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总括副词的来源

2018-09-12王敏

现代语文 2018年6期
关键词:来源发展

王敏

摘 要:汉语总括副词大多来源于动词或形容词,还有一些是由动词引申为形容词再虚化为副词。本文考察了皆、尽、毕、俱、具、都、总、全等8个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总括副词,探究总括副词用法的来源方式及在各个时期的使用情况。从整个汉语发展中分析汉语总括副词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

关键词:总括副词 来源 发展

总括副词属于范围副词,表示范围涉及对象或方面无一例外,总括句中已经提到的主体或被判断、说明的对象。总括副词在汉语历史中变化显著,更替现象频繁,成员词汇产生的时代有早有晚。同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个成员的地位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本文就汉语总括副词的来源及各个历史时期的使用情况作以简要的概述。

一、总括副词的来源

杨荣祥(2001)认为:“很多副词都是由动词或形容词发展演变而成的。”通过对一些古代汉语中常用的总括副词的考察,我们发现汉语总括副词除极少数来源于假借义外,大多数直接来源于动词或形容词,还有一些是由动词引申为形容词再虚化为副词。

(一)来源于动词

1.皆

王力(1987)认为,“皆、偕”本为一词,后来加以区别,动词作“偕”,副词作“皆”。《说文解字》:“皆,俱词也。”所谓“俱词”,即表示总括的虚词。①“皆”是历史文献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总括副词,同时它出现的时间也较早,人们能够确定的最早出现时间是战国时期。②“皆”来源于一个不及物动词,表示“普遍”“在一起”,这两种词义的动词性都较弱,适合由主要动词变为次要动词(作状语);同时,甲骨文像“人人自相比次以合一”形,在语义上含有“动作由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共同承担”之义,这又为其表“总括”提供了语义条件。例如:

(1)降福孔皆。(《毛诗》)③

(2)与子偕行。(《毛诗》)

(3)人皆有兄弟。(《论语》)

2.俱

《说文解字》:“皆也”,与“皆”互训。本义为动词“走到一起、协同”,由此引申出副词“全部”义。例如:

(4)而心不屑与之俱。(《庄子》)

(5)兄弟俱适也。(《墨子》)

(6)父母俱存。(《孟子》)

3.并

《说文解字》:“相从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为“合也,兼也。”并,甲骨文字训为“两者相俱”之义。可见,本义是“协同、并列”义,是伴随的动词,进一步动词意义虚化,表示“全体”。例如:

(7)则欲自并乎汤武。(《荀子》)

(8)昔我先王熊绎与吕级、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左传》)

(9)朕卜并吉。(《尚书》)

4.了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行胫相交也——,凡物二股或一股结纠紾缚不直伸者,曰了戾。”总括副词“了”是从“完结”义动词虚化而来。但是“了”作为范围副词只是中古比较盛行。

(10)我所教了不可得。(《后汉书》)

(11)是时心与身,了无闲事牵。(白居易《风雪中作》)

5.咸

甲文为“大斧砍人头”形,王延林(1987)认为“咸”本义为“杀尽”。由此引申出动词“完结、完了”义和形容词“普遍”义,又引申出副词“全部”义。何乐士(1994)认为“咸”本来就是副词,这种看法值得商榷。如果联系汉语总括副词的来源,显然把“咸”看成来源于“完备、完结”义的动词更为合理。④例如:

(12)克咸厥功。(《毛诗》)

(13)小大之臣,咸怀忠良。(《尚书》)

6.毕

《说文解字》:“毕,田网也。”本义为名词,“捕捉鸟兽用的长柄网”义,由此引申出动词义“用毕捕捉”,含有“完结”义。然后又引申出动词“完毕”义,由“完毕”引申为副词“全部”义。例如:

(14)王者之事毕矣。(《荀子》)

(15)债毕收,以何市而反。(《战国策》)

(16)儒墨毕起。(《庄子》)

7.都

“都”本义为名词“有宗庙的城市”,由此引申出名词“大城市”义,引申出动词“聚集”义,“聚集”即有总括之义,于是引申出副词“全部”义。例如:

