垂范等,帮助学生们养成自觉履行职业道德的行为习惯。第二,通过举办素质拓展训练营或者校园小主人活动(如食堂用餐秩序管理、校园自行车排放、教学楼厕所卫生保洁、马路文明礼仪倡导)等形式,帮助学生养成换位思考、相互配合支持的团队合作意识;第三,鼓励学生们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科研课题小组或者校园社团活动等,不断培养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的责任感及勇于迎接挑战的自信心。第四,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举办创新创业实践大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潜能,打造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体验、领悟与实践,把学生打造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冯明珠.国际旅游岛建设视角下的海南岛屿经济发展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6(3):39-41.

[2] 林銮珠,张宏蝉,程城.基于就业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析——以海南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5(2):55-59.

[3] 林銮珠,张晓桃.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与高层次人才管理.人力资源管理,2013(5):110-112.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从美术创作论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