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作用探讨

2018-09-12庄文兵

关键词:稳定型持续时间氯吡

庄文兵

(山东省军区烟台第三干休所,山东 烟台 264002)

患者在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后,如果未经及时诊治,病情发展后会使得患者呈现出急性心肌梗死的现象,并且导致猝死等系列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增加[1]。本次研究将确定最佳药物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疾病治疗,以此说明氯吡格雷药物应用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医院2016年05月~2018年03月收治的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对照组(36例):男26例,女10例;年龄39~81岁,平均年龄为(46.52±5.32)岁;观察组(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41~82岁,平均年龄为(46.59±5.39)岁;此次研究均获得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对于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均完成签署;对两组患者以及家属性别与年龄展开比较,结果呈现出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入医院后,确定治疗方法期间,对照组:选择基础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基础疗法+氯吡格雷药物进行治疗;对于对照组,医疗人员主要选择硝酸盐、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以及低分子肝素等系列药物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基础疗法同对照组患者保持一致;此外,配合采用氯吡格雷药物进行治疗,初次用药期间,用药剂量为300 mg,用药方式为顿服;完成后,维持用药频率为1次/d,用药剂量为75 mg/次[2]。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心肌缺血症状发作持续时间以及发作次数。

1.4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硝酸甘油消耗量以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均获得减少,程度均在80%以上;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硝酸甘油消耗量以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均获得减少,程度均在50%与90%范围内;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硝酸甘油消耗量以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均获得减少,程度均在50%以下;加重:患者经过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均有所增加[3]。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66.67%)对比,观察组(97.22%)提高程度明显(P<0.05),见表1。

2.2 心肌缺血症状发作持续时间以及发作次数对比

同对照组患者症状发作持续时间以及发作次数对比,观察组减少程度明显(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临床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症状发作持续时间以及发作次数临床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症状发作持续时间以及发作次数临床对比(±s)

组别 n 症状发作持续时间(min) 发作次数(次)观察组 36 20.57±5.45 4.69±1.43对照组 36 39.65±8.29 8.79±2.79 t 11.5391 7.8465 P 0.0000 0.0000

3 讨 论

临床医师对于患者选择氯吡格雷药物进行治疗,其能够同患者血小板膜表面存在的受体P2Y12进行有效结合,并且此过程呈现出不可逆性以及选择性特点,从而针对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活化加以充分阻滞,针对血小板活化扩增进行有效抑制,从而对于血小板聚集现象进行不可逆抑制。

综上所述,临床医师选择氯吡格雷药物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在提高疗效、缩短症状发作持续时间以及减少发作次数方面获得明显效果,从而证明氯吡格雷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可行性。

猜你喜欢

稳定型持续时间氯吡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32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氯吡格雷抵抗须防范
国医大师张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经验
近10年果洛地区冻土的气候特征分析
外部冲击、企业投资与产权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