(17)而水以都居。(《管子》)

(18)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汉书》)

(19)叫前后所做斧,都不可用。(《作斧教》)

8.共

《说文解字》:“共,同也。”意思是“两手共举同样之物”,通过字形形体会意为“共同”义。例如:

(20)与朋友共。(《论语》)

(21)可与共学。(《论语》)

(22)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国语》)

9.总

本为动词“聚合”义,由此引申出动词“总括”义,然后又引申出副词“全部”义。例如:

(23)总天下之要,治海内之众。(《荀子》)

(24)总揽英雄,思贤若渴。(《三国》)

(25)暂游双树下,遥见两枝芳。向日俱翻影,迎风并散香。戏蝶扶丹萼,游蜂入紫房。人今总摘取,各著一边厢。(《游仙窟》)

10.周

《广雅》:“遍也。”《广韵》:“匝也,至也,备也,遍也。”作动词表示“周遍、遍及”。例如:

(26)以此周行天下。(《庄子》)

(27)孔子、舜之次也,生无尺土,周流应聘,削迹绝根。(《论衡》)

11.胜

《说文解字》:“胜,任也”。作動词有“承担”的意思,虚化为副词,表示“完全”的意思。例如:

(28)以为能胜其任也。(《孟子》)

(29)今天下之士君子之书,不可胜载,言语不可尽计。(《墨子》)

12.胥

《尔雅》:“胥,相也。”用作副词,表示互相,后转化为表示总括全部。例如:

(30)君子乐胥。(《毛诗》)

(31)尔之教矣,民胥效矣。(《毛诗》)

13.通

作动词表示“共用”“互通”。例如:

(32)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毛诗》)

(33)于是诏诸尚书通议。(《后汉书》)

(34)货殖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史记》)

14.兼

兼,作为动词表示“兼具”之义,后虚化为表“全部、全都”的总括范围副词。例如:

(35)兼三标而两之,故六。(《周易》)

(36)兼服天下之心。(《荀子》)

(37)万物可兼知。(《商君书》)

15.率

動词“率”所带宾语多为复数,由于后面宾语的影响而产生“总括”用法。

(38)穆穆皇皇,宜君宜王,不想不忘,率由茵章。(《诗经》)

(二)来源于形容词

1.全

本为“纯玉”,形容词“完整、整个”义,引申为副词“全部”。例如:

(39)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孙子》)

(40)若此言之,颜回不当早夭,盗跖不当全活也。(《论衡》)

(41)率士皆王士,安知全高尚。(萧衍《直石头诗》)

2.一

和“率”总括副词用法的产生一样,“一”演变为总括副词是受到后面中心语的影响,当“一”的中心语为“国、家”时,由于它们是集体名词,引申为“整个,全部”义。⑤后来人们通过引申,使“一”具有了“完全、全”之义。例如:

(42)一国之人皆若狂,赐(子贡)未知其乐也。(《国语》)

(43)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吕氏春秋》)

(44)参代何为相,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资治通鉴》)

3.悉

《说文解字》:“悉,详尽也。”引申为尽其所有,表示完全。例如:

(45)百篇以上,记事详悉。(《论衡》)

(46)尔众悉听朕言。(《尚书》)

(47)王命众悉至于庭。(《尚书》)

4.均(钧)

作形容词表示“公平”“均匀”。例如:

(48)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庄子》)

(49)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孟子》)

(50)均出余子之使令,以世使之。(《商君书》)

(三)动词引申为形容词后虚化为副词

1.具

《说文解字》:“具,共置也。”引申为形容词“完备”,又虚化为副词“全部”。例如:

(51)兹予有乱政同位,具乃玉书。(《书》)⑥

(52)其功大着,其乐备,其治辩着其礼具。(《礼记》)

(53)无简不听,具严天威。(《尚书》)

2.备

“备”有“完备、齐备”义,引申为“周遍”“周至”义,意义虚化表示“全体,无例外”。例如:

(54)礼仪既备,钟鼓既戒。(《毛诗》)

