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位结构“X(的)上面”中“的”的隐现情况考察
2018-09-12孙兴锐
孙兴锐
摘 要:在现代汉语中,方位词虽然数量不多,但却是一类重要的词类。本文选取方位词中使用频率较高、用法也较为复杂的“上面”所构成的方位结构“X(的)上面”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其中“的”的隐现情况。“的”的隐现不仅与“X”有关,而且还与句法上的对称性、语义上的具体性和语用上的凸显性相联系。
关键词:方位词 上面 “的” 隐现
从语言使用者的角度来讲,“隐现”是指一个句法成分或者词语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什么时候可用可不用。本文从语言符号的形式入手,将“隐现”分成两类:强制性隐现和非强制性隐现。“的”的使用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现象。邱斌(2008)认为,“X+方位词”加不加“的”对语义没有什么影响,“的”的使用与否是自由的。本文认为,在“上面”不同的语义上“的”的使用是有限制的,使用与否在语用上是有所差别的。在文围绕“上面”三种语义(表面/上方/顶端、范围、方面),主要考察像“桌子(的)上面”这类方位词作偏正结构中心语的情况。
一、“的”的强制性情况
“的”强制性是指方位结构中方位词前“的”必须出现和不出现的情况,我们在这里简称“的”的“隐”和“现”,这种“隐”和“现”在句子中出现的条件是不同的。
(一)方位结构中“的”的必隐情况
“上面”虽然能和“X”构成“X上面”和“X的上面”表示方位结构,但在不同的方位结构的語义以及“X”的语义上,“的”的必隐情况是有所不同的。本文按照“上面”的三种语义考察“的”的必隐情况。
1.表“表面/上方/顶端”义时“的”必隐
1)方位词前的“X”一般不单说时,不能加“的”。如:
(1)山腰里的那座祠堂,也只露着些废垣残瓦,屋上面连炊烟都没有一丝半缕。(郁达夫《钓台的春昼》)
(2)我看到桌上面,台灯前边放着个未完成的半身泥塑人像,便问道:“这是我的?”(邓友梅《在悬崖上》)
在以上两例中,“屋”和“桌”作为一个词一般不单说,通常情况下是先与其他的词组合构成一个双音节词,然后与“上面”组合方可加“的”。
2)当方位结构作定语时,有一个以上带“的”标记的定语与其同现时,一般不加。如:
(3)他的眼光虽然对着长方形矮桌子上面的那把江西景德镇的宝蓝色的瓷茶壶,可是暗中时不时觑严志发一眼。(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语言是一种信息交流的工具,从言语交际方面看,在汉语语法的句法层面上,尤其是在定语的位置时,如果定语较长则会影响正常的交流。从“的”的功能来看,在定中结构中具有语用凸显功能①,因此,随着“的”的添加凸显点也将会增多,多一个凸显点也意味着增加一个语义中心,其后果则是增加了理解的难度,不如不加快捷。
3)当方位结构做定语中心语时,修饰语为两个以上带“的”的多重定语时,一般不加“的”。如:
(4)遍地是庄稼,一只鸟儿衔着一条青虫,正在吐着穗子的密密的谷丛上面飞腾。(孙犁《风云初记》)
与第二种情况相似,汉语是一种注重韵律的语言,表达上一般要求简洁,因此,如果每两个名词之间都加“的”将会显得累赘。从信息论角度,信息接受者一般是期望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较多的信息,添加“的”后,这种累赘啰嗦的语句所表达的信息同样也会增加理解的难度。
4)当“X”为单音节的体词性指示代词时,方位结构不加“的”。例如:
(5)河上架着一道大约五六米宽的木板桥,从那上面就可以走向他日夜向往的土地。(曾卓《文学长短录》)
上例中,指示代词指代“木板桥”,对于方位结构“木板桥上面”,可以在中间加“的”形成“X的上面”,而用指示代词替换后不能加“的”。我们一般不说:
?河上架着一道大约五六米宽的木板桥,从那的上面……
5)与其他不带“的”的方位结构连用时,一般不加“的”。如:
