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为初中数学保驾护航

2018-09-11吴子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兴趣信息技术

吴子华

摘要: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不仅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现代化人才,而且要教育本身也要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其丰富的媒体表现形式、强大的教学交互功能和可无限扩展的知识信息链接的特性,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初中数学学习带来深刻影响,给数学课堂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兴趣;创新思维

信息技术以其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延伸和拓宽教学时空,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传递教学信息,解决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造成的教学难点等诸多优点,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明朗化,学习内容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渲染教学氛围,而且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学生学习带来深刻影响,给数学课堂带来无限生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把被感知的对象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通过生动丰富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配音等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无意注意,使他们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更稳定、更持久,思维更为活跃,彻底改变了“一块黑板一支笔,一册课本一张嘴”的空洞说教模式,从而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将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1],可激发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充分调动多种教学媒体的光、音、色等信息输出功能,立体地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使教学抽象内容变得具体,使复杂的教学内容变得精明,使不可见的教学内容变得可见,这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知识内容简化,易于学生理解掌握[2]。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主动地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学习沪科版九年级数学第二十六章第二节《圆的对称性》,介绍圆的有关概念时,我设计了一场动物趣味运动会,让不同的动物驾驶不同形状车轮的自行车进行比赛,有的车轮是等边三角形,有的车轮是正方形,有的车轮是圆形,裁判一声令下,几个小动物同时出发,很显然,车轮是圆形的动物最先到达终点,通过flash课件,学生有新鲜感,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为提高,把抽象的概念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形式把圆的本质特性揭示出来,让学生去感知“圆是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都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利用多媒体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变成了一部有趣的动画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使学生在一片会心的欢笑中,圆的概念也深入到他们的脑海里,这样的设计,视听结合,声像并茂,新颖有趣,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和理解

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它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着,还能用手操作,这种多样性的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理解。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现代信息技术有着不可替代的诸多功能。在二次函数总复习中,二次函数的图像是对数学教师来说是一大考验,既费时费力,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轻松地实现不同二次函数y=a(x-h)2+k间的平移,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与a、b、c及△的符号的对应关系也一目了然,鼠标轻轻一点,对应的图像映入眼帘,方便、快捷,精确、美观。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攻克重、难点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内容涉及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看到,无法理解和接受,而利用信息技术,直观形象地把抽象思维显示出来,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架设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讲解“从不同方向看物体”时,利用多媒体制作了连绵起伏的山体地形,又利用多媒体将山体转动,实行全视角度观察,自然地引出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场景。既能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又能通过生动的图像的变化,诱发学生愉快的学习情绪。使学生感官获得多重刺激,从而提高学习和记忆的效果,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可以使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直观化、具体化、简单化。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传统课堂教学普遍地、不同程度地陷入了“教师累、学生苦、负担重、效率低”的困境。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当务之急。利用信息技术能处理大量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等素材,把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采,并且容量大,内容多,声像结合的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课堂效率。

讲授“轴对称图形”时,事先将各种各样的轴对称图形制成课件,上课时根据需要,直接调用,省时省事,教学容量大,练习形式多,目标达成度高。最后让学生欣赏,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随着镜头的滚动,一幅幅古今中外的轴对称图形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明白了“美术之中也蕴含着数学”的道理。这种高密度、大容量、集新授、练习、欣赏于一体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多媒体卓越的功能。利用“几何画板”探究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圆心角的一半,非常方便,学生一目了然,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相结合,是初中数学课堂发展的必要趋势。不仅让学生更加理解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又可以拓宽教材,优化教学过程,融教学与欣赏于一体,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为实施素质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数学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丁锦辉,张栩,高铁.有效备课——初中数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216.

[2]、赵光千,李亚英,张英杰.有效上课——问题·探究·对策.初中数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164.

(作者單位:安徽省全椒县南屏初级中学239500)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兴趣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