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国家命题
2018-09-11张晶雪崔笑天
张晶雪 崔笑天
从1994年一根64K专线接入国际互联网到今天,短短20多年,中国已经成长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从活力无限的电商市场到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从无所不在的移动支付到“扫一扫”的共享经济……中国的互联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规模和速度被外媒描述为“令人头晕目眩”。
根据工信部相关统计数据,作为世界上最为生机勃勃的互联网生态系统,到2017年,中国的数字经济规模已达27.2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重为32.9%,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需要指出的是,与过去十数年间跟随硅谷的脚步前进不同,近年来,中国不仅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技术应用市场,也在移动网络应用等领域处于全球前列,并且正在展现出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
因此,进入新时代,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演进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参照。中国互联网发展趋势也很难根据国外经验来做出预判。
这也是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空前爆发、新技术涌动异常凶猛的时代,一种技术和商业模式从热潮到低谷往往发生在转瞬之间。特别是那些未经实践充分验证的新技术、新模式,往往同时潜藏着巨大的风险和浪费。
不过,无论当下还是未来,互联网都是由人创造的,尤其是作为决策者、建言者、实践者的政府部门、行业专家以及互联网头部企业负责人,他们的政策取向、技术路径选择、商业决策,往往是互联网发展方向和状态的集中体现。通过总结提炼他们的思路和共识,还是能够洞察一些关于中国互联网未来的大趋势。
瞭望智库、《财经国家周刊》近期组织的AI技术采集分析调研显示,无论从关注领域还是具体内容上看,采集的趋势预测文献都集中在较为宏观的层面,即战略性问题和战略的贯彻落实。
比如最终总结的中国互联网六大趋势,既包括网络治理,也有创新技术,以及重大行业发展问题——在经过数年迅猛发展之后,产生互联网新业态最多、受益于移动互联网成效最为显著的文化产业面临历史性拐点,文化价值与产业价值并重成为重大趋势,这被企业家们总结为“新文创”。
相较而言,近年来较受舆论关注的共享经济、智慧城市、新零售等所占的权重并不如预期,甚至排在30名之后。
这显然出现了一些可以理解的偏差。因为与一般公众关注点不同,利用各种互联网技术提升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水平,是领导干部、专家和企业家等群体最为关注的趋势性问题,实际上这也是新时代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国家命题”,也就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中国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其突出特点是,它将从主要满足个人用户需求,转而深入国家运行的机体之中,深刻改变中国的未来。
政策规划取向对于战略层面的行业趋势具有较大影响力。一个例子是,如果没有国家对于4G基础设施的巨大投入,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很难取得今天的成就。
战略与前瞻,是当下中国互联网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它不仅涉及BAT这样世界级互联网公司的未来,也影响着国家发展的轨迹。
这也是为什么,当下及未来一段时间,如果从宏观层面来描绘中国互联网,或许更适合用“事业”,而不是“產业”或“行业”。