(6)月牙下边,柳梢上面,有一对星儿好象微笑的仙女的眼……(老舍《月牙儿》)
2.表范围义时“的”的必隐
在这种语义上,“的”的必隐情况与上面“一”的情况在有些方面很相似。
1)在表范围义时,当“X”是文字、信息、内容等的载体时,不能加“的”。如:
(7)报纸上面登了一条新闻:上海民族资产阶级破坏人民生活的安定。(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通过例(7)可以发现,方位结构中的“X”一般是含有文字内容的名词,或者是书籍名称。如果单看孤立的方位结构,方位词前面完全可以添加“的”,如“报纸上面”和“报纸的上面”都是可以的,但是,前者可以同时表示“范围义”和“表面/上方/顶端义”,而后者只能表示“表面/上方/顶端义”义。也就是说,由“报纸、书”等这样的名词构成的方位短语其实是有歧义的,如“报纸上面有几滴墨水”。在语料中这样的名词还有“名单、手册、情报、文章”等。当表示“范围”义时,“上面”可以使用“里面”来替换成“报纸里面”,这种范围突出的是报纸上面信息内容的范围,但是不说“报纸的里面”。此种情况下“的”的必隐原因与“X”以及动词的宾语是有关系的,歧义结构进入句子后由于与“X”相关的名词的出现意义变的很具体,像例中的“新闻”等,作为信息内容只能是被包含于“X”的内容之内,而“X”只是这种信息内容的一种载体。
2)方位结构作定语,后面出现“的”标记中心语时,不加“的”。
(8)老大哥指了指江姐遗书上面的几行文字,把遗书放在丁长发和余新江面前。(罗广斌《红岩》)
例(8)中的方位词“上面”前不能添加“的”,首先与“表范围义”中的情况相类同,“文字、报道”在这里作为一种文字信息内容,决定前面的方位结构不能加“的”,其次,加“的”后表达起来将变得比较拗口。如:
?老大哥指了指江姐遗书的上面的几行文字……
3)当“X”为体词性的指示代词时,方位词前面不能加“的”。如:
(9)和“支那学者”连座的老头子问他道:“你总该认识中文的,这上面讲些什么?”(钱钟书《灵感》)
“这”在例(9)中指代“用中文写的信”。从上文的分析可知,作为信息载体的“X”,在与方位词组合时结构中间是不能添加“的”构成“信的上面”来表示范围的,用来指代的代词同样也是不能加“的”的。如果加“的”之后則造成句子不通顺,意思表达不清楚。
?“你总该认识中文的,这的上面讲些什么?”
4)“X”是抽象的名词短语时,方位词前也不能加“的”。如:
(10)一听见远处近处的呼喝声与牛蹄声,即便看不清楚,从人声与牛蹄声上面可以辨别得出那是谁牵的牛来。(王西彦《牛》)
在例(10)中,名词性并列短语“人声与牛蹄声上面”表示动词“辨别”的有限范围,“上面”可以使用“里面”变换为“人声与牛蹄声里面”,但是不能说“人声与牛蹄声的里面”。声音作为一种抽象度比较高的名词,不具有离散性,不能后接“的里面”,即不能后接“的上面”。
3.表方面义时“的”的必隐情况
随着方位词“上面”的语义进一步引申为“方面”义,“上面”变的也越来越不实在,与此相对应,方位结构中“的”的隐现情况也更加受到限制。
1)当“X”为抽象名词时,方位词前不能添加“的”。如:
(11)不论我在感情上面是多么的把持不住,但是我还有我的道德观。(琼瑶《烟锁重楼》)
例(11)中的名词“感情”属于抽象名词,在和方位词组合后表示“从/在……方面”,此类词还有“量、时间”等,从语义程度上看这些词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由于“上面”意义的不具体性,在由两者构成的方位结构中不能添加“的”构成“X的上面”结构,我们将上述例句变为:
*不论我在感情的上面是多么的把持不住,……
在方位词前加“的”后,“X”由抽象度较高的名词变得很具体,而从句义来看,变换后的句子在接受程度上是极低的。
2)当“X”为谓词时,方位词前也不能添加“的”。经过考察,“X”为动词和形容词时,“的”都是不能出现的。
(12)想不到大事坏在轻举上面……他突然停住:要沉着!(冯德英《苦菜花》)
