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融资租赁的发展困境与优化策略
2018-09-12苗稳
苗稳
摘 要:融资租赁业作为一种新型金融产业,集贸易、技术、融资于一体,是当前自贸试验区的三大金融服务领域之一。而自贸试验区是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窗口,充分发挥融资租赁业的金融属性功能,对服务实体经济促进产业变革具有重要作用。自2016年我国新增辽宁、浙江、河南等7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来,融资租赁业务发展的相关政策逐步开放,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但在这一过程中,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存在行业准入门槛较高、监管制度尚不健全、融资渠道狭窄、税收政策相对滞后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升级完善。为此,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融资租赁发展的困境进行深入总结,进而提出相关优化路径。
关键词: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发展困境;优化路径
在现代高端金融服务业中,融资租赁作为产融结合的一种新方式,具有高效分配社会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拓展海外市场、创新金融服务等优势。目前,融资租赁业务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企业的重要融资工具,其交易规模略低于银行信贷业务。2017年以来,我国新增了辽宁、河南等7个自贸试验区,并逐步推出融资租赁的相关扶持政策,为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据《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2016-2017)》资料显示,截止到2017年末,我国东部自贸实验区企业融资数量、注册资本等方面占比达到全国总数的90%以上。其中上海、天津、深圳、广州等地自贸区作为融资租赁行业的集聚地,其优势正在逐步增强。而西北、西南、东北自贸区市场对于融资租赁的重视度较低,尚未完全形成市场竞争氛围。因此,对当下自贸实验区融资租赁业务进行优化升级,可为自贸实验区良好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当前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融资租赁发展现状
(一)融资租赁企业数量逐步增加,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伴随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行业发展迅猛,其企业数量与业务规模都在上升。从企业新增数量来看,据中国租赁联盟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自贸试验区内资租赁企业204家,增加15家,增幅为7.9%;外资租赁企业5954家,增加2528家,增幅为73.8%。另据全国融资租赁企业管理信息服务平台数据显示,2017年年底,浙江自贸试验区有7家企业成为内资融资租赁企业,而截至2018年1月这一数据上升到了15家。而在企业投资额方面,我国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企业内资试点生产总额较上年同期增长35.2%,达到了5140.1亿元;外资租赁企业资产总额较上期增长了31.5%。从单个企业来看,2017年末我国自贸试验区总资产超过百亿元的企业达33 家。其中,2018年4月18日,仅天津自贸试验区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就有94家,占全国307家的30.6%;注册资金达810.8亿元,占全国近2400亿元的30%以上。
(二)租金收取形式灵活,融资租赁模式多样
现阶段,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融资租赁企业租金收取方式较为灵活,融资租赁模式逐渐多样化。在租金收取方面,自贸试验区内的融资租赁类企业可以以外币,或使用外汇账户进行收取。如超出了外币债务所需的租金部分,能够在银行办理结汇业务。出租人采用回租结构的融资租赁,可用人民币、外币形式向承租人支付租赁设备资金。截止2018年初,我国自贸试验区内融资租赁项目在购进飞机、船舶、大型设备等进行承租时,可采用商业单证、合同等材料进行付汇手续。因此,在灵活的收租方式下,我国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企业收益进一步扩大,并促进了融资租赁服务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在融资租赁发展模式方面,我国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模式也在进行不断创新。例如,2017年以来,福州自贸试验区试点片区融信租赁公司创建“新三板易租”业务模式,累积融资达到了13亿元。另有区内公司福建子西设备租赁公司创建“周转材料租赁”模式,实现异地施工设备、材料异地存取,从而降低材料运输的压力与风险。
(三)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业务范围逐渐多元化
自我国自贸试验区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融资租赁产业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其业务范围从传统医疗、建筑、機械等领域,逐步向飞机、船舶等领域拓展。据中国贸易金融网报道,2017年下半年至今,湖北自贸试验区外资融资租赁公司、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数十家企业,从建筑工具租赁向更高端的电子产品领域延伸;合肥农委农机局在肥东县试点开始探索农机租赁发展的新模式;湖北仙桃开始在农业领域采取融资租赁形式,集蔬菜产业生产与租赁为一体的现代产业园。同时,我国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企业开始在电力、印刷、航运等新兴领域崭露头角。据零壹融资租赁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自2017年以来,大型装备、车辆与轨道交通、航运、能源等领域的设备,在我国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中得到了引用。且于2017年12月,上述设备租赁企业分别达到29家、23家、22家、14家。而服务于工程机械、城镇公用事业、绿色环保领域各12家;涉及三农和教育文化领域各9家。因此,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行业分布的快速增加,有效扩大了相关行业的投资、生产和消费,不仅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而且带动了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行业的快速发展。
(四)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业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