(55)桓公义高诸臣,德备百姓。(《晏子春秋》)

(56)百神以其备降兮,九疑兵其并迎。(《楚辞》)

3.遍(徧)

本义应为“走遍”,泛化为“普遍、到处”之义,虚化为“全体”义。例如:

(57)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庄子》)

(58)尧舜之仁,不遍爱人。(《孟子》)

(59)是以数千万里之外有为善者,其室人未遍知,乡里未遍闻。(《墨子》)

4.尽

本为“空”“空无”义,引申为动词表示“完了、完结”,⑦再引申出形容词“完全”义,由形容词“完全”义而又引申出副词“全部”义。例如:

(60)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荀子》)

(61)货尽而知不足,是不知量也。(《管子》)

(62)问其与食者,尽富贵也。(《孟子》)

5.举

本义为举起双手,引申为形容词表示整个、全部。例如:

(63)今曰举曰钧,则为有为人矣。(《孟子》)

(64)举世皆浊我独清。(《楚辞》)

(65)君举不信群臣乎。(《左传》)

(四)通过假借而来

通过假借方式而来的总括副词只有“凡”一个。

《说文解字》:“凡,最括也。”“凡”甲骨文作是“槃”的初文,在甲骨文中用为“犯”、用为“判断”、用为“巡祝”等义;后假借为总括义的“凡”,别造“槃”字。“凡”用为总括范围副词最早可见于西周金文中。⑧例如:

(66)一酒或(又)即舀用田二,又臣一夫,凡用即舀田七田、人五夫,舀觅匡三十株。(金文·舀鼎)

表1:总括副词的来源

来源(25) 动词(15) 形容词(4) 动词-形容词(5) 假借(1)

词例 皆、俱、并(併、並)、咸、毕、都、共、总、了、胜、胥、通、兼、周、率 全、一、悉、均 具、备、遍、尽、举 凡

总括副词来源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条是动词,一条是形容词,然后在特定的句法位置得到虚化进而演变为总括副词。

二、汉语“都”类总括副词系统的历史演变

(一)先秦时期的“都”类总括副词

早在先秦时期,我们就发现了成熟的总括副词用例,如:皆、尽、咸、俱、毕、具等。

表2:先秦时期“都”类总括副词的出现次数及比例

皆 尽 咸 俱 毕 具 总计

周 14 1 30 1 3 9 58

春秋 2228 269 69 72 53 6 2697

总计 2242 270 99 73 56 15 2755

比例 81.4% 9.8% 3.6% 2.6% 2.0% 0.5% 100%

从上表和我们考察的先秦语料中可知,先秦时期“都”类总括副词具有如下特点:

1.从出现频率上看,先秦文献中最主要的“都”类总括副词是“皆”“尽”和“咸”,它们约占有总括副词出现总量的94%,其中周以“咸”为最多,春秋时期以“皆”为最多。

2.从句法功能上看,“皆”“尽”“咸”“俱”可以修饰谓词,也可以修饰名词性谓语;“具”“毕”只能修饰动词。

1.修饰动词。例如:

(67)群臣皆有阳虎之心,而君上不知,是微而巧也。(《韩非子》)

(68)以言而当,以战而胜,王能宝之。诸侯尽服。(《龟策列传》)

(69)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史记》)

(70)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淮阴侯列传》)

(71)赤泉侯人马俱惊。(《项羽本纪》)

(72)行过夷门,见仪且,具告所以欲以死秦军状。(《魏公子列传》)

(73)句者毕出,萌者尽达,不可以内。(《淮南子》)

2.修饰形容词。例如:

(74)万物皆盛,而不与其宁。(《韩非子》)

(75)四子之才,非能尽善,盖今之世也。(《淮南子》)

(76)恭己无为,而治平刑措;而化洽无外,万邦咸宁。(《抱朴子》)

(77)身与名俱全者,上也。(《范睢蔡泽列传》)

3.修饰名词。例如:

(78)此二人者,皆圣人也。(《韩非子》)

(79)匈奴骑,其西方尽白马。(《匈奴列传》)