作为谓词的“轻举”可以表示动作的行为或性状特征。我们发现它们在与“上面”组合后表示“方面”义时,本身具有的性状特征和动作行为消失殆尽。同时,在两者组合后,谓词将具有名物化的倾向,如例(12)中的“轻举上面”可以添加修饰语“他的轻举上面”,这种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两者在组合的时候只能是“X上面”的形式而不能是“X的上面”。
3)当“X”为时间名词时,方位词前的“的”不能出现。如:
(13)就看在将来上面。(高阳《红顶商人胡雪岩》)
“将来”在语义上也是具有较高抽象性的名词,与抽象名词相同,在和“上面”组合构成方位结构时,中间不能加“的”构成“将来的上面”。
4)当“X”为短语类型时,方位词前面也不能加“的”构成方位结构“X的上面”。“X”的短语类型可以是述宾短语、并列短语和偏正短语。如:
(14)于是,尽管我有些才华,也不能不表现在爱哭上面。(老舍《正红旗下》)
(15)A师要想取胜,还需要在编制、体制上面做点文章。(柳建伟《突出重围》)
(16)讲到它的体用上面,阳历尽有胜于阴历的地方。(俞平伯《打破中国神怪思想的一种主张》)
定中短语和并列短语在语法功能上与体词相近,语义上也比较抽象;述宾短语与谓词相近,具有过程性、动作性和性状等特点。整体上看,这三种结构类型与“上面”组合构成方位短语时,都不能够添加“的”。
5)“X”为指示代词时,方位词前面同样也不能添加“的”。如:
(17)他几次有意将话题引到那上面,我总是慌忙地躲避掉。(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二)方位结构中“的”的必现情况
与方位结构中“的”的必“隐”情况相比,“的”的必“现”情况相对复杂,并且涉及到的因素也较为多,“的”的必“现”情况又主要表现在“X的上面”结构中,在三个平面上各有涉及。
1.句法上,方位结构在形式上对举时一般出现“的”。
1)当“X”是表示同一物体的具体事物名词,“X的上面”与“X的下面”对举使用时,为了保持方位结构的这种对称性,“的”一般不能省,而且在对举的情况下,具有强调方位词的意味。如:
(18)洞的上面是悬崖陡壁,野兽不敢来侵犯,洞的下面峭壁万丈,山洪水也淹没不了。(《1994年报刊精选》)
例(18)中,“洞的上面”与“洞的下面”对举,形式上对称,并且宾语的相对位置也形成一种对称。从句义上看,方位结构中更加强调方位词中心语,在重音上可表示成“洞的′上面”与“洞的′下面”,“的”在这里可以从形式上将这种强调性体现出来。如果我们将“上面”前的“的”去掉,对上例进行变换:
洞上面是悬崖陡壁,野兽不敢来侵犯,洞的下面峭壁万丈,……
变换后,句子所表达的句义虽然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在对比的强度上则明显要减弱一些。
2)由表示同一事物名词的“X”构成的方位结构并列使用时,“的”一般也要出现。
(19)箱子的上面和四周均可打。(《读者》)
(20)消费者购箱时,首先看包装箱的上面和底面是否有两次封装现象。(1996年《人民日报》)
例(20)中,“的”的存在可以使“上面”表示的方位更具体,与“四周”和“底面”所表示的方位形成一种对比,在对比的过程中也强调了“上面”这一方位。如例(19)省“的”变为“箱子上面和四周均可打”后,对比强调已没有之前的强烈。
2.从语义表达的具体性看,方位结构要求“的”必现。
1)由“X的上面”构成的方位结构在对某一身体器官或部位做解释说明的时候,一般加“的”表示的方位更加具体,否则会产生歧义。如:
(21)【肾上腺】:内分泌腺之一,共有两个,位置在两个肾脏的上面。(《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就方位结构“肾脏的上面”而言,既可以表示肾脏的表面,也可以表示肾脏上方的位置,但“X的上面”更加傾向于表示“上方”,而“X上面”更加倾向于表示“表面”,这里涉及到方位结构的歧义,有关歧义的问题我们将另文再谈。例(21)中“的”的使用使得“肾上腺”的位置更加具体,不易引起歧义。也可以说这时候“的”的受限是由于身体器官或者身体部位所引起的。
2)有“的”可以消除无“的”时的方位不具体而引起的歧义。如:
(22)弗朗西丝卡上楼匆匆洗了一个澡,一边擦身一边从短窗帘的上面向场院窥视。(《廊桥遗梦》)
