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悉尼协议”下的高职微生物学课程改革探索

2018-09-12薛长艳奚逢源

山东化工 2018年16期
关键词:悉尼协议微生物学悉尼

薛长艳,奚逢源

(1.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2.台州技师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悉尼协议》国际工程技术教育认证三个最具影响互认协议之一,针对的是学历为3年制专科层次的工程技术教育类专业的权威认证协议。目前我国本科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已于 2016 年 6 月加入《华盛顿协议》,并逐渐完善,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庞大,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但在课程体系设置、实践课程设置和结果实施与评价方面缺乏清晰的高职教育特征、无法满足课程教学和行业需求、不能能严格推行国际化资格认证制度、师资队伍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这些问题最终导致我们培养的学生与企业和社会人才需求有差距,高职教育出现与国际脱轨现象[1]。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从追求规模扩张转向注重质量提升、内涵发展的新阶段[2]。我国最早的职业教育加入国际教育认证组织的是香港和台湾,可以从它们这里获得很多借鉴之处,基于以上原因国内大陆认为高职教育加入《悉尼协议》是提高行业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的重要举措。面对加入《悉尼协议》的一些冲击,我国高职教育应尽早“补课”,取长补短,以减轻这些冲击,促进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进而可以在办学条件、教学经费、师资队伍和专业化发展等方面向国际化标准靠拢,稳步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3],同时满足区域经济不断发展。我院为更好推进专业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微生物学》课程按照《悉尼协议》认证标准进行课程体系修订与完善,以期实现教学过程与目标相吻合目的。

1 基于成果导向的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微生物学课程是医药行业基础必修课,为了能够更好的跟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满足行业人才的需求,针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一直在进行,但结果却不如人意,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和模式上仍然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主要在于理论知识的记忆,缺乏学生自主学习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上比较死板,缺乏高职特色,出现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脱轨现象;考评机制上不够灵活,多数以平时出勤和期末试卷成绩组成,不能客观体现和评价出学生学习效果;课程培养目标陈旧,没有体现出以学生为本,持续改进的过程等。总的来说,课程的改革在实施上没有大的转变,这样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当代职业教育发展。

因此,教育界公认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成果导向(OBE)必然成为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OBE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为什么要取得这样的成果,如何帮助学生取得这样的成果,如何判断学生是否获得了成果。这个成果应是学生毕业3-5年达到的,涉及可测量可评价的具体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它横量的不是学生知道什么,而是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干什么,范围是面向所有的学生将掌握内容的方式,从解决有固定答案问题的能力,拓展到解决开放问题的能力[4]。同时OBE又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能够实现培养目标的不断改进,保证内部与外部需要相吻合;能够持续改进教学活动,使其与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相符合;能够对毕业要求进行持续改进,确保能够和培养目标相一致。因此基于以上思考,笔者从微生物学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材、教学方法手段、及考核体系等几个方面,对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2 确定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目标

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教育强调“教主于学”的教学理念,即教之主体在于学、教之目的在于学、教之效果在于学[5]。简言之要更加注重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老师教了什么。基于这样的原则和我国高职3年制微生物学教学对象为文理都有的现象,同时遵循《悉尼协议》中培养目标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坚持"理论够用、技能过硬"的原则,确定了微生物学课程的课程目标为:(1)掌握微生物定义、结构、形态学特征、分类及命名;(2)明确微生物在医药、食品、环保、生防等领域中的应用;(3)能够利用显微镜进行染色分析识别微生物;(4)能够按要求规范配制微生物培养基和保藏菌种,能有效调控微生物生长;(5)能清楚无菌技术相关原理并熟练掌握无菌操作技术;(6)能清楚显微镜、灭菌锅、超净台等微生物实验室仪器、设备工作原理并能准确熟练操作。

3 优化课程内容,撰写本校特色教材

通过确定了课程教学目标,需要根据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岗位需求不断优化课程内容。目前微生物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时少,共48学时,传统的教学内容上注重理论忽视实践操作,同时购买的教材不符合我校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所有学生学习,影响了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实现。改革中坚持理论知识"必须、实用"的原则,对教材中课程内容进行精选合理安排,撰写了具有专业特色的教材。课程内容确定了四大类微生物、生长控制、培养基的基本知识,微生物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技术应用及实操实训部分,通过项目化、任务化,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体系,将微生物学理论知识融合于技能训练项目之中,更加注重学生动手能力,部分综合性实验部分采用学生自主设计,老师指导实施的方式进行。

4 丰富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要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运用,会起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1)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理论性较强的部分要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融合应用,否则经常会出现教师一头汗水,学生一头雾水;微生物课程中有很多部分能够和实际生活案例结合起来,例如讲青霉时会提到青霉素,可以讲述青霉素发展的故事,以吸引学生听的意愿,达到不一样的教学效果;教师能够上课时以诙谐幽默的方式进行是最好不过的,这样技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教学效果;在实验实训课程中通过专业岗位任务来驱动实施,让学生体验到解决实际工作的乐趣,不仅培养了学生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够增强团队意识和责任感;另外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笔者发现教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教学练,将理论融于实践中更利于高职学生接受。(2)高校学生做科研已经是普遍的现象,教学中,任课教师可以通过与课程相关的科研活动补充到课堂中,与同学共同分享探讨科研思路、微生物学研究进展、发明专利及科研成果在行业中的应用等内容[6],这样将科研活动、研究成果等带到课堂,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作为课外拓展,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对科研更感兴趣,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对微生物学的好奇性,侧面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能力。

5 构建多元化考核体系

传统的期末试卷考核方式完全不符合成果导向的内涵,不仅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还容易造成学生平时不学习,临时抱佛脚,考前挑灯夜战,考试结束后全部忘记的负面效应[7]。因此必修构建多元化考核体系,该考核体系采用教学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课程考核并重的形式,注重考核知识的应用、技能与能力,以期能够更客观评价学生学习情况,也能够侧面激发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见表1)。

表1 课程成绩组成及比例

6 总结与讨论

经过实践探索,基于《悉尼协议》下的微生物学课程改革是必需的,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扎实的知识,还在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及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有显著促进作用;毕业生反馈能够更好的应对毕业岗位上的能力与知识,素质需求,使其具备了初步的职业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总之,在《悉尼协议》范式下不断改进课程还要积极结合实际,寻找并缩短与国际化间的差距,持续改进方案加以实施,为《悉尼协议》对高职教育产生的冲击做好充分准备。同时教无定法,我们还需要通过自己不断探索、研究和总结,达到满足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目的和效果。

猜你喜欢

悉尼协议微生物学悉尼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第43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将在悉尼举行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第22届悉尼双年展:边缘
去悉尼!穿件T恤来过年
新时期高职职业素质课程教学实践探讨
成果导向教育对建设我国高职院校质量保障体系的启示
《悉尼协议》认证标准及其对我国高职专业教学标准的启示
参照《悉尼协议》开展高职专业建设
提高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