(80)结言通使,约怀诸侯;诸侯咸亲,归汉为藩辅。(《史記》)

(81)程、李俱东西宫卫尉,今众辱程将军,仲孺独不为李将军地平?(《魏其武安侯列传》)

(三)从语义指向上看,“皆”“尽”“咸”可以指前,也可以指后。但是在前频率更高。语义指向为后。例如:

(82)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孟子》)

(83)齐王之子……非尽人之子与?(《孟子》)

(84)谟盖都君咸我绩。(《孟子》)

通过考察先秦典籍中后指的用例,发现“皆”指后最为成熟,固定地出现在“皆+动词+之(指代复数)”句式中,通过“之”指代前面名词或名词短语。“尽”“咸”总括指后还处在发展阶段。

(二)两汉、六朝时期“都”类总括副词

两汉、六朝时期,是“都”类总括副词发展的重要时期。除了先秦时期出现的“皆”“尽”“咸”“俱”“具”“毕”等几个常用总括副词继续使用外,还出现了新的总括范围副词“都”和“全”。就我们考察的语料来看,“都”始见于后汉,“全”始见于晋代。

表3:两汉、六朝时期“都”类总括副词的出现次数(共出现8747例)

皆 尽 俱 具 毕 都 全

两汉 2912 664 424 205 102 49 12

六朝 3113 374 451 233 92 74 42

总计 6025 1038 875 438 194 123 54

比例 68.8% 11.9% 10.0% 5.0% 2.2% 1.4% 0.6%

表4:两汉、六朝时期“都”类总括副词各种文体中的分布及比例列表

皆 尽 俱 具 毕 都 全

佛经

语录⑨ 547/9.1% 59/5.7% 68/7.8% 88/20.1% 58/30.0% 29/23.6% 15/27.8%

叙述 3941/65.4% 712/68.6% 434/49.6% 200/45.7% 66/34.0% 11/8.9% 28/51.9%

议论 1415/23.5% 244/23.5% 315/36.0% 136/31.1% 66/34.0% 45/36.6% 8/14.8%

小说 119/0.2% 23/2.2% 56/6.4% 13/2.9% 4/2.0% 38/30.9% 3/5.5%

诗歌 2/0.2% 1/0.2%

总计 6025 1038 875 438 194 123 54

两汉、六朝时期“都”类副词主要有以下特点:

1.这一时期总括范围副词主要承接先秦,最常用的副词还是“皆”“尽”和“俱”,但“皆”的用量有所下降。虽然出现了“都”和“全”的总括副词用法,但用例较少,用法也不够灵活,还处在发展阶段。表(4)中所列的文献口语化程度很不均匀,一般认为《百喻经》和《世说新语》两书较接近当时的口语,其中“都”的用量远远超过其他书。据此推测,南北朝时期的实际口语中,“都”的用量可能比上表所反映的还要高一些。

2.从句法功能看,《世说新语》中的总括范围副词修饰对象主要是动词性成分,在共计199用例中,占79%。其次是形容词性成分,占12.56%,名词性成分占7%,也可以修饰句子和数量短语。

(85)既检较,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世说新语》)

(86)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中的总括范围副词以“皆”的用法最为广泛,其次是“并”和“俱”。“悉、具、兼、共、同、毕、都”和“全”只能修饰动词性词语或形容词性词语,可见,这只是它们副词用法的早期阶段,还易受到原词义的影响。

3.从语义指向上看,《世说新语》中总括性范围副词既有单指,也有双指。从语义指向看,《世说新语》中总括范围副词与先秦时期略有变化,但变化不大。先秦时期,“皆、俱、毕、并、共、同、咸”等都是前指占绝大多数的范围副词,“尽、悉”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它们在先秦时期是以后指为主的,但从先秦到《世说新语》时期它们后指的情况略有下降。《左传》当中,“尽”共67例,其中后指有52例,占77.6%,《荀子》中“尽”有13例,后指有8例,占61.5%。而到了《论衡》当中,“尽”共58例,后指有22例,仅占37.9%。《世说新语》中“尽”用例较少,共7例,前指和后指基本持平。与“尽”相同,“悉”后指的情况也有下降的趋势。“悉”后指的情况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