例(22)中的方位结构在无“的”的情况下是有歧义的,如“短窗帘的上面”去“的”后,可以指窗帘这个物体的表面,也可以表示物体上方的位置,因此,动作行为的处所也就会有两种意思,加“的”之后,可以使方位结构表示的方位具有一种倾向性,不致引起歧义。
3)当“X”表示的方向与方位词在意义上相对时,要加“的”。
(22)地下的上面是巴黎挤满了人群的著名的地方,向四方伸展开来。
“地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为:“地面之下”或“地面上”,已经凝固成名词,本身已具有方位性,同时具有方向性的两个词在组合成方位结构时只能通过“的”将它们连接起来。不能表示成:
?地下上面是巴黎挤满了人群的著名的地方,……
3.从语用角度看,有“的”更能使修饰语得到凸显。从形式上看,“X的上面”与“X上面”构成平行格式,但是用不用“的”的平行格式所强调的侧重点是不同的②。我们认为,侧重点的不同主要是基于语用来说的。
1)凸显指示代词或人称代词。从语用的角度看,去“的”后凸显消失。
(24)两朵红玫瑰插在床头的白色细颈瓶里,一下子使房间的重心全落在它的上面。(张贤亮《绿化树》)
例中的“X”作为代词指代“红玫瑰”,由于名词本身是作者在句中表达的重心所在,因此,用以替代的代词在方位结构加“的”后很自然的成为凸显的对象。崔希亮(1992)认为,人称代词做修饰名词时,有无“的”标记会影响语义重心。
2)当“上面”前的修饰语是非关系组配的结构时,“的”一般不能省略。
(25)我只是注视着他的脸并尽量不往上面看,但我还是觉察到了在他秃头的上面刺有一个巨大的(并且很具威慑力的)图案。
(26)来到母亲的怀中,我嗅到了熟悉的气味,同样熟悉的声音在我脸蛋的上面滔滔不绝。(余华《祖先》)
根据徐阳春(2008)的研究,例(25)中的修饰语“他秃头”和例(26)中的“我脸蛋”是属于非关系组配的偏正结构③,作为单独的一个整体,在单用的时候必须加“的”,原因则是张敏(1998)所说的距离相似性原则中的两者之间的距离较大,当非关系组配结构作为一个整体在句中出现时其后的“的”一般不能隐去。
3)方位结构或前或后有副词出现时,会加强修饰语的凸显,从语用的角度看,这时“的”一般不能省略。如:
(27)一个尖顶的上面才能够凝聚住太阳的阳光。 (李晓东《神秘的金字塔》)
副词“才”的存在,在句义上使修饰语得到凸显,从表达的意思来看,是“尖顶”而不是“圆顶”。
4)当对比凸显修饰语时,“的”一般不能去掉。
(28)我看见我的姓名以斗大的金字写在你们学校大门的上面,可是,我宁愿看见它以红色小字写在学生名册上。(2001年《读者》合订本)
(29)让任何对手战胜过我,从来没有让别的国家的国旗升到我们五星红旗的上面。(《1994年报刊精选》)
例中的“学校大门”“别的国家的国旗”与“学生名册”和“我们五星红旗”相对,从句义的表达上都有所侧重。像“从来”“没有”等词中可以体会出作者对那种未然事实的强烈的肯定,其目的都是为强调修饰语。句子的后一分句中,在表示两国国旗的位置关系时,“的”在形式上可以与这种语气保持一致,而不消减语气的强烈效果。
5)“上面”的修饰语为指量名结构,且名词所包含的信息在句中已经出现,加“的”会使修饰语的凸显更加强烈。如:
(30)旁边有许多树高高地立着,望望自己这棵树的上面,上面还有许多桠枝向上伸去。(2004年《读者》合订本)
从形式上看,修饰语中一般含有指示代词,而“X”与“X”结构中的中心名词存在着包含与被包含或同指的关系。
6)本文认为,“的”的添加不仅可以凸显修饰语,也可以凸显方位词中心语。刘月华等认为:由“上”和“里”构成的合成方位词也可以重读,名词与合成方位词之间有时还可以加“的”,这时所表示的意义重点在合成方位词上④。
(31)她听见她的上面一阵脚步声和哗哗声。她知道,一切又会很好了。
(32)帕恩站在堡垒外墙的上面,因此可以完全看见巨人的样子。
如以上各种情况所示,“的”一般情况下凸显修饰语,即偏项。例(31)表示信息来源的位置相对于说话者较高,而(32)可以说是后句的原因,由于受到句义的影响,中心语成为表达的重心。
二、“的”的非强制性情况
“的”的非强制性指的是“的”在方位结构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非强制情况在“X上面”和“X的上面”中都有涉及。
