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性别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五年终点事件分析
2018-09-12张喜娟崔仲华杨玉霞商贺清
张喜娟,崔仲华*,杨玉霞,商贺清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老年病科,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国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中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ACS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危重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其远期疗效仍取决于相关的血运重建治疗后二级预防的规范性及有效性。然而,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女性冠心病患者治疗时往往因年龄较大合并疾病多而预后较男性差[1-2]。近年来ACS患者的可控制危险因素已得到普遍研究,但对于性别差异等不可控制因素的流行病学特点研究较少,老年女性ACS患者住院和长期预后的研究报道不多,本研究应用符合现代心血管康复理念的远期随访关怀模式,统一规范管理ACS患者,分析性别差异对老年ACS患者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于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确诊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已建立必要的学运重建治疗的老年患者22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67例,女57例,排除严重肝肾疾病、恶性肿瘤、肺栓塞、认知障碍、精神疾病史及不能坚持随访的患者81例,最终纳入143例患者进行五年跟踪随访。其中,男105例,平均年龄(67.05±5.16)岁;女38例,平均年龄(69.73±6.52)岁。
1.2 研究方法
随访项目:入选后录入患者的基线特征(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冠心病危险因素,实验室检查等)和用药情况。由课题组医生规范随访,内容主要包括记录主要血压、心率、用药、饮酒、吸烟、体重、运动、血脂、肝功等信息。
随访时间:第一年的第1、2、6、12月分别进行随访。第二年开始,每半年进行一次随访,每次随访不小于30 min。
随访间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实施有计划、有步骤的远期院外随访关怀,进行标准二级预防宣教,包括戒烟、运动、体重、用药、医嘱禁忌及压力调节等治疗方式指导,同时完善各项生化指标检测并做好相关记录;随访中要重视患者主诉,全面细致了解自主功能锻炼及康复情况,以心理干预为支撑强化医患沟通,从心理行为学角度予以健康行为促进及不良生活方式的纠正[3]。随访中依据病情调整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ACEI、ARB及他汀类药物的剂量[4]。适时反馈运动达标范围、心功能分级、常规血生化及电解质指标情况,血压控制不佳或血脂情况不达标者,要予以重点关注TC、TG、LDL及HDL水平,吸烟者强化戒烟教育并嘱家属协助监督执行[5]。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见图1)
图1 男性组105例VS女性组38例
2.2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女性组患者的年龄,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均显著高于男性组;吸烟,既往心肌梗死,既往PCI的患者所占比例均显著低于男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0.01)。女性组患者的心率略高于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周围血管病患者比例,卒中史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2.3 两组患者随访5年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的全因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因心脏病再次住院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随访5年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2.4 规范化远期随访关怀五年后,一般情况主要指标(表3)
表3 随访管理五年前后血压、心率、吸烟情况(±s)
表3 随访管理五年前后血压、心率、吸烟情况(±s)
项目 男性组(n=105) 女性组(n=38) P收缩压(前期) 132.61±20.28 134.22±15.49收缩压(后期) 128.21±15.74 126.97±13.89 0.15舒张压(前期) 83.39±8.94 79.68±9.78舒张压(后期) 78.14±13.89 77.26±10.06 <0.01心率(前期) 73.20±7.30 75.34±9.81心率(后期) 71.49±13.15 70.94±9.39 <0.01吸烟(前期) 51(48.57) 7(18.42)吸烟(后期) 16(16.84) 5(14.29) 0.800
两组血脂控制良好,两组达标率97.90%(目标值总胆固醇4 mmol/L,低密度脂蛋白1.8 mmol/L)。严格药物管理下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前期和后期血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女性收缩压明显降低,前后比较,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女性心率明显降低,前期和后期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老年ACS患者院外管理中,性别因素对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上没有差异,应着眼于危险因素等可控因素。加强远期随访关怀的有效性,可显著提升冠心病二级预防效果,在保证健康行为促进、降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风险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由于激素和危险因素情况的保护,普遍认为女性ACS的发病率较男性低,然而住院的老年女性与男性相比,ACS预后较差[6]。部分研究者认为,老年男性和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所显示的差异主要因年龄及合并症所致,校正这些因素后,性别不是老年ACS患者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为探讨老年女性ACS患者的特点,我们连续5年追踪随访了同期住院的ACS患者,针对男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发现,老年男性ACS患者整体发病率高于女性,但高龄女性ACS患者呈增多趋势,且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及高脂血症的比例也较高,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校正男女性别间基线资料的差异,严格规范二级预防管理患者后,分析性别对ACS预后的影响,发现老年女性ACS患者五年随访时,临床结局却与男性相当,提示规范管理可显著提升冠心病二级预防效果。老年患者在规范的管理下性别差异并不明显,应着眼于危险因素等可控因素。
本研究随访时间长达五年余,资料完整,严格控制失访率。五年期间加强远期随访关怀的规范化为依托,严格管理患者二级预防用药,控制血压达标、血脂达标在97%以上,指导患者健康行为,保证患者在危险因素无差异的情况下,观察不同性别老年ACS患者在随访前后期预后的差异。为患者预后的预测和临床选择治疗策略,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本研究存在以下局限性:本研究为单中心的回顾性研究,研究结论仍需要多中心的数据加以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