“具”的情况有些特殊,在先秦,前期居状位用“具”,后期改用“俱”(在这个意义上,“具”与“俱”可认为古今字关系)。但无论是用“具”还是用“俱”,它们的语义都是指向谓语主体的。换句话说,二者之间不存在语义的差别。整个先秦,语义指向行为对象的“具”始终没有产生,到了汉代,产生了语义指向行为对象的“具”,于是,书面上居于状语位置的“俱”与“具”便有了语义指向的区别。

4.同义总括副词连用最早出现于汉代,受双音节化的影响逐渐增多,汉译佛经中大量出现。主要有:皆悉、皆共、皆同、皆尽、悉皆、悉共、悉普、悉遍、悉都、咸共、咸皆、咸悉、咸同、俱共、俱同、普悉、普皆、共同、共俱、尽皆、尽共、都悉、都共、并皆、一皆、率皆、备悉等。例如:

(87)十方会者,皆咸蒙恩。(《贤劫经卷》)

(88)欲悉普知一切众生心心所行。(《首楞严三昧经》)

(89)天龙鬼神楗沓和等,咸俱归命稽首为礼。(《大哀经卷第一》)

(90)诸天及鬼神,俱共发声音。(《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91)如来之功德,一切普悉备。(《僧伽罗刹所集经卷下》)

(92)即共同诣普光佛所,见灯照王。(《过去现在因果经卷》)

(93)十方天下人,皆使所求愿,尽悉得。(《诸菩萨求佛本业经》)

(94)此人即時解其钳璎珞衣物,都尽持去。(《百喻经》)

(三)唐宋时期“都”类总括副词

到了唐五代时期,“皆”的用量继续下降,“总”的用量上升。宋金时期,“皆”的用量继续下降,“都”和“全”的使用频率大幅上升。下表反映了唐宋时期“都”类副词的使用情况。

表5:唐宋时期“都”类总括副词的出现次数及比例(共出现11428例)

皆 尽 都 俱 全 具 总 毕

唐、五代 1300 409 126 326 98 248 164 127

宋 4600 1202 1151 799 496 226 159 24

总计 5900 1611 1277 1125 567 474 323 151

比例 51.6% 14.1% 9.9% 9.8% 5.0% 4.1% 2.8% 1.3%

通过对这一时期总括副词使用情况的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1.唐宋时期是总括副词承前启后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古盛行的总括副词“皆”“尽”依然是当时的主要用词,同时后起的“都”用例也在增加。

2.在句法上,虽然“皆”“全”与“都”“全”都在使用,但是它们却在不同的语境中出现,所以不是冗余现象。“皆”一般用在肯定句中,“都”一般用在否定句中。

3.在语义指向上,“皆”“俱”“尽”“悉”“咸”更多指向主语,“总”指向主语,“都”“全”则指向宾语。

(四)元明清时期“都”类总括副词

总括副词的使用可以以元代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元以前是“皆”占绝对的统治地位,此后被“都”取而代之。元代,总括副词的使用和现代汉语基本差不多。

表6:元明清时期“都”类副词的出现次数及比例(共出现9991例)

皆 尽 毕 俱 具 都 总 全

元 18 23 1 3 247 2

明 1779 791 7 507 91 2624 20 107

清 405 68 7 212 2 2875 82 120

总计 2202 882 15 722 93 5746 102 229

比例 22.0% 8.8% 0.2% 7.2% 0.9% 57.5% 1.0% 2.3%

到了元末明初的口语中,总括副词主要以“都”为主,“皆”等用例大量减少,只是少量出现在书面语中。与现当代用法一致。

三、结语

汉语总括副词的来源比较集中,大部分来源于动词,其他一部分来源于形容词和假借。其中我们重点考察了皆、尽、毕、俱、具、都、总、全等八个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总括副词,前五个是从先秦时期开始就比较常用的总括副词,两汉、六朝时期,出现了新的总括范围副词“都”和“全”。但它们并没有马上取代当时主要的总括副词“皆”。到了唐五代时期,又出现了新的总括副词“总”,同时“皆”的用量开始下降。宋金时期,“皆”的用量继续下降,“都”和“全”的使用频率大幅上升。总括副词的使用可以以元代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元以前是“皆”占绝对的统治地位,此后(包括元)“都”占统治地位时期。到了元代,总括副词的使用情况同现代汉语差不多了。