当前,我国自贸试验区试点不断建立,而融资租赁行业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在融资租赁企业数量、注册资本金额、资产总额方面,东部自贸试验区达到了全国90%以上,占据绝大部分比例。并且,由于东部自贸试验区制度设计灵活高效,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水平高,地区聚集效应更加凸显。依据企业数量增速进行排序发现,除了陕西省之外,其他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行业增速排名靠前的均属东部地区。据商务部资料显示,截止2018年初,我国东部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企业超过全国93.9%,而中西部地区所占比例仅为6%左右;而且东部地区注册资本与资产总额分别占据全国的94.6%、92.1%比例。同时,在所在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企业增量方面,东部地区依然要高于中西部地区。据中国贸易金融网资料显示,截止到2018年3月,深圳、上海、天津等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企业都超过了千家,合计占全国总数的71%,较上年提高近7个百分点。随着融资租赁聚集新区不断出现、“1+3+7”的自贸试验区试点新格局形成,我国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融资租赁行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二、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融资租赁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行业准入门槛较高
由于我国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行业准入门槛较高,导致许多具备优质资源的企业或个人难以进入,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行业的发展规模。在最低注册资金方面,商务部出台规定,我国自贸试验区金融融资租赁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或与同价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内资融资租赁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1.7亿元人民币。在股东进入的限制方面,我国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行业股东进入有着严格的甄选条件。股东信用记录、股东公司近一年内末净资产率需要高于30%,且三年内盈利状况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在从业人员限制方面,我国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的从业人员需要多于三年融资租赁从业经验。据相关数据测算,自2015年-2017年,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融资租赁行业规模增长率仅为6.84%之间,远低于国外26.3%的发展水平。
(二)监管制度尚不健全
当前,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融资租赁监管依旧存在较大漏洞,制约了融资租赁产业的整体发展。据《中国融资租赁业务发展报告(2016-2017)》数据表明,2017年现有自贸试验区登记注册的融资租赁公司有6158家,而获得银监会批准成立的仅为63家,其他均为商租公司,所受监管覆盖面积较为低下。同时,由于相关部门对融资租赁公司后期监管审核不到位,使得融资租赁行业产生负面的影响,不利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例如,2015年绿能宝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作为融资租赁重点引进的项目,通过审批在苏州自由贸易区落户。然而在2017年7月,该公司因虚假宣传各大银行授信100亿,非法占有投资人投资款项并携款私逃等问题被提起诉讼。因此,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在融资租赁监管方面有待提升。
(三)融资渠道狭窄
当前,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融资租赁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其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严重,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从融资租赁发达市场融资经验来看,在融资租赁行业引入信托、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进行融,能够有效解决当前我国自贸试验区融资渠道单一的困境。在此方面,我国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的融资渠道方面,很少涉及信托、保险、基金等现代化的融资渠道,由此使得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企业融资仅通过银行、债券等形式。据中国经济网资料显示,截止2017年上半年,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融资租赁以债券融资为主要融资渠道,占总融资比例超过了90%。在所有投资结构的比例中,信托、保险、基金、资产证券化所占比例仅为2.6%。在狭窄融资渠道的形势下,我国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行业经济效益提升缓慢,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
(四)税收政策相对滞后
鉴于我国税收政策较为滞后,导致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行业投资成本较高,不利于整体行业的发展。例如,2016年5月我国颁布并实施营改增试点,但税收制度对于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方面规定较为混乱,且设置了高门槛的税收优惠政策。截止2017年底,在当前税收政策中,超过80%的售后回归业务需要交纳6%的增值税率,且被归入贷款类业务。同时规定,现有的下游企业不能作为进项抵扣,增加了自贸试验区承租人的实际融资成本,减少了租赁公司的税收优惠额。由此导致售后回租失去银行贷款的相对节税优势,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速度。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例,截止到2017年底,只有经过银行与金融监管机构授权批准的融资租赁企业,才可以享受3%的即征即退的税收优惠政策,其他中小企业难以享受此优惠。因此,我国关于自贸试验区的税收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
(五)缺乏核心竞争力导致融资租赁业务外流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导致大量融资租赁业务外流。在产业结构方面,目前我国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行业仍然以中低端消费品为主,在高端产品租赁方面优势不再。以飞机租赁为例,目前我国自贸试验区飞机租赁市场基本由国外飞机租賃公司垄断,截止2017年,在中国飞机租赁市场中,国外租赁公司比例已经超过了70%。同时,在自贸试验区汽车、医药等融资租赁行业,缺乏足够的核心竞争力,导致市场业务被国外融资租赁企业所抢占。据凤凰网资料显示,当前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行业主要指标呈下降趋势。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医疗、汽车、房屋等行业租赁的景气度仅为32%,与同期相比下降了18个百分点,而国外企业所占比例上升了14.6个百分点。因此,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导致大量融资租赁业务外流,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推进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融资租赁发展的优化路径
