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把握学情 巧用生成资源

2018-09-12涉县新北关小学申武广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纸片长方形预设

○涉县新北关小学 申武广

【问题缘起】

一次教研活动中,我认真聆听了一位年轻教师的《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在学生认识了面积这个概念之后(例题1的教学任务),授课教师按照教材的活动安排,课前专门做了两张不同的长方形纸片,让学生比较纸片的大小。(教材原图如下)

师:大家看这两张纸片,哪个面积大呢?你会比较吗?

生:我会。把两张纸片的周长量一量就可以了。

生:这种方法不行,周长和面积不同,周长大的面积不一定大。

生:我也认为不行,面积是所占平面的大小,而周长是围绕图形一周的长度。

众生表示同意。

生:老师,你把两张纸片重叠一下就知道了。(一个男孩把手举得高高的,迫不及待地大声说出来)

师:好,那你到前面来,让大家看看你是怎么比较的。

该生来到讲台前,将两张纸片叠在一起。紧接着,教师面向全班开始“引导”。

师:能看出两张纸片的大小吗?

生(齐):不能。

师:是啊,这样重叠是无法比较出大小的。

生:老师,我还没剪呢!(小男孩急促地说道)

师:哦?还要剪吗?那好,你来剪剪看。

这个男孩还真有点不服输的精神,非要等到无法比较才罢手,他将多余出来的部分剪下来。突然,教师举起剪下的部分又说话了——

师:大家看,又是两个不同大小的长方形,能比较出大小吗?

生:不能。(有几个学生从教师质疑的口气中不假思索地回答)

师:为什么呢?大家想想。

生:因为如果再剪下去,还是两个不同的长方形,仍然不能比较出大小。

生:不管怎么剪,除了重叠部分,总会留下两个不同大小的长方形。

生:如果想比较出大小,可能太费劲。

师:大家说得真好!那你现在还往下剪吗?

生:剪!(小男孩坚定地说道)

“啊?”全班一片惊讶声,听课教师也都感到很意外。“呵呵……”随之而来的是大家略带嘲笑的声音。这不明摆着吗?再剪下去,也是无法比较出大小的。

教师无奈,看了看手表,时间虽紧,也只好任男孩继续剪下去。教室里很安静,大家都在静静地等待着。男孩却显得无比紧张和认真,小心翼翼地剪着,就这样过了大概五分钟的时间。

“比较出来了!比较出来了!”小男孩兴奋地叫起来。

什么?能比较出大小?全班的学生和听课教师都怔住了。

“大家看,这张纸片面积大。”小男孩指着一张纸片说。

……

【教学思考】

众所周知,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中辩证统一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每天都上演着预设和生成之间的矛盾,所以化解矛盾,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是每位教师需要用心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关于本节课的教学案例,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一、精准预设,全面考虑学生个体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让学生比较两张不同大小的长方形纸片,仅仅停留于直观判断,学生并未实际操作。有的教师可能认为,这根本不需要动手操作,学生一看就知道不好比较。可是当时现场有好几个学生都有不断重叠下去的想法,如果教师这时硬将学生拉回预设轨道,即使完成任务,部分学生仍会心存疑虑:重叠方法真的不行吗?可见,案例中的执教教师心中只有自己的“预案”,却没有学生。

而课堂上那个小男孩怎么比较出大小了呢?是不是两张纸的数据真的有特殊性?课后了解得知,两个长方形其中一个长是8分米,宽是6分米;一个长是10分米,宽是5分米。笔者按此数据也亲自做了两张长方形纸,经过两次重叠和切割,结果与小男孩的想法一致,能比较出大小。这让笔者大吃一惊!虽然从未教过这节课,但这样的课例和设计看过不下十次,为什么我们都没有认真考虑过学生的这个想法呢?很明显,这位教师预设不足,课堂中遇到学生生成的情况,只会盲目地否决、忽略或搁置学生的真实想法,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丧失宝贵的教学资源。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从学生的想法开始,精准预设,采用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多元的学习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依据自身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品质,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

二、巧用生成,智慧化解课堂矛盾

当教师举起两个不同大小的长方形纸片,问哪个面积大时,有的学生直接指出哪个大哪个小,这是凭借直观;有的学生想用重叠的方法尝试,这是一种带有验证性的朴素的比较方法。当学生出现第二种方法时,教师要给予肯定。

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在一定的情况下,重叠方法是可以比较出两个形状不同、面积相近的长方形的。比如长9宽5的长方形和长6宽8的长方形,长8宽6的长方形和长5宽10的长方形等等。

其二,引导学生认识到,不断重叠进行比较的方法有它的局限性,即遇到不好比较时,需要重叠好几次。为什么长度比较就没有这样的问题呢?那是因为长度比较是一维比较,面积比较是二维比较,涉及两个因素:长和宽。所以这种重叠比较具有变动性,而采用统一单位度量就如同找到一个统一标准。

此环节正好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在不断重叠的过程中感受重叠方法的不足,从而另辟蹊径,激发出统一单位的内在需求,为接下来的环节做好孕伏,这样的探究过程是丰满的,是有价值的。回过头看,让学生的想法暴露出来加以巧妙利用,统一单位的比较方法的优势不正好被凸显出来吗?由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正视生成,接受问题,巧用生成,让它转变成有价值的教学资源,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成长“润物细无声”!

从本课看我们的日常教学,不得不让人有一种极大的担忧!笔者眼前常常出现那个倔强的小男孩的形象,他一直想剪下去的那股劲儿,让每个人心生敬畏!小男孩的行为是什么?不是幼稚,不是盲干,乃是对知识、对真理永无止境地探索!再想想我们,在课堂上不断地“引导”和有意识地“暗示”,使用浑身解数“围追堵截”,想法设法将学生控制在自己预定好的“陷阱”,以为课堂顺理成章走下来就万事大吉,岂不知这样的教学只有教师而没有学生,只有预设而没有生成,只有刻意的教而没有真实的学,是非常不可取的。因此,课前精准把握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学前调查很重要,同时课堂上要顺应学生认知规律,遵循学生思维,巧妙利用生成资源,为学生成长服务,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纸片长方形预设
我爱长方形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试论预设语言-言语表征
听话的纸片
用扑克牌摆长方形
纸片也能托住水
小长方形找朋友
分类数 不出错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我国退休法律制度的预设前提及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