为了能更清楚地反映以上九个词的历史变化情况,现将它们在各个时期所占的比例综合列表如下:

表7:汉语“都”类总括副词各时期使用情况

皆 尽 毕 俱 具 都 全 总

周 14 1 3 30 1

春秋 2228 269 53 69 72

两汉 2912 664 102 424 205 49 12

六朝 3113 374 92 451 233 74 42

隋唐/五代 1300 409 127 326 248 126 98 164

宋 4600 1202 24 799 226 1151 496 159

元 18 23 1 3 247 2

明 1779 791 7 507 91 2624 107 20

清 405 68 7 212 2 2875 120 82

注释:

①吴福祥:《敦煌变文语法研究》,岳麓书社,1996年版。

②详见武振玉《两周金文词类研究》(虚词篇)吉林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③在这一章节中,例词如果举两个例子,即第一句为变为总括副词之前的词性及意义,第二句为副词;如果举

三个例子,那么中间一句为变化中的状态;如果举一个例子,即如总括副词用例。

④《国语·鲁语上》:“小赐不咸。”注:“咸,偏也。”《说文解字》:“咸,皆也,悉也。”《尔雅·释

诂下》:“佥、咸、胥,皆也。”

⑤张亚茹:《浅谈古汉语的总括范围副词》《纪念马汉麟先生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⑥孙星衍疏:“《释诂》云,其具也,……言有乱政之臣之位,惟知共具货币以政民俗奢侈。”

⑦李宗江:《汉语总括副词的来源和演变》;张亚茹:《浅谈古汉语的总括范围副词》,《纪念马汉麟先生论

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吴福祥:《敦煌变文语法研究》。

⑧武振玉:《两周金文词类研究》(虚词篇),吉林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⑨其中包括的篇目为:佛经、语录:佛说般舟、世高译经、四二章经、西晋译经、支谦译经、宝藏论、宝藏

论、北凉译经、东晋译经、维摩诘所说经、莲花经、鸠摩译经、诸法无行经、搜神后记、西秦译经、北魏译经、刘宋译经;叙述:史记、战国策、列子、三国志、三国裴注;议论:法言、淮南子、贾谊新书、风俗通义、论衡、太平经、太平经、文心雕龙;小说:百喻经、世说新语;诗歌:古诗十九首、孔雀东南飞、曹操诗。

参考文献:

[1]陈宝勤.汉魏南北朝时期的副词“都”[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

[2]陈宝勤.副词“都”的产生与发展[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3]陈子骄.“都”的语义指向[J].汉语学习,1996,(6).

[4]高育花,祖胜利.中古汉语副词“都”的用法及语义指向[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6).

[5]劉丹青.语法化中的更新、强化与叠加[J].语言研究,2001,(2).

[6]柳士镇.《世说新语》《晋书》异文语言比较研究[J].中州学刊,1998,(6).

[7]骆晓平.魏晋六朝汉语词汇双音化倾向三题[J].古汉语研究,1990,(2).

[8]马真.关于“都/全”所总括的对象的位置[J].汉语学习,1983,(1).

[9]武振玉.副词“都”的产生和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1,(5).

[10]武振玉.试论副词“全”的产生与发展[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11]杨荣祥.总括副词“都”的历史演变[J].北大中文研究(创刊号),1998.

[12]张谊生.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兼论现代汉语副词的性质、分类与范围[J].中国语文,2000,

(1).

猜你喜欢

来源发展
将来吃鱼不用调刺啦
区域发展篇
图表
数据速览
图表
图表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