(一)放宽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优质中小企业参与
根据各自由贸易试验区融资租赁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最低注册资本金额,以期推动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融资租赁产业发展。从之前的认缴制向当前的实缴制转变,进而拓宽自由贸易试验区融资租赁企业的业务。在金融支持方面,适当引入资金补贴、资本金与外债意愿结汇、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等政策,加大对融资租赁的专业人才及企业落户的吸引力。在财政扶持方面,应不断健全增值税销项税额抵扣项目,放宽相关优惠政策,从而增加投融资的进入。此外,针对自贸试验区部分特殊业务应给予优惠政策,以此吸引更多融资租赁企业的参与。
(二)加强自贸试验区的监管力度,净化融资租赁运营环境
当前,我国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行业监管存在较大漏洞,融资跑路、租赁物件破坏引发赔偿问题频发。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贸试验区的监管力度,从而实现融资租赁行业规范化运营。在法律监管方面,陆续推进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立法工作,建立完善的融资租赁物权保护制度,以及相关的退出机制,以此监督各参与主体规范运行。在前期融资过程中,监管部门应完善融资企业基本信息,并对出资人、融资租赁企业、承租人,以及境内外资金流动状况行及时报备。此外,加强后期的监管工作。监管部门应定期对自贸试验区融资企业进行定期抽查,对发现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的经济行为异常现象,建立待观察与黑名单制度,最大限度保障融资租赁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融資额度
我国自贸试验区在发展融资租赁业务时,其经营面临融资渠道单一、实收资本不足的困境。因此,拓宽融资渠道成为其必然的发展手段。第一,引入民间资本投入。自贸试验区企业应以自身技术优势、经济收益吸引民间资本投入,探索构建以融资租赁产业为基础的基金合作,扩大资金融通渠道。第二,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创新融资渠道。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企业可利用汽车、电子产品、农产品等消费融资形式,发展小额融资租赁市场。同时,企业可利用P2P金融平台,开展多元化的融资租赁途径。第三,引入金融机构投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自贸试验区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例如,金融机构可增加租赁保理、租赁信托等金融产品,并对高技术电子设备等租赁业务引入政策性低息贷款等。第四,支持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企业以外债融资、兼并重组的方式整合资源,并通过资产证券化等形式盘活租赁资产。
(四)扩大融资租赁产业的特色优势
目前,在各自由贸易试验区融资租赁发展过程中,需要扩大融资租赁产业特色,以此增强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第一,引入核心技术,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融资租赁业务。一般而言,自贸实验园区具备开放特征,当前京津冀等实验自贸区发展较为先进,其他自贸试验区可引入核心技术,继续巩固当地融资租赁业务的基础环境。同时,打造高端融资租赁业务,为发展各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企业提供完善的产业科技环境。第二,拓宽融资租赁业务范围,进一步打开市场。目前自贸试验区企业除了不断完善自身融资租赁业务之外,还可以寻求新的业务,进一步扩展市场份额。例如,中小企业的设备租赁,可与金融产业相结合,实现二者产业集聚,服务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平稳发展。
(五)开展多元化的融资租赁业务,促进租赁方式多样化
初期,我国自贸实验区融资租赁以进口租赁为基本形式,随后向国内租赁业务开展。在国内融资租赁中,仍以直接租赁中的自营租赁为主,很少采用出口租赁或其他高级租赁形式发展业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企业可从两方面改善。一方面,立足于国内设备制造业,通过灵活的融资方式为承租企业提供高效的租赁服务。同时,挖掘其他企业闲置设备,利用租赁方式加以循环使用,从而促进企业互通有无,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及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出口租赁业务。我国部分技术装备要先进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如机电设备、农业机械设备、卫星通信设备等。因此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企业可以将这些设备出租国外企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拓展国际市场。
(六)建立融资租赁信用体系
为了有效推进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融资租赁业务进程,建立融资租赁信用担保体系尤为必要。一方面,为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企业建立专业的担保公司。由政府提供资金与政策,并结合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征信体系建立担保公司。在此基础上,可通过税收、再担保政策鼓励民间机构提供信用担保,以此保证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公司与私人能够正常进行融资租赁业务。另一方面,制定融资租赁的信贷政策。为保障融资租赁机构的安全性,可制定相关的信贷政策,并借助让融资政策性金融机构,为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企业提供一定期限的中长期贷款。由此,只有建立联合的融资租赁信用体系,才可以有效保障我国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业正常、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冠凤,郭羽诞.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融资租赁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4(1):15-17.
[2]杨帆.天津离岸金融市场发展若干问题的研究——基于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框架下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7):79-81.
[3]搜狐新闻网.58集团联手庞大成立合资公司,二手车电商为何急于涉足新车融资租赁?[EB/OL]. http://www.sohu.com/a/ 231160187_123428[2018-05-10].
[4]张蓓蓓,黄琳琳.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融资租赁问题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2018,31(1):84-86.
[5]两江新区官网.【扎实推进重大项目落地见效】累计放款2.1亿元 海润紫荆融资租赁依托两江新区发力科技金融服务[EB/OL]. http://www.liangjiang.gov.cn/Content/2018-05/09/content_428383.htm[2018-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