(一)“上面”表“表面”义,“X(的)上面”表处所单用,句中动词或者对象物在语义上与上面保持一致时,“的”可加可不加。
(33)老陈常常弯着腰,拿了尺子和墨线盒在木板上面画什么东西。(巴金《木匠老陈》)
(34)她将白糖撒在奶油的上面,奶油很软,已经溶在碗壁上了。(《荆棘鸟》)
句中方位结构中“的”的有无处在两可之间,“木板上面”与“木板的上面”,“奶油的上面”与“奶油上面”均可说,句义也保持不变。句中的动词“画、撒”与“东西、白糖”在语义上与上面的“表面义”一致。方位结构在语义上都是表示事物存在的处所位置。
(二)“上面”表“上方”义,“X(的)上面”表处所单用,句中动词或者对象物在语义上与上面保持一致时,“的”可加可不加。
(35)我赶紧把他拉下来,当时子弹已在坑道上面飞来飞去了。(余华《活着》)
(36)在小床的上面,挂着一件深蓝色的运动衣。(老舍《西望长安》)
从孤立的短语层面来看,“坑道上面”与“坑道的上面”,“小床上面”与“小床的上面”均有歧义。例(25)、例(26)中的方位结构有“的”无“的”都表示“上方义”,而同时出现的对象物“子弹、运动衣”和动词“飞、挂”在语义上保持一致。
(三)方位结构表处所时,前面有一个“的”标记定语出现时,可加可不加。
(37)他躺在一张破烂虎皮的毯子上面,样子却望不清楚。(吴组缃《黄昏》)
例(37)中,“的”的出现与否对我们理解句子并不造成影响,“破烂虎皮的毯子上面”和“破烂虎皮的毯子的上面”都可说,可是无“的”的句子在语气的连贯性上要稍微强一些。
(四)方位结构在句尾出现,并且“X”的音节较长时,可加可不加,但倾向于加“的”。如:
(38)过好几条街道,来到一扇小门口,这扇小门就开在行榴树荫下一堵墙的上面。(《王爾德童话》)
(39)她转过头去看那个大钟,它艰难的挂在桌子尽头洗衣篮里那条床单的上面。(《哈利·波特》)
以上两例中“的”的有无并不影响句义的表达,但是有“的”使句子在表达起来语气比较舒缓,这些方位结构由于处于句末位置,添加一个“的”,显得收尾更加稳定,语气圆和。如“桌子尽头洗衣篮里那条床单的上面”,在“的”后可以形成一个停顿,这样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个气流缓和的空间。
三、结语
综上所述,“X(的)上面”中“的”的隐现,不仅与“X”有关,而且还与句法上的对称性、语义上的具体性和语用上的凸显性相联系。随着“上面”语义的虚化,隐现的自由程度呈现递减趋势:在“上面”表示“顶端、表面或上方”义时,“X(的)上面”最自由;在“上面”表示“方面”义时,“X(的)上面”最不自由。
注释:
①见李绍群《现代汉语“名1+(的)+名2”定中结构
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②张斌,《新编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P385-386。
③见徐阳春《也谈人称代词作定语时“的”字的隐
现》,《中国语文》,2008年第1期。
④见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商务印书馆,
2001,P58。
参考文献:
[1]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1.
[2]邱斌.汉语方位类词相关问题研究[M].上海:学林
出版社,2008.
[3]张斌.新编现代汉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4]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张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6]徐阳春.“的”字隐现的制约因素[J].修辞学习,
2003,(2).
[7]朱德熙.说“的”[J].中国语文,19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