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探究

2018-09-12朱云华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4期
关键词:肌酐病程血压

朱云华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云南 昆明 650224)

高血压是一种病因复杂的慢性心血管疾病[1],主要特征为动脉压升高,该病病程较长,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人群。患者在长期高血压影响下,容易损伤脑组织、肾脏、心脏等器官,且老年患者通常遵医行为较差,免疫功能衰退,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为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预后效果,本文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并观察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已经过确诊,并已排除了精神系统疾病患者、脑卒中并发功能障碍患者等。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男性27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68.98±9.21)岁,平均病程(10.19±4.44)年。对照组50例,男性2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68.78±9.33)岁,平均病程(10.24±4.51)年。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基本生活护理、病房环境护理等。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包括:(1)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科学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用药情况以及危险程度,提高护理效率;(2)健康教育:定期开展高血压知识讲座,使患者了解高血压的危害性、重要性以及可预防性,使用文字、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提高患者的认知度;(3)用药指导:针对老年患者记忆力较差的特点,应加强用药指导,反复强调用药方法;(4)心理护理:部分患者可能存在严重的失落、抑郁、绝望等情绪,应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嘱咐家属多陪伴患者,给患者精神支持;(5)饮食及运动指导:帮助患者制定合理、健康的饮食方案,鼓励患者坚持适当运动,增强其免疫力。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并发症情况[2],包括血肌酐升高、心律失常、脑动脉硬化等。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血压变化情况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的血压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比较(±s,mm Hg)

表1 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比较(±s,mm Hg)

组别 收缩压 舒张压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152.39±4.09 138.48±3.98 90.74±3.09 84.12±3.08观察组 151.43±4.11 128.47±3.71* 91.64±3.33 79.32±3.10*

与对照组对比:*P<0.05;

2.2 并发症情况

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对照组中,出现血肌酐升高4例、心律失常4例、脑动脉硬化3例,发生率36.67%;血肌酐升高1例、心律失常1例,6.67%, =7.95,P<0.05,差异明显。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高血压发病率也大幅度上升[3]。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要表现为病程较长、血压波动大、合并基础性疾病较多等特点,一旦血压控制不及时,还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同时,与其他年龄阶段患者相比,老年高血压患者记忆力较差,在服药时常出现漏服、误服等情况。部分药物在使用时,可能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患者常伴随抑郁、焦虑等症状,导致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不理想。

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多方面、多角度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本次研究中,护理后,观察组的血压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该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应掌握高血压相关的知识,从而对患者情况进行合理、系统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以患者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指导。向患者家属讲解药物的使用方式及不良反应,由家属进行监督,制作不同颜色的小卡片,标记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嘱咐患者增加维生素、优质蛋白、蔬菜及水果摄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综上所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升血压控制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肌酐病程血压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肌酐升高有何临床意义?
最怕啥
血肌酐升高非小事,你的肾可能已“